宏顺德绸缎庄伙计合影
山陕甘帮·安秋生
山陕甘帮在山陕甘贸易者一百数十家,计药商八百余人,绸布商五百余人。山西最多,陕甘次之,如太原之宏顺德(大贺庄)、孔继鹏(苑城),曲沃之亨利顺、元和庆(伯延)、陕西之德兴恒、宁夏之德泰永(均伯延),俱有多年历史,营业并佳。西安自定为陪都后,新往贸易者颇不乏人,市面已日有起色,亦武安商业前途之曙光也。
——1940年版《武安县志·实业志·县外商业》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武安西与山西左权县(旧称辽县)交界,境内有晋鲁大道穿过,由于交通便利,自古与山西来往频繁。山西人善于经商,晋商闻名于世,武安商人自信满满,同样把自己的触须伸到了三晋大地,把生意做到了晋商的老家。
过山西继续西行,进入我国西北地区,这里气候干旱,风沙较大,以草原放牧和依靠灌溉的绿洲农业为主,居住着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在人们的心目中或许是一个荒凉辽远、地广人稀的地区。但对武安商人来说,西北地区有西安、兰州这样的商业都会,既是大量特色药材的产地,又是药材的大市场,是他们大显身手的宝地。至少从清朝初年开始,武安商人便推车挑担向着西北进发,去那里追寻他们的发财梦想。
宏顺德发票
载入太原史册的商事
太原市大事记里有这样一条记载:咸丰十年(1860年),“宏顺德”绸布店在按司街开业。
这件被列入“太原历史中最为精彩的瞬间”的商业事件,主人公便是武安大贺庄胡家。大贺庄胡氏第三世胡大用明末即远赴昌黎、乐亭一带经商卖药,为家族留下了经商的传统。第八世胡洵道光年间在本村创立“宏远久”,加工棉花、棉籽、油品等,兼为农户代销粗布,小有成就。胡洵原希望独子胡璧光走读书取仕的道路,然而胡璧光不思仕途,唯喜经商,读过几年私塾之后便放弃学业,帮父亲料理宏远久生意,油坊是个季节性买卖,闲时便与乡邻结伴游街串巷卖粗布开始学做行商。成年后,他娶了武安一家财主的女儿为妻。财主岳父看胡璧光勤奋好学又聪明机敏,颇有做生意的天分,便拿出一些钱给他做资本。
胡璧光将收购来的粗布车推肩挑运至彰德一带的集镇、乡村进行批发,逐渐不局限于传统粗布,而是游走于彰德一带贩卖绸布。因为绸布做的是富裕人家的买卖,利润较高。然而彰德府一带商业竞争激烈,而此时的山西晋中一带,富商巨贾云集,百姓殷实富庶,绸布生意比较好做,他便与顺义庄表亲连宗维、连宗尧结伴一路西行,游商于晋中,最后落脚徐沟。
徐沟地处晋中盆地中心,北近省城太原,南接太谷、祁县,东邻榆次,自古就是山西南北通道的要冲,是祁太商人往返于包头蒙古的必经之路,重要的商业贸易中心。敢想敢干的胡璧光进入晋商腹地,在徐沟一带继续串门售货,同时观察市场,了解商情,蓄势待发。
胡璧光眼光独到,所选布匹花色新颖,取利甚薄,诚信守义,很受欢迎。但利微量少,仅可维持生活,难以积财,且朝此夕彼,居无定所。他尝试从苏州往徐沟贩运绸缎,渐渐与徐沟大户王氏“天禄堂”有了往来,久而久之得到天禄堂大管家的信任与赏识。徐沟天禄堂是闻名远近的富豪之家,奉行“宽厚待人”“生财有道”等经商法宝,得以登顶商业帝国。天禄堂看好胡璧光,慷慨出手给他扶持,租给其房屋,胡璧光由此开起店铺,从苏杭二州厂家批量采购绸布运回徐沟,使用家乡字号“宏远久”,批发、零售给客商。胡璧光凭着多年经营绸布的经验、独特的审美眼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再加上有“天禄堂”东家鼎力相助,生意一直兴隆。几年下来,宏远久积累了不少资金。
有了实力,胡璧光果断决定北上,去大城市太原发展,因为太原人口众多消费潜力大,但彼时太原绸布业并不发达,经过精心选址,买地置店,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在太原繁华的按司街创立了第一家绸布庄——“宏顺德”。绸布庄继续经营绸布,借鉴其他商家成熟的经营模式,结合自身的经营实践,制定了商规店规。为便于保守商业机密,掌柜劳金一律使用家乡的年轻人,个个干净利索,能说会道,胡璧光财东兼作掌柜,亲理商务,明察内外,人员量才使用,经营管理得法,进货眼力好,品种花色全,很快轰动了太原市。
几年下来,宏顺德资金积累丰厚,于是在原有地盘上扩修店面,加盖二层之后,又重新装修门面,增设柜台,扩大商铺面积,加盖后院宿舍、库房等,建成一进三的过堂院。同时改制成武安商帮通行的东伙买卖制,身股参与分红,东伙们尽职履责、勤恳经营,宏顺德绸缎庄创立后近30余年,生意长盛不衰。
