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邯郸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约在六、七千年前就产生了物物交换。公元前 3000 ~前 2000 年之间,农业和手工业分离,从而产生了商品交换。到商朝时期 ( 约前 l6 ~前 1l 世纪 ),贝已 经具备了货币的职能,成为居住在邯郸的华夏祖先最早使用的实物货币。随着历史的发展,布 币、刀币、金币等古老的货币都曾在邯郸流通过。战国末期,秦国在统一六国的战争中,把圆 形方孔的“半两”钱带到了邯郸境内。秦统一中国后,方孔圆钱开始成为钱币的主要形式,其 中影响最大的是五铢钱和开元通宝钱。五铢钱从汉武帝时代一直沿用到唐初,长达 700 多年; 而从唐初铸行开元通宝舌,宝文钱一直使用到民国初年。所以秦半两、汉半两、五铢钱、宝文 钱成为邯郸地区流通的主要货币。
魏晋至唐朝,白银为币渐趋盛行。宋辽时期银两的货币地位日趋巩固。元代银元宝流通较 广但元、明两代朝廷禁止民间用金银物货交易。清代银两已经成为普遍通用的货币,实际流通 中以大数用银,小数用钱。清朝末年,广东沿海地区开始铸行银元,很快推广到全国,一直流 通到 1935 年国民党政府进行币制改革,纸币始成为法定的货币。
相对货币而言,金融组织的出现要晚得多。邯郸由于长期的经济衰退,更晚于省内其他地区。直到明朝始有当铺,清末民初盛行钱庄。民国 4 年 (1925 年 ) 中国银行在大名、邯郸、磁 县等地建立通汇处,只办理汇兑业务。民国 21 年 (1 932 年 ) 建立中圜银行邯郸寄庄,才有了 现代意义的银行。
民国 28 年 (1937 年 ) 爆发了“七七事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挺进华北抗击日本侵 略者。共产党在领导军事斗争的同时,也在进行着顽强的经济斗争。于 1939 年 10 月 15 日在 晋冀鲁豫边区创建了冀南银行,在发行货币、对敌进行货币斗争、支持我军的军事斗争及发展 边区经济方面都做了大量出色的工作,为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做了极大的贡献。
贝 币
上古时期,人们以物易物互通有无,多有不便,遂产生交易媒分物——货币。考其起源约 在殷商时期。邯郸为殷商王畿之地,是当时中国最早使用货币的地区之一,至今已有 3000 多 年的历史。
贝,又称货贝、海贝,产于南海,邯郸得 之不易,原是人们作为装饰品的重要外来交换 物。因其坚固耐用、携带方便、易于计数,在 商周时期 ( 公元前 16 世纪~前 771 年 ) 已具备 货币职能。近代从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有很 多用贝的记载:
“易 ( 赐 ) 多母ㄓ贝朋。”
“缶ㄓ其囚 ( 俘或获 ) 贝。”
“光取贝二朋在正月取。”
贝以朋为计量单位,十贝为一朋。上述甲骨卜辞说明,商周时期贝已作为货币使用。而自 盘庚迁殷后,邯郸为王畿之地,与殷都安阳同时使用贝币。在先秦遗址或墓葬经常有贝币出土, 说明贝币在邯郸流通较广。
邯郸、磁县等地出土的贝币可分为三类:一为货贝,即天然贝,为便于穿系,背面大多有 人工穿孔,按时代早晚又分为小孔、大孔、磨背三种式样。二为人工仿贝,按材质可分为骨贝、石贝、蚌贝等,乃仿货贝之形状磨制而成。邯郸发现仿贝数量较多,复兴区百家村战国墓一次 出土骨贝 619 枚。三为金属贝,有铜贝、银贝、金贝之分,均系仿货贝铸造。铜贝出现较早, 约起源于商末周初。清末考古学家罗振玉在《古器物图录》中记载:“于磁州 ( 今磁县 ) 得铜 制之贝,无文字。”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