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山文化遗址粟谷的最早种植地、黍的最早起源地
日期:2020-03-08 15:13:38  点击:
来源:邯郸文化网  作者:张海江

 

磁山文化遗址粟谷的最早种植地、黍的最早起源地

  —— 五谷文化之源

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磁山文化遗址,揭示了8000多年前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吉光片羽,代表了新石器时代早期中段以后的文化面貌,它下接“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填补了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研究的空白,使我国新石器文化遗存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系列和链条,为研究和探索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在我国新石器考古学上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堪称我国近代以来考古史上的重要发现之一。

 

磁山文化遗址位于太行山东簏,武安市南17公里磁山镇台地上。东依鼓山,西邻磁山铁矿,南傍洺河,面积约14万多平方米。发掘中发现房址、灰坑、粮窖,共出土文物5000余件,其中有石器、骨器、陶器和祭祀品。出土的陶器中配套的炊具陶盂和支脚在造型上达到了审美和使用的统一;粟黍的出土,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实属罕见;从出土物中可以看出,家鸡的饲养,核桃的栽培,黍的种植堪称世界之最,被专家评定为磁山文化的代表,具有全国各地其它历史文化资源无可替代的奇特性。据出土的两件木炭标本经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碳一14测定,磁山文化遗址的年代距今至少有8000多年,早于仰韶文化1000多年。磁山文化遗址的发掘不仅表明8000多年前磁山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而且把我国黄河流域种植粟的年代提前到8000多年的历史。

磁山文化在中国农业文明史乃至世界农业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发现的大量粮食窖穴证实,磁山是中国也是世界上谷子最早种植地,也是黍的最早起源地。在中国历史上,以谷作为核心的北方农业文明与以稻作为核心的南方农业文明,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两大区域。从这个意义上说,磁山文化开启了中国谷作文化的先河,奠定了谷作农业发展的基础,是中国北方谷作文明当之无愧的发祥地。磁山文化还极大地改写了世界农业发展史,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鸡和种植核桃的国家,推翻了家鸡饲养起源于印度的成说,修正了张骞出使西域引进核桃的定论。可以这样说,磁山文化揭开了中国乃至世界农业文明史上的崭新一页。

磁山文化,是世界的瑰宝,是东方的明珠,是人类文化的精髓。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精彩纷呈、蔚为壮观,这是武安人民对世界的卓越贡献。

近日,国外学术媒体先后发表了中科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吕厚远课题组的两篇重要论文。分别报道了植硅体方法学在粟、黍灰化农作物鉴定上的突破,以及利用这种新的鉴定方法对河北武安磁山考古遗址植物遗存的研究成果,该项研究把东亚旱作农业起源的时间扩展到10000年以前,说明磁山遗址不仅是世界""的发祥地,更是""的起源地。

长期以来,由于缺少对考古遗址中腐朽灰化的旱作粮食的鉴定方法,对于东亚地区旱作农业起源的历史,特别是对河北磁山新石器遗址为世界粟(也叫谷子,小米)起源地的观点,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吕厚远研究员课题组通过对现代粟、黍(也叫糜子,,大黄米)及野生植物小穗颖片、内外稃片不同部位、不同细胞层的植硅体分析,明确了区分鉴定粟、黍植硅体的5种鉴定标准,在考古遗址粟、黍灰化样品的鉴定方法上取得突破。

 

该课题组利用上述新方法,通过对河北磁山遗址5个窖穴46个灰化样品和1个磁山博物馆馆藏灰化样品植硅体的系统分析、和不同实验室9个碳14年代学测定,发现距今约100008700年前,磁山遗址保存的早期农作物是黍。粟则在距今约87007500年期间少量出现。

研究认为,在距今100008700年的全新世早期,我国北方气候相对干凉,更适合黍的驯化和栽培。这项研究把东亚旱作农业起源的时间扩展到10000年以前,说明磁山遗址不仅是世界粟的发祥地,更是黍的起源地,也为认识我国北方新石器早期文化演化提供了新视野。

磁山遗址地处太行山东麓,南洺河北岸的山前地带,海拔高度260米,高出河床约25米,四周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台地连绵,土壤为红、黄黏土,多风积而成,不易风化,具有良好的保水和供水性能,保持着在大部分矿物成分,土质十分肥沃;气候属北温带季风区,四季分明,初春低温干旱,初夏干热多风,暑伏潮热多雨,深秋风高气爽,冬季冰冻雪降寒,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16℃年平均气温14℃,年平均降雨量590毫米,年日照2264小时,无霜期225天,非常适宜旱地农业的发展。而且,据有关专家研究,包括磁山在内的太行山区土壤中,腐蚀质含量716%,土壤水份3050%,尤其是山前河谷地带,杂木、荒草及其他腐蚀物更多,土壤含水量更大,完全可以满足各类植物生长需要,具有发展农业的良好条件;另据有关专家研究可知,远古时期的磁山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23℃或更高一些,南洺河水量丰沛,旱无水荒,涝无水患,非常适宜人类生存与发展。