胡璧光三个儿子胡广基、胡广麟、胡广益都有商业才能,他们知人善任,四方延揽人才,实行掌柜负责制,拓展了不少生意。其后,年轻开放,朝气蓬勃的新生代“元”字辈兄弟们又进入了角色,胡演元、胡应元、胡葆元、胡晋元、胡凤元、胡贞元等“元”字辈弟兄踌躇满志,由长兄胡演元执掌全局,胡应元主抓外事。特别是胡应元,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赴日本明治大学留学,宣统二年(1910年)毕业归国,并考取了文官,等待分配上任时,辛亥革命爆发,遂决意弃政从商。由于接受过现代高等教育,他们思维新潮,思路开阔,格局比较大。辛亥革命后,随着铁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人口增加以及保护商业法令的实施,商业贸易发展较快,他们抓住商机,马不停蹄地在新兴的交通枢纽城市开办分号。先是将族人一家经营不善的绸缎庄(位于太原钟楼街路南)收购,改号“宏康绸缎庄”,后改为“宏康绸缎呢绒国布庄”,主营上海“顾绣”,吸引高端消费。张绥铁路开通,大同商贸业逐步繁荣,他们决定北上,在大同武定街路西建起高大气派的中式门面开张营业。随之沿张绥铁路东下张家口,开设了宏顺德分号。又在西安开设了宏顺德,在郑州开设了宏康,经营范围、方法和进货渠道与太原宏顺德大致相同,又各有侧重和特色,很快成为行业内颇负盛名的大字号。除此外,胡家还在太原开设仁和蔚中药店,在平定县开设仁和堂中药店,在怀安县开设宏昌盛中药店。
太原宏顺德一直经营到1949年,太原解放后,因为宏顺德有山西省政府某官员的资本,而被当作官僚资本没收。
太原孔继鹏药单
著名的孔氏眼科及其医药
武安西苑城村孔氏祖籍山东德平县,属圣裔,由54代孔思仁迁居至此。孔家祖上即善岐黄,尤其是精于眼科,数代传承,至孔继鹏一代始开创自家独特之眼科风格。后来世代接力,孔氏眼科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理法方药理论体系,医界称之为“清派”。孔氏眼科的用药自制自售,曾在多地开设孔继鹏大药房,山西之太原、绛州、临汾,河南之开封、漯河,东北三省等,都曾设立分部,影响区域很大。
孔继鹏生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卒于道光十三年(1833年),最初曾挑着担子在山西太原、绛州等地行医兼卖药,“精于眼科、外科,尤对外障眼效如桴鼓”(“效如桴鼓”系中医医案常用词,意思是治疗的效果像拿起鼓槌打鼓一样,一敲就响,立竿见影)。后来在太原城设立5间玻璃门面,绛州城设立3间玻璃门面。他自制滴眼剂、丹、散、丸剂,“多有神效,名驰晋豫间,其购眼药者必曰孔家”。孔家的滴眼剂,包装物是专门从磁州彭城烧制的葫芦型小磁瓶,上面烧有“孔继鹏眼药”的醒目字样,以示对产品质量负责,一诺千金,童叟无欺,这在那个年代是少见的。
孔继鹏之子孔广忠(1803-1865),自幼读书,走科举道路,曾任开封府训导,在任上“屡次修文庙,葺学宫,尝监大梁书院,捐己费以给诸生,感恩官声日著”。他和父亲一样擅长医术,有患者病情严重到官署去找他诊治,他“为之按症立方未尝有倦色”,不知疲倦地为大家服务。晚年,他“刊简便数方遍贴城市”,以求普及眼科医疗常识,为患者减少痛苦,显示出真实诚恳的“济世之心”“阖邑感德称其为君子”。
三代传人孔兆新和孔兆统,其中孔兆新在1940版《武安县志》有传。孔兆新(1864-1934)字绩成,幼读诗书兼习武艺,曾以成绩第一名考入“武庠”(即武秀才),后放弃举业,承继医术,并有发挥,以眼科秘诀问世,“远近之眩目而来者,无不明目以去”。他治学严谨,为了验证自制丸散、丹药的疗效,曾亲手在自己臂上砍成一道深深的伤口,并使之化脓,然后服用自制药品,结果痊愈,达到预期效果,然后才将此药用于病人。他对内、外障眼等许多疑难病症很有把握,且医德高尚乐于助人,对远近之穷人免费治疗,安排吃住,临行助以盘费。因此远近之患者对他的“绩成堂”十分感激,赠送布匾、牌匾不计其数,在山西、山东、河南、河北一带颇有名望。
四代传人“宪”字辈,有孔宪仁、孔宪古、孔宪川、孔宪梓诸人。他们个个继承家学之精华,多有成就。
孔宪仁继承祖业,在太原大钟寺挂幌开店。20世纪30年代中期,太原市流行眼疾,病人痛苦不堪,孔宪仁广施医药,拯救贫病,誉满古并州。他医德高尚,不以富贵贫贱论高下,同等待人,皆如至亲。他炼制的独门药品,都经过自己亲身试用,亲尝药性,亲验药效,确信无害于人体以后方用于患者,留下许多佳话。1956年,山西省医学院在全省聘请6位社会名医,孔宪仁、孔庆丰父子双双受聘,孔宪仁受命创建了山西省第一家中医眼科,亲任主任一职,孔宪仁逝世后,由孔庆丰接任。孔庆丰为中华全国眼科学会委员,其事迹载于《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中国当代高级医师大全》等书。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安秋生,又名安隆,字季三,号神钲散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协会副会长,邯郸市散文学会主席,神钲书院院长。有散文、诗歌、纪实文学、传记等著作多种。研究武安商帮20年,著有《药鬼子记事》《武安商帮史话》《大商风华》等,曾受邀赴日本明治大学、大阪市立大学和国内多地演讲。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