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地名源说:峰峰矿区——南响堂山石窟、常乐寺
日期:2019-10-09 13:39:29  点击:
来源: 方志邯郸订阅号  作者:


 

南响堂石窟是北齐天统元年(公元565),在北齐后主高纬和大丞相准阴王高阿那肱主持下开凿的,石窟的形制也是三座楼阁式的塔形窟,其开凿的动机与北响堂石窟一样。但由于北齐统治集团内部长期进行权力之争,政治黑暗,导致南响堂山石窟虽已营造14年之久,还未完工,北齐在北周的进攻下灭亡了,其做为高齐帝陵的愿望也未能实现。

北周灭北齐后,下令毁灭齐境内的佛教,即为历史上有名的“灭佛”,“扫荡塔寺”,至周武帝死,灭佛才告结束。隋代又兴佛教,仁寿年间(公元601604)下敕:“令置塔于磁州之石窟寺”。今南北响堂石窟残存有隋代碑石和造像50多处。唐代是响堂山石窟开凿的又一个高峰,其中开凿石龛佛窟300多个,题记46处,并出现了在南响堂石窟东下侧的东方摩崖石龛群为代表的密宗造像。五代时期,主要在水浴寺有后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刻石铭记1处。宋、金、元、清,都在响堂山石窟有造像和题记。从民国时期开始,响堂山石窟停止了佛事活动,在此之前,一直住有僧徒。民国22(公元1943),武安伪县长李聘三勾结袁克文,盗卖佛像,因遭到当地村民的阻止,遂又将大量佛像敲毁,致使有些石窟头像流失海外。

 

常乐寺是北响堂山石窟下方的附属建筑,现存遗址在面积占地7000方米。由南至北,在中轴线上有山门、天王殿、三世佛殿、大雄宝殿。中轴的两侧有东廓房、钟鼓楼、禅房。这一规模宏伟的建筑群始建于北齐,后经历代维修扩建,毁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遗址内尚存殿宇基址,有雕刻精美的莲花柱础,石柱残段,有宋代经幢、石塔,有明代的石香亭、石造像。有宋、金至民国的石碑27通。遗址围墙外有山门前,左侧有隋代的石立像,右侧有隋代的普同塔。遗址内外清理出北齐瓦当、瓦、造像砖和唐代的石造像,共计300余件。

现存金正隆四年(公元1159)《常乐寺重修三世佛殿记》。北齐时,石窟寺与河南的修定寺、灵泉寺并称为北方三大佛教活动中心,常乐寺有“河朔第一古刹”之称。每年旧历三月十五日、七月三十日、八月初三日,是众僧云集常乐寺的“水陆道场”大会,为此,也形成了民间的祀神庙会。19613月,北响堂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河北省为保护常乐寺遗址,拨款10万元,修建了围墙380米,现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