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南部邯郸市峰峰矿区,是因煤炭资源而兴的城市。新中国刚成立还不到1年,河北省政府就于1950年5月22日在邯郸专区内设立了峰峰矿区,2年之后的1952年5月19日,华北行政委员会批准将峰峰矿区改为地级单位,到1955年1月14日,国务院则批准峰峰矿区撤销,设立地级的峰峰市。
1955年地图上的峰峰市
短短几年,峰峰从一个之前毫不出名的“峰峰村”,一步步成为单设的矿区,甚至成为地级市,这一切的源动力就是其地下丰富的煤炭资源。
峰峰出产煤炭在清朝康熙年间的《磁州志》中就已经有了记载:
煤炭,出州之西山一带,入内取之,深数十丈,……然后见炭,有三种:初得者为山青、次为大青、末为下架,下架之下则无炭矣。又分肥瘠者,瘠者以供烧爨肥者,或炼为焦炭,备冶铸之用,或炼其水,之清者成黑矾、浊者成黄矾,取黄矾和土烧之成红土。
由此可见虽然在康熙时期官方对峰峰一带的煤炭就已有所了解,但是其应用范围还是十分狭窄的,除了用于熏制农家肥、炼焦炭用于铸造,剩下的就只是炼矾了。煤炭在那时和今天被誉为“工业的粮食”“化工原料之母”,其地位绝对是天壤之别。
1934年《亚东印画辑》中的磁州窑
其实今天的峰峰矿区内在古代最为有名的是另外一种特产——陶瓷。同样是在康熙年间的《磁州志》“土产·磁器”中对陶瓷的记载可要比对煤炭的记载精彩得多:
磁器,出彭城镇,置窑烧造甕、缶、盆、碗、罏、瓶诸种,有黄、绿、翠、白、黑各色,然质厚而粗,只可供肆、店、庄、农之用,不惟不敢比饶之景德、常之宜兴,即闽之建窑、浙之龙泉、粤东之土瓷,犹胜此万万矣。
在这个记载中,瓷器的生产地点是在彭城镇,而产品有许多种,颜色也是丰富多样,但是却只是供“肆、店、庄、农”等民间之用,不敢和景德镇、宜兴等名窑相比。当然这是著书者自谦之词。
1934年《亚东印画辑》中的彭城镇
关于盛产瓷器的彭城镇有多繁荣,民国年间的《磁县志》这样记载:
瓷器产于县境之彭城镇,由宋及今,相沿已久。窑场密集,瓷站森列,所占面积纵横二十余方里。四郊则矿井相望 ,废物堆积如山,市中则烟云蔽空,沙尘飞扬扑面,而运送原料瓷器、煤炭以及客商装货人畜车辆此往彼来,尤有肩毂相摩、街填巷溢之概,诚吾磁唯一之工业重地也。
彭城镇生产瓷器的历史从宋朝就开始了,民国时期的窑场占地有20余平方里,镇子四周废弃的瓷器瓷片堆积如山,生产瓷器的烟尘遮天蔽日,车辆和人员在街道上肩膀和肩膀相摩,车轮和车轮相撞,真是磁县唯一的一个工业重镇啊。
彭城镇的州判厅,以及从嘉庆到咸丰年间的历任州判
为了加强对彭城镇的管理,磁州还专门在彭城镇驻扎了一名“通判”,并且建设了通判署。通判是一州之长知州的副职,品级为从七品,比知县的正七品稍低一级,以此来说彭城镇当时就相当于“副县级”镇。
按说以彭城镇的级别以及影响力,当从磁县境内划分出新的行政区域时,以“彭城市”来命名才好,这样才彰显深厚的历史底蕴。那么最终为何以一个村庄“峰峰”为名了呢?
清末民国,在磁县境内有三大民族商办煤矿,分别是怡立公司、中和公司和福安公司,其中怡立公司位于西佐村、中和公司位于峰峰村,两地相距极近,也就以这里为中心逐步发展成为重要的煤炭基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晋冀鲁豫解放区的太行军区接管了日军占领期间以峰峰一带诸多矿井、小煤窑成立的“磁县炭矿股份有限公司”,改为利民煤矿公司,成为冀南最大的煤矿企业,1949年改为峰峰矿务局。
民国时期《河北省磁县地方实际情况调查报告书》中的彭城镇全图
1950年5月22日,经省人民政府转呈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决定邯郸专区设立一个矿区,矿区人民政府驻地就设在峰峰矿务局,因此就以峰峰来命名这个新的行政区域了。
上个世纪70年代的卫星图,峰峰镇、彭城镇、临水镇三者清晰可见
其实从彭城镇瓷器和峰峰煤炭两者影响力的转换来看,也反映了近代中国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一个过程。在农耕文明时期,大家对日常使用的陶瓷制品的需求,显然是大于对煤炭的需求的,陶瓷在那个时期属于一种刚需,生活中离不开从大型的缸,至小型的碗等各种瓷器,而煤炭的作用可以用身边的农作物秸秆、木柴等作为燃料的替代物品。但是到了工业文明时期,社会的发展无论是从燃料方面来说,还是原料方面来说,都需要大量的煤炭,这个需求要远远大于作为个人对瓷器这种仅仅是日常用品需求的。以影响力大的事物为名,成为一种必然。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