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涉县凝成了“两不两勇”的一二九师精神
“刘邓大军”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支军队有着令人折服的信仰、核心和精神。无论形势多么严峻,条件多么艰苦,一二九师坚定听党话、跟党走,做党指挥下的“枪杆子”。驻守涉县,转战太行,在与日寇血战中凝结形成了“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于担当、勇于胜利”的一二九师精神,在与根据地人民并肩战斗中凝结形成了鱼水关系、血肉深情。正是对民族命运的无畏担当和对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铸就了一二九师名垂青史的军神军魂,使敌人胆寒、人民喜爱、世人称颂。
坚强团结的统帅机关。刘邓二人,英雄相惜、亲密无间。对此曾有一种说法:在刘邓之间是难以放进一个“顿号”的。刘伯承逝世后,邓小平曾表示,人们习惯地把‘刘邓’连在一起,在两人心里,也觉得彼此难以分开。同伯承同志一起共事,一起打仗,心情是非常愉快的。刘伯承游击战理论在太行山成熟,大兵团作战从太行山走出,被誉为“军神”。邓小平从一二九师政委到太行分局书记、代理北方局书记、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抗战时期领导根据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为其日后治国理政并成为中国第二代领导核心奠定了基础。他们是一二九师的核心、代表和灵魂,深深扎根于涉县人民、太行人民心中。
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原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副主席戎子和为涉县将军岭纪念碑题词:“牺牲换来胜利,贡献迎来幸福,伟哉雄哉一二九师,勤哉俭哉涉县人民。”这是对一二九师和涉县人民最好的褒奖。八路军参与百团大战的三个主力师中,一二九师承担任务最重,付出代价最大,共毙伤日伪军7507人,但同时付出了亡2249人、伤5113人的重大代价。第三阶段的关家垴之战,更是极其惨烈,气壮山河。彭德怀在《往事回忆》中说:“因部队太疲劳,使战斗力减弱了,使一二九师伤亡多了一些。”抗战期间,八路军总部随一二九师转战太行山区。刘邓进驻涉县后,总部驻扎辽县(今左权县)麻田镇,与师部在涉县的驻地相距不过几十里,一二九师同时担负着守卫总部机关的重任。十字岭突围战,《邓小平传》中记载:“日军以两万多兵力对八路军总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驻地南艾铺进行‘铁壁合围’,在三八五旅一部掩护下,八路军总部、北方局机关分别向西北南三个方向突围。”左权参谋长不幸壮烈殉国,年仅三十七岁。总部选择涉县石门莲花山为左权修墓,5000名军民为左权下葬。刘邓首长坚守在抗日最前线,将生死置之度外。宋任
穷所著《刘伯承同志永生》一文,这样叙述刘伯承:“如果我一旦死了,能在我的墓碑上题‘中国布尔什维克刘伯承之墓’十二个大字,那就是我最大的光荣。”
昂扬向上的乐观主义。进驻涉县后,根据地面临着极端严峻的困难局面。一二九师战天斗地,昂扬进取,始终成为太行抗战的“脊梁”和根据地军民的“主心骨”。整个根据地喜气洋洋、乐观向上,当时的赤岸是人人向往的革命圣地。一二九师更是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下,不可思议地举办了三次大会。1941年9月18日,一二九师在王堡村外清漳河畔召开全军运动会,与会代表3000余人,观看者万人以上,运动会历时八天,这在全国都属罕见。1942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打破常规,在太行山区的赤岸村举办刘伯承50寿辰庆祝活动。1944年11月21日太行区杀敌英雄劳动英雄大会上,邓小平讲话:“我们同华北、华中、华南等其他抗日民主根据地一样,干出了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英雄事业。过去两年的大旱灾、大水灾和大蝗灾,这些人们所想象不到的困难都被我们战胜了。”在最困难、最危险的时期,根据地军民没有被敌人困死,没有在灾荒中饿死,反而不断地发展壮大,牢牢站立在太行山上。
血浓于水的为民情怀。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加强民主政权建设,制定颁布了《土地使用暂行条例》、《劳工保护暂行条例》、《婚姻暂行条例》等70多项法令、法规,使群众真正实现了翻身得解放。一二九师自我革命,三次精兵简政,减轻群众负担。毛泽东对此高度赞赏:“晋冀鲁豫边区的领导同志,对这项工作抓得很紧,作出了精兵简政的模范例子”。为战胜严重旱灾,边区政府拨出160余万元(冀钞),采用以工代赈方法(群众每出一个工可挣二斤小米)在太行山上开凿漳南大渠,全长30多华里,使3500多亩旱田变成水浇田,每年可增产粮食70万斤。群众称之为“将军渠”。大生产运动中,刘伯承、邓小平带头在赤岸村外河滩垫地10余亩,种植粮食和蔬菜,供给师直属队。一二九师一方面亲民爱民,一方面纪律严明,严肃整治部队作风。
