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风华》连载1 风云浩荡,商路漫漫——武安商帮的历史脉络
日期:2022-10-04 15:17:25  点击:
来源: 神钲书院  作者:安秋生

  

 

 

风云浩荡,商路漫漫——武安商帮的历史脉络(《大商风华》连载1)

 

 

风云浩荡,商路漫漫·安秋生          

 

我国古代最早的贸易活动产生在原始的部落之间,后来逐渐有了专门的商人。把买卖人称作“商人”,据说是因为最早以买卖为职业的人是商代的遗民,而做买卖的职业也被称为“商业”。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商业被视为不事生产的“末业”,商人被视为不务正业的“贱民”。许多朝代采取了抑制和打击商业活动的政策。实际上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进程中,作为“士农工商”四民之一的“商”。一直是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武安地区的人民从事工商之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史记·货殖列传》载,“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据专家多方面考证,郭纵冶铁的地点应在武安境内,因为只有武安具备露天铁矿和燃料等冶炼必备条件。武安民间传说郭纵就是武安人氏(武安马村曾有专门纪念郭纵的庙宇)。从汉朝直至明朝,武安一直是朝廷派官员直接管理的冶铁基地(西汉全国设铁官四十九处,武安为其一)。武安之固镇、磁山、矿山、沙窝、崔炉、冶陶等村镇,都因为有炼铁炉和铁矿存在而繁盛起来。至今武安境内仍然保留着一些不同朝代的炼铁遗址,为武安古代的冶铁史提供了佐证。“崔炉”这个村名,也是当年“炉户”制度的遗存。明朝之前,因为铁属于朝廷专营,民间不得私自贸易,故“商”之成分较少。

经过漫长的发育,尤其是进入明朝,我国的封建经济出现了新的发展,经济发达地区在手工业部门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工商业在城镇快速兴起,同时由于朝廷采取某些有利于商业发展的政策(例如为了解决西北边疆危机而推行的“开中制”),客观上支持了晋商、陕商等地方性商帮的崛起,商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正是在商人队伍急速壮大的背景下,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的地方商帮开始崛起,为中国的历史画卷平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风云浩荡,商路漫漫——武安商帮的历史脉络(《大商风华》连载1)

根据《彰德府志》的记载,武安商帮出现于明朝中叶以前。具体记载如下:

武安、涉皆并山作邑。民性健武喜讼。以财自雄,服室相高。武安最多商贾,厢坊村墟,罔不居货。

——明·崔铣《彰德府志·卷二》

《彰德府志》成书于明嘉靖壬午年(1522年),此时武安的经商者已经相当之多,商事繁盛,出现了“厢坊村墟,罔不居货”的景象。之前当然会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稍微前推,应该便是十五世纪中叶以前了。

武安商帮不同于晋商等商帮在清朝后期便走向衰落。相反,进入民国的前20年时间,正是武安商帮顺风顺水、蓬勃发展的鼎盛时期。武安商帮大规模的商业活动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全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才告终结,并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据此我们可以认定,武安商帮走过了将近500年的历史。500年,五个世纪的风雨途程,梳理其发展脉络,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

明朝中叶到清朝中叶的300年:武安商帮的萌芽兴起阶段;

乾隆年间到清朝末年的150年:武安商帮的发展壮大阶段;

20世纪初年到“九一八”事变的30年,武安商帮的繁荣全盛阶段;

“九一八”事变至公私合营社会主义改造的20多年:武安商帮的维持衰落阶段。

风云浩荡,商路漫漫——武安商帮的历史脉络(《大商风华》连载1)

 

作者简介 

 

安秋生,又名安隆,字季三,号神钲散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协会副会长,邯郸市散文学会主席,神钲书院院长。有散文、诗歌、纪实文学、传记等著作多种。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