人类在发明农业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作物本身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一般规律,因而就必须掌握生物学方面的知识,以及相关的气象学、土壤学方而后知识,而随着科学知识的积累,也进一步增强着人类了解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从而也不断地改造着人类自身。正是由于原始农业的出现,才为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奠定了基础。磁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黍、粟,是世界农业史上发现最早的黍、粟,黍、粟的栽培成功,是磁山先民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经过长期观察,反复试验,正确选择的结果,这是一项伟大的发现和创造,也是一个艰苦劳动过程。

磁山文化遗址具有鲜明的农业经济色彩,原始农业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这里分布着颇为密集的长方形储粮窖穴,底部储存着丰富的粮食,经鉴定为旱地作物黍、粟。与这些粮食直接有关的有大量规整的石磨盘和石磨棒出土,这些配套的石制工具显然用于粮食的搓磨去皮,同时还发现了能够用于农业生产的石斧、石铲、石刀、石镰等工具。磁山文化时期耕作方式上由刀耕火种的初期阶段开始向锄耕农业过渡。耕作方式上开始有了变化,标志着原始农业在发展阶段上出现了飞跃。磁山先民已经能够较大面积种植栽培作物黍、粟,掌握了基本的栽培方法,有了较大收获量。

武安磁山文化遗址是当时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重大发现,从发现至今进行过数次试、发掘,出土了丰富的具有鲜明史前文化特征的遗迹和遗物,其中共发现有189个储粮的窖穴。有圆形、椭圆形、长方形及不规则多种。绝大多数是口大底小或坑的边缘和底部壁近于垂直,也有部分为口小底大的袋状灰坑,坑的边缘和底部都不甚规整,长方形窖穴,除少数废弃后口部已塌落为圆形或椭圆形外,多数保存仍十分完整。坑口一般长1米左右,最长可达1.6米,宽0.5-1米,深多在2-4米之间,较浅者仅1米,较深者可达5米以上。坑壁一般较垂直,均未见便于上下的脚窝,但有的却发现有斧、铲及类似耒、耙之类工具的印痕,四壁下部及坑底还多有一层厚约1厘米左右似涂抹加工或朽烂物凝结而成的钙化硬面。据考古人员对第一批发现的80个窖穴的粮食堆积的推测估算,磁山遗址窖穴中的粮食在当时大概有10万公斤以上或更多,数量十分惊人。粮食炭化物经观察和H65标本灰象分析,确认是农作物粟,黍时间距今已有10300年左右了。由此可见,磁山不仅是目前世界最早种植粟的地方,而且其窖穴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时代最早的储粮窖。这对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生产力发展状况以及我国粮食储藏历史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从1976年—1986年的三次正式发掘中,发现许多圆角长方形粮食窖穴。7678年是在遗址南部开的方,85年是在北部,86年开的方大部分在遗址的西北部,无论在哪里开方,都能碰到粮窖,说明粮窖分布是很普遍的。磁山文化遗址具有鲜明的农业经济色彩,已发掘出的88个储粮窖穴,库存粟谷14万斤,可见当时农业相当发达,已达到了连年有余地步。

 

磁山遗址的窖穴出土成堆的腐朽粟、黍和油菜的残骸,证实以粟、黍为代表的耐旱作物,构成了华北黄土地带农业栽培的基本体系。此外,还发现有核桃、榛子,朴树子和鱼骨兽骨等,表明采集和渔猪在磁山人的生活中仍占一定的经济地位。

石斧、石铲、石刀、石镰等都是磁山遗址十分常见的生产工具。这些工具在当时很可能是一器多用,即用于农业生产也用于手工劳动。从磁山遗址中发现的众多粮食窖穴,并伴有较多的粮食加工工具出土,从这些农业遗存推断,这些石斧、石铲、石刀等工具很可能主要用于农业遗存推断,这些石斧、石铲、石刀等工具很可能主要用于农业生产。磁山遗址出土数量惊人的农作物粟、谷,和大量的粮食加工工具石磨盘,石磨棒,与出土的生产工具的多少应成正比。以石斧为例,石斧是以用来砍伐丛林和开辟耕地的。石斧在磁山遗址出土的石器中数量最多。出现石铲、石斧、石镰、石锛等农业生产工具,说明当时的磁山先民已越过“砍倒烧光”。“焚而不耕”的“火耕农业”阶段,而进入“翻土耕种”的锄耕农业阶段。单从生产工具石斧的出土数目和扁薄,单或双弧刃的石铲的出现来看,说明锄耕农业已达到较高的发展阶段。可以想象窖穴以十万斤计的栗谷是来之不易的。也可以想象当的人类为了改造自然,减少大量的采集和掠夺动物,同时也为了家畜家禽的饲料而幸勤的耕作在田间地头。