历史选择涉县作为“刘邓大军”诞生地
涉县,雄踞太行的位置、扼守邯长的优势、淳朴勤劳的民风,为一二九师的长期驻扎奠定了基础。在涉县六年间,由困苦向辉煌的转折,游击战向正规战的演进,“两不两勇”精神的凝结,为“刘邓大
军”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随着解放战争的一声炮响,刘邓率领大军由涉县起开创了战上党、下太行的崭新阶段。历史选择了涉县,成就了涉县。目前,研究一二九师和晋冀鲁豫根据地的著作成果,就“刘邓大军”从何时、在何地、首先为何人所称颂的问题,很好地进行了解答。
何时:上党、平汉战役期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著的《邓小平传》在介绍上党、平汉战役时直接点明:“从这时开始,人们习惯地称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的部队为‘刘邓大军’。”两大战役的爆发,作为时间点,给出了“刘邓大军”诞生的清晰答案。刘伯承、邓小平对两个战役的具体筹划决策在赤岸村,两个战役的第一号作战命令发自赤岸村,刘邓是在作出战役周密部署后从赤岸村奔赴前线指挥的。在胜利完成党中央、毛主席交给的组织指挥上党、平汉战役任务后,刘邓率领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离开涉县,前往武安,后达邯郸,直至1947年6月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何地:晋冀鲁豫根据地。关于“刘邓大军”诞生之地,四川、河北、山西的研究机构和人员,给出了相同的解释。中共广安市委党史研究室侯立新撰文《邓小平对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贡献》指出:“到抗战胜利前夕,晋冀鲁豫根据地的正规部队发展到30余万人,‘刘邓大军’成为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中共邯郸市委党史研究室王德政撰文《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历程、历史贡献和现实启示》指出:“到1945年9月抗战结束时,晋冀鲁豫根据地的主力部队达到30万人,民兵达到40万人。在艰苦卓绝、激烈战斗的环境中锻造出一支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刘邓大军,成为解放战争中一支强大的战略部队。”中共长治市委宣传部组织编著的《太行精神》一书记述:“历史的车轮驶入了解放战争时期,以晋东南上党地区为核心的晋冀鲁豫解放区一下子处在了特殊的战略位置,太行解放区军民为保卫抗战胜利果实取得了上党战役的胜利,接着‘刘邓大军’又从太行革命根据地出发,挺进中原,取得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胜利。”“刘邓大军”诞生之地,确在晋冀鲁豫地区。涉县是一二九师师部驻扎地、太行区党委行署所在地、晋冀鲁豫边区首府和晋冀鲁豫中央局、晋冀鲁豫军区成立地,是根据地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共有110多个党政军财文机关驻扎。“村村住过八路军,家家都是老房东”。晋冀鲁豫根据地的中心地位,无可辩驳地说明,涉县是根据地的标志和代表,根据地上成长起来的“刘邓大军”是涉县的自豪和骄傲。
何人:太行、涉县根据地人民。刘邓在涉县战斗生活六年之久,指挥日益壮大的人民军队,在广袤的晋冀鲁豫地区纵横驰骋,所向披靡。全军将士与根据地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与涉县人民朝夕相处、风雨同舟,用鲜血和生命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革命道路上的浴血奋战,人生经历中的才干历练,感情生活里的“战地黄花”,使他们无限眷恋这块红色的土地。生前心系太行山,死后魂归将军岭。刘伯承说:“四川开县是我的故乡,河北涉县是我的第二故乡。涉县人民养育了一二九师,也养育了我。”涉县人民更是喜欢刘邓,赞美刘邓,守护刘邓,融入刘邓,与刘邓密不可分。正因为有着这样的感情,抗战胜利结束、解放战争打响,涉县人民大规模地参军参战、支援前线,以各种方式服务“刘邓大军”,支持“刘邓大军”。在保卫抗战果实、翻身做主人的过程中,更加打心眼里爱戴这支老百姓的队伍,自发喊出“刘邓大军”这四个字。“刘邓大军”这一光荣的称号,是太行根据地人民首先喊出来的,而涉县是最初喊出喊响“刘邓大军”的地方,并由此喊向了太行山、喊向了全中国。
当前,我们重要的是把“刘邓大军”锻造过程中所凝结形成的一二九师精神继承和发扬下去,使一二九师精神成为建设现代化人民军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