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山——指南针的故乡
日期:2020-03-04 10:32:52  点击:
来源:邯郸文化网  作者:申礼成 张海江

 

磁山又名红山,属太行山余脉,小摩天岭终止于南洺河北岸,海拔427米,是我国著名的铁矿山之一。由于铁矿石裸露地表氧化赤铁矿及半假象赤铁矿而呈深红色,故有“红山”之称。盛产矿石,多为磁性,能引针不坠。据19823月,《光明日报》报道:磁山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发源地。据《古矿录》记载:《明史地理志》称:“磁州武安县西南有磁山,产磁铁石。”又《明一统治》称:“磁州武安县西南有磁山,产磁铁石。”又《古矿录》记载:《明一统治》称:磁山,在县西南30里,上产矿石,州名取此。磁山,指南针的故乡。

磁从石从玄,兹乃二玄,色黑。

这是一座神奇的山,二千年前的古地理著作《山海经》描述过它。

这座山中蕴藏着丰富的天然磁磁铁矿,人们开采这儿的磁石,做成指南针,用以指示方向。

指南针,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发明之一。没有它,大概就不会有郑和下西洋,不会有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不会有麦哲伦环绕地球的航行。

这座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做出了贡献,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交通交流做出了贡献。而正因为太行山中段的这座山岭蕴藏着丰富的磁石,所以被人们自古知名人称作磁山。

这座山岭所在的州,被称作磁州。近代以来,改称为磁县,隶属河北省邯郸市管辖。

我国古代从磁石到指南针的应用,有过漫长的认识过程。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磁石把许多铁屑紧紧吸在一起,就像是母亲慈祥地抚摸着她的儿女,所以当时把磁石叫做“慈石”。人们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了指南工具——司南。《韩非子·有度篇》明确记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名”可见,司南在韩非子之前已经出现了。

战国时期的司南是什么样子。现在不得而知。汉代司南的形制和使用方法在《论衡·是应篇》中有所叙述:一把小勺,安放在地盘上,小勺静止时,勺柄指向南方。后人根据这个资料和出土的汉代地盘实物,制成了汉代司南模型。小勺是由天然磁体磨制而成的,勺头底部是半球面。非常光滑,外力拨动勺柄,勺体即以球面顶端为圆心在地盘上旋转。地盘用铜做成,内圆外方。中心圆的圆面也磨得非常光滑,尽量减少勺体与地盘的摩擦,以保征勺体指示方向的准确性。中心圆外围依次部列八卦、天干(缺“戊已”)地支和二十八宿,除重合的不主外,共标出二十四个方位。当小勺静止时,可以很方便地让人识别所指示的方向。

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用磁石磨针锋,说明那时已经掌握了人工磁化的方法。当时制造人工磁体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把铁片剪成角形,放在火里烧红,趁热平出,顺南北放向放置地面,冷却后因受地磁感应带有磁性;另一种方法是把钢针在天然磁体上摩擦,因传磁而有了磁性。当时有四种不同装置的针型指南针,即水浮法、缕悬法、指甲法和碗唇法。缕悬法是把一根磁针用单丝粘住,悬在木架上,针下则安下一个标有方位的圆盘;静止时,钢针就能指示南北。沈括在实验缕悬法指南时,多次发现磁针并不是指示正南正北,而微偏西北和东南,从而发现了地磁偏角——地球南北极连线与地磁南北极连线交叉构成的夹角。水浮法指南针是把磁针横穿灯掌心,放在水碗内,利用灯草的浮力和水的滑动力,磁针则指示南北。缕悬法指南针转动灵活。在指导方位上准确性较高,但使用时不能有风,物体不能晃动,有许多限制。水浮法指南针漂浮水面,能相对保持磁针的水平和稳定,比较实用,正是这种指南针,首先应用于航船事业。

我国是最早把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的国家。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又加速了指南针本身的发展。南宋时期,开始把磁针与分方位的装置组装成一个整体,叫罗盘,古代则有不同的名称,或曰地螺罗,或曰针盘,还有子午盘、定盘针、经盘的。元朝时期,还造成了立针式的指南工具——指南龟和指南鱼,在木刻的龟、鱼腹部安装磁体,下面立针支撑。它们的优点是以立针代替水浮,缺点是仍未与划分方位的装置配合成一个整体,使用不很方便,但对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中国发明的指南针,在十二世纪以后传到了阿拉伯国家和欧洲。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和中西文化交流。

磁山,指南针的故乡。指南针的民明起源于什么年代?由什么人发明?至今还是一个谜。在磁山文化这部大百科全书,历史经典中,也许会找到它的答案。“磁山文化”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专家的目光。

磁山,指南针的根,指南针的源

指南针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但其始产于何地,学术界既无定论,也无争论。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判断,其产地当在武安。在四部古籍中有关于磁针的记载:一是《韩非子》记载“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二是《鬼谷子》记载“其察言也不失,如磁石之取针”,“故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三是《管子》记载“上有磁石者下有铜金(即铁矿)”。四是《梦溪笔谈》记载“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自殷商、战国时期,形成了以今安阳为中心的文化圈,上述诸人,韩非子系韩国人、鬼谷子是邺人(今临漳)活动 在今云台山,管仲系齐国人,在邯郸东,基本都在此文化圈中。而在此圈中有磁石者唯有武安磁山一处。《梦溪笔谈》的作者系沈括。他曾视察经西路,到过磁州,上述记载即为其所目睹。在《隋史》有皇帝车驾出行,有“指南司方”及武安有“磁石山”的记载。正因为在隋代时,磁山已非常著名,而将州定为磁州。磁州又为当时全国磁石的集散地。故此推断,武安是指南针的故乡。

作者简介: 

申礼成,男,19461123日出生,系河北省武安市磁山二街人,大专文化,经济师职称。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磁山镇卫生院院长、磁山二街党委书记、磁山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磁山镇副镇长、武安市第二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武安市人大副主任等职。从1983年开始,连续四届当选(六、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并多次荣获武安市、邯郸市、邯郸地区“优秀党员”、河北省“优秀农民企业家”、“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乡镇优秀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张海江 ,男,19773月出生,武安市磁山镇西万年村人,自幼痴迷书画,文学艺术、潜心对其研习,其书画事作品在国内、国际书画展赛中入选,获奖80余次,入编百余部书画典集。2004年在磁山文化博物馆参加工作,2015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磁山文化研究上有很深造诣。现系磁山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国学院大学专家委员会特邀研究员,河北省影视家协会会员,邯郸市影视编导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武安市作家协会理事、武安文化学会理事,武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武安市诗词协会理事、中国冀南书画家协会名誉主席,大陆台港澳书画家联谊会名誉副会长等职。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