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君一李牧
作者:蔺朝国、孔令德、刘立强
李牧,战国末期的赵国大将。主要活动年代在赵孝成王至赵王迁时期,不少的史家和军事学者称其为赵国晚期的三朝名将,是最早抗击匈奴侵扰并取得重大胜利的著名军事家之一。
从史料记载的情况看,李牧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两个阶段:一是在赵孝成王二十年(公元前246年)前,他主要是驻守在赵国北部边疆,抗击匈奴;二是在赵孝成王二十年后,直到公元前229年被杀,主要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关键时刻,他奉命直接率兵御敌。纵观其一生李牧主要是作为武将活跃于赵国的历史舞台上。他是继廉颇赵奢之后赵国的主要统兵将领,是赵国在长平之战后军力日衰国势日弱的严峻形势下,赖以支撑社稷的柱石,尤其是在抗击匈奴、靖边卫疆方面,更是一位忠心赤胆、智勇双全的将帅奇人。
李牧,赵国北部边疆的良将。经常驻扎在代地(山西)的雁门关一带防备匈奴的入侵。他根据实战需要,在边地设置官吏,把当地边贸市场的收入全部收入幕府,作为军费的补充。他在平时的防备中,让士卒经常练习骑射,慎重地点燃烽火,适当增派侦察人员,每天宰杀数头牛厚待战士。同时,郑重命令:“凡匈奴越境抢掠时,要迅速停止贸易,退入城堡自守。有敢违令擅自捕捉匈奴人为俘虏的,立即斩首。”此后,匈奴每次入侵,一般不点燃烽火,立即退入城堡,不与之交战。这样的做法,坚持了数年,军队也没有伤亡损失。然而,匈奴却认为李牧胆小怯战,赵国边防的士兵也认为李牧身为将军,害怕匈奴。赵悼襄王听说后,便责备李牧,而李牧却仍然如前守边。赵王对李牧的固执己见,十分恼怒,便召回内地,另让他人代李牧为将。
新将领守边一年多来,匈奴每次入侵,都出兵交战,而战斗却往往多数失利,损失伤亡惨重。边民也不能正常的耕种和畜牧,军情吃紧起来。赵王又请李牧为将镇边李牧闭门不出,推脱有病,坚决不去。于是,赵王强行下令,让李牧率兵赴边。李牧说:“大王一定要起用为臣,您就答应我到边疆后,仍按我过去规定行事。否则,我不敢尊奉您的命令。”赵王答应了他。
李牧到边关后,仍然按照过去的军规行事。每奴年来,却无有所获,但始终认为李牧胆小怯战。边地军早就对敌扰而我退守的行为憋了一肚子气,他们长期到丰厚的供养而未能效力,总想请求一战。有一次李认为时机成熟,于是精心挑选、准备了上等战车一千三百乘,挑选了上等战马一万三千匹,又调集了曾获奖赏百金以上的晓勇战士五万人,弓箭手十万人,组织他们全部进行战前演练。为了引逗匈奴抢掠,赵军故意放纵边民畜牧,使民众布满原野。开始,匈奴小股入侵,赵军出兵交战,故意装做败走,丢弃数千边民给敌人。匈奴的最高首领听说后,立即率领部队人侵。李牧指挥赵军,不断变换着奇特的阵势,并伸展左右两翼,在迂回中寻找战机,发起进攻,大败单于,把其十万骑兵全部消灭。此后,李牧又率军灭掉檐褴,大破东胡,收降林胡,单于见大势已去,落荒而逃。其后十几年,匈奴再也不敢靠近赵国的边防城池。
赵悼襄王元年(公元前244年),廉颇已逃亡到魏国,赵王派李牧攻打燕国,连续攻克了武遂(今河北徐水西北)和方城(今河北固安县西南)。第三年,庞煖攻打慕军斩杀了燕军大将军剧辛。又过了七年(前234年),国攻打赵国,杀死了大将扈辄,攻取了武城,使赵国丧十万。在形势十分危急的情况下,赵王以李牧为大将军,与秦军激战于宜安(今河北石家庄东南),大败秦军,秦国的将领潜逃。李牧被封为“武安君”。公元前233年,秦国攻打赵国的番吾(今河北平山县),李牧出击,又一次大败秦军,并向南进军,抵御当时已听命于秦的韩国、魏国。赵王迁七年(前229),秦使王翦攻打赵国,赵国派李牧、司马尚统兵御敌。一直坚持到第二年,秦军在战场上不能速胜便又行使反间故伎,重金贿赂权臣郭开,使其诬告李牧、司马尚谋反。赵王轻信谗言,便派赵葱及齐之降将颜聚取代李牧。李牧为社稷军民计,拒交兵权,继续奋勇抗秦。赵王、郭开便乘其不备,派人捕杀了李牧并罢黜了司马尚。三个月后,王翦大破赵军,杀死赵葱,俘虏了赵王迁及颜聚,灭掉了赵国。
图片来源于网络
链接;http://www.handanwenhua.net/lishi/2022-01-23/5594.html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