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秦始皇兵马俑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磁县大地上出土的
北朝皇陵陶俑
被学术界和社会誉为兵马俑第二
是中华文明的璀璨瑰宝
↓↓↓
视频截图:
磁县境内北朝文化遗存丰厚,北朝墓群出土了大量的陶俑,其中高润墓(高润是北朝中北齐政权皇帝高欢的第14子,被封为冯翊王)和茹茹公主墓(茹茹公主是高欢第9个儿子高湛的妻子)随葬的陶俑种类十分丰富,做工也最为精致。
△2012年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报道
视频截图:
武士俑
北朝皇陵陶俑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各种造型的武士俑,表明中国北朝时期执政者对军事力量高度重视。当时战事频繁,多国并存,军事实力则是一个政权是否强盛的重要标志。
△这尊甲胄箭囊俑,眉目清晰,相貌英俊,头戴盔,身披甲,身背剑囊,一副整装待发的模样。
△这尊负箭箙俑,头顶束发,额系护甲,外穿盔甲,相貌英俊威武。
△这尊按盾武士俑,头戴帽盔,身着铠甲,胸背部有两片椭圆形的护甲,肩部有披膊,腿部还裹有护甲。他一手按盾,一手握拳,威风凛凛。
△这尊甲骑具装佣,战马和士兵全身披铠甲,看起来正准备征战沙场,再现了马上民族南征北战时的状态。
官员俑
从北朝皇陵中出土的官员俑数量也比较多。
△这尊套衣俑高26厘米,头戴小冠,身披合口套衣,两袖合拢,双手拱于胸前作持物状,其面目雍容和善,是汉族官员的造型。
△这尊风帽俑,表现的则是鲜卑族官员的形象。他高鼻深目,头戴风帽,身穿套衣,两手拱于胸前,表情威严肃穆。
伎乐骑俑
北朝皇陵出土的伎乐骑俑多达几十尊,每尊俑手中拿的乐器各不相同,组合起来便是一支马上乐队。
△这尊马上人物俑应为乐师,陶俑头戴风帽,身穿圆领窄袖长袍,脚蹬靴,作演奏乐器状。陶俑手中的乐器已经朽烂,胯下的马则成前行状。
伎乐骑俑的出现,反映出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鼓吹乐在北方的流行。据史料记载,鼓吹乐自汉代传入中原后被宫廷采纳,甚至形成一种制度,初始为皇室专用,后便将其当做殊恩赐给边将与臣下,是权力的象征。伎乐骑俑以马上之乐的姿态作为财力和权力的象征,宣扬政权统治者的威严气势,马上乐队的形态正是北方草原文化与传统汉族文化相互融合的体现。
仕女俑
北朝皇陵出土的仕女俑造型也十分生动。她们面容姣好,表情温和,体态修长,展现了北朝时期妇女的美丽姿态。
△这尊女官俑,腰系长裙,头戴笼冠,面目文静而谦和。
△这些女仆俑,头梳发髻,面部线条柔和丰润,身着长裙,体态婀娜多姿,有的在淘米、有的在舂米,还有的手持工具站在一旁,把北朝时期妇女在劳作时的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北方游牧民族从游牧生活到农耕生活的转变,反映出北朝时期的人们向往过上和平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
动物俑
动物陶俑有马、牛、骆驼、驴、猪、羊、鸡等。最有代表性的是马、牛、骆驼。
△北朝的马塑造精巧,比例匀称,有着较高的写实性。与秦汉马俑不同的是马身有大量华丽的装饰,如
△骆驼是北朝新出现的动物造型,大都昂首挺立,有的双峰间放有货物,仿佛正在远行,有的前腿着地,呈歇息状。
△从北朝开始出现陶塑的镇墓兽,是人们想像中的一种动物,放置在墓中镇恶避邪。镇墓兽有人面兽身和兽面兽身两种造型,皆昂首蹲踞,背竖鬃毛,尾上卷,有的带有翅膀,有的顶竖冲天戟,巨口獠牙,相貌狰狞,加上彩绘,使其充满着神秘与恐怖,令人不寒而栗。
陶俑中以兵马俑最为显要,其实是那个时代穷兵黩武,战事连绵,居无定所的社会写实。人物俑中人种混杂,反映了统治者民族大融合的意愿。
北朝皇陵陶俑中的人物佣表现的既有汉族人,又有鲜卑族人和西域人等其他少数民族。汉人五官端正,面相平和,鲜卑人和西域人则深目高鼻,面相凶悍。
北朝这一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迁徙到中原地区,既引发了战争,也带来了民族融合。以鲜卑族为首的北魏政权统一了中国北方以后,为了巩固政权,吸纳了汉族的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继位后,迁都洛阳,同时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大力推行汉化,规定鲜卑族人不能穿胡服,改穿汉族人的服装,朝廷上不说鲜卑语,改说汉话。
这一系列的改革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民族的相互融合。东魏孝静皇帝元善见也是拓跋氏的后裔,所以,胡、汉相亲、民族融合也是东魏的社会主题之一。
服饰特点
许多北朝皇陵出土的陶俑,其服饰既有少数民族的特点,也有中原汉族的特点,刻画的真切而自然,记录了鲜卑族服饰逐步向汉族服饰演化的过程。
△这尊风帽俑,头上戴的帽子还保留有北方游牧民族的款式特点,而身上穿的服装已经汉化了。还有这尊步行士兵俑,所穿服装就是汉化后胡服的样式。士兵下装的款式一直沿用到中国隋唐时期。
制作工艺
北朝皇陵陶俑在继承前代陶塑工艺精华的基础上,吸收了外来文化与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特点,采用模范工艺,一次或多次成型,烧成后再拼插到一起,表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无论是在姿态上,还是在人物面部表情的刻画上,都十分细致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北朝皇陵陶俑的体形都比较小,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北朝时期因为政权割据严重,战事频繁,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各国的国力并不强盛,因此北朝皇陵陶俑的个头都不是很大。
磁州窑博物馆珍藏的北朝皇陵陶俑
还揭开了一个中国考古史上的谜团
“北朝墓群”是中国北朝历史上东魏、北齐时皇室贵胄的墓葬群,也称北朝皇陵。在北朝皇陵陶俑出土之前,历史上曾一度把它们误称为“曹操七十二疑冢”。三国时,曹操雄据邺城,称霸几十年,而邺城就在今天的河北磁县附近。历史上传说曹操为了防止死后有人盗掘其墓葬,于是命人修建了七十二座墓以掩人耳目,所以人们便把磁县境内的这些古墓群当成了曹操修建的七十二疑冢。
新中国成立以后,磁县境内的古墓群受到了考古界的关注。考古人员先后发掘了多处古墓,其中包括高润墓和茹茹公主墓等著名墓葬,出土了墓志、瓷器和陶俑等大批随葬品。专家经研究后确认,磁县境内的古墓群其实是中国北朝时期的皇室贵族墓葬。
北朝皇陵陶俑
种类丰富,造型生动
是一部内容庞杂、文化内涵丰厚
有历史可鉴、有艺术可赏的教科书
它向我们展示的
不仅仅是北朝的陶塑
而是被历史沉淀过了的
闪烁出璀璨光华的艺术宝藏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