正如有的发掘者所述:“发掘现场看到的腐腐朽粮食一般呈淡淡的绿灰色,出土时略为潮湿、颜色显绿,风干后成灰白色;大部分已成粉末状,质地疏松;粉灰中,可以看到清晰的外壳,保留着作物的完整颗粒,外部形态圆隆饱满,直径约2毫米,与现代粟粒基本无别;只是这些颗粒的保存十分困难,出土后很快风化成粉末状。”粮食标本曾先后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古植物研究室,北京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等单位做过形态观察鉴定,可惜标本从出土地点取出辗转送到农史学家手中时,颗粒已经粉化,因而未能做出明确的结论。以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运用灰象法对第65号窖穴采集样品进行鉴定,结果发现有粟的痕迹,从而使磁山遗址中所作出农作物粟得到了确认。这一发现把我国黄河流域植粟的纪录提前到距今8000多年,也修正了目前世界农业中对植物粟年代的认识。磁山遗址“粟”的发现,不仅把我国人工种植粟的历史追溯到8000多年以前,而且,还进一步证明我国是世界上人工种植粟最早的国家。磁山遗址也由此名扬四海,不但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委员会、国家七五谷子育种攻关课题研究组,河北省农学会,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于1990820日在磁山遗址旁联合刻石立碑,以“粟发祥地”为题,撰文怀念磁山始祖育粟业绩,提出磁山粟谷的发现“表现了磁山原始人对农业的贡献和博大的创造精神,是我中华民族的骄傲”,而且著名谷物研究专家,原河北省粟类作物学会委员,河北省谷子研究所所长李东辉先生谢世后还将骨灰安葬在磁山遗址旁以示永久相伴。

 

2011年,武安市政府投资1亿元兴建、扩建磁山文化博物馆,增添新的文化设施,高标准、多功能的新馆即将建成投入使用。以磁山文化为主体,自然山水为依托,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考古研究于一体的“磁山文化遗址游览区规划”,将在保护磁山文化遗址的基础上,充分展示磁山文化精神,展示地域特色,以突出的形象,完备的设施、优美的环境接待八方宾客,使光辉灿烂的"磁山文化"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春天。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综合协调发展的旅游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开发利用磁山文化,兴办旅游业是个关联性很强的产业,也是一个“窗口行业”。为此,第一要注意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与基础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相结合。首先,要注意景点建设,没有文化内涵丰富的景点就难以吸引游客。但是只有景点,其它食、住、行等问题解决不好,客人就进不来,留不住。没有旅游商品,游客无货可买,创收效益就不会提高,这就要求在开发磁山文化的同时也要开发具有邯郸,武安,磁山特色的风味食品,菜肴,小吃和旅游商品、纪念品,满足游客吃和购的需要。第二,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开发利用磁山文化,发展旅游业,要有上档次的宾馆、饭店、娱乐场所、购物中心,邮电通讯、方便的交通,还要有高水平的服务质量,这就需要有一支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的高素质服务队伍,积极引导,努力改善旅游环境和秩序确保旅游业的健康发展。第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既要重视经济价值、更要重视社会价值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吸取文化内涵,提高文化品位,提高旅游素质,陶冶情操,升华思想为出发点,又要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创收为目的。

 

综上所述,磁山文化具有颇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区位条件优越,值得大力开发。只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宣传促销,完善设施配套,磁山文化这一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就会逐步转化为产品优势和旅游经济优势,形成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新局面,将为振兴武安、复兴磁山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简介:

张海江 ,男,19773月出生,武安市磁山镇西万年村人,自幼痴迷书画,文学艺术、潜心对其研习,其书画事作品在国内、国际书画展赛中入选,获奖80余次,入编百余部书画典集。2004年在磁山文化博物馆参加工作,2015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磁山文化研究上有很深造诣。现系磁山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国学院大学专家委员会特邀研究员,河北省影视家协会会员,邯郸市影视编导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武安市作家协会理事、武安文化学会理事,武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武安市诗词协会理事、中国冀南书画家协会名誉主席,大陆台港澳书画家联谊会名誉副会长等职。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