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工业
西达兵工厂全称为“晋冀鲁豫边区军政联合财经办事处军工处三工厂”,是由晋冀鲁 豫军区兵工七厂和冀鲁豫军区兵工三厂合并组成的。前者系八路军总部军工部技术实验室,地 点在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主要承担军工专用设备的试验和制造。1945 年秋,迁至涉县西 达镇,开始研制 75 毫米山炮弹,年底被命名为晋冀鲁豫军区军工部兵工七厂。
冀鲁豫军区兵工三厂原归冀鲁豫 军区军工部领导,1946 年 4 月,该厂 奉命迁往涉县西达镇,与晋冀鲁豫军 区兵工七厂合并组成晋冀鲁豫军区兵 工三厂,简称西达兵工三厂,也称西 达炮弹厂,主要生产 75 毫米山炮弹。 坐落在河南河北交界处两山之间的一 个山沟里,清漳河由西向东流过。兵 工厂建在村西,离村半里多遥。建厂 初期,工厂雇用 300 多民工,历时半年时间,在 15 万平方米的厂区内,先后建起了铸造、木工、 机工、钳工等工房以及办公室、宿舍共 280 余间,并在离厂区不远的清漳河上筑起了一道拦河坝, 用渠道引水安装水轮机作动力,带动机器生产。当时投资和工钱都折合成小米,整个建厂投资 折合小米共 7000 万斤。
冀鲁豫兵工三厂搬迁时,从山东省范县到西达,行程数百里,且多系山路,笨重设备难以 通过。工厂在当地政府协助下,动员了 100 多辆葫芦车,将机器设备拆卸下来,再装车拉运。 当行至彭城附近时,山高路窄,大车无法通行,又雇用了几百头毛驴,用人抬驴驮的办法,翻 越高山峻岭,才将设备运到西达。
两厂合并后,隶属晋冀鲁豫军区军工部领导,工厂充实了一批技术人员和工人,职工发展 到 1075 人。生产机构有翻砂工部、木工工部、钳工工部、机工一工部、机工二工部、完成工 部等 6 个工部。有铣床 3 台,刨床 2 台,普通皮带车床 30 台,专用设备 25 台,三节锅炉1台。 1946 年 10 月,工厂改属晋冀鲁豫边区军政联合财经办事处军工处领导,有职工 635 人。
梁沟兵工厂 1939 年初, 八路军军工部为保证抗日军民 的武器装备,积极谋划军工企 业的建设。是年 5 月,毕业于 大学机械专业的刘鼎部长,到 根据地各修械所考察后,向八 路军总部写了一个报告,建议 把分散的修械所适当集中,利 用设备和技术上的优势互补, 不但可以修机械,而且可以制造 枪炮。这个建议得到了八路军总部的批准,军工部便将各修械所集中到四处,分别称为一所、 二所、三所、四所。不久将二所与三所合并,二所不复存在,仍称三所。四所也从昔阳县李三 窑搬迁到武安县梁沟与先遣支队修械所合并,仍称四所。这时八路军修械一所在黎城县黄崖洞, 三所在辽县高峪沟,四所在武安梁沟。
李三窑修械所的工人原在国民党河北民军张荫梧修械所。张荫梧是个“磨擦专家”,曾多 次杀害抗日干部。1939 年 6 月 21 日,张部在深县活埋后方抗日干部数百人。八路军在忍无可 忍的情况下,出兵击溃了张部,张丢弃工厂只身潜逃。而出生贫苦的修械工人,给养中断,无 主可靠,逃居于昔阳县皋落镇,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八路军总部得知这一情况,指示军工部派人去收容。1939 年冬,陈志坚和陈廉如奉命来到皋落镇。看到正值寒冬时节的工人,有的缺衣少被,有的无米下锅,准备行乞,一派凄凉。 他们说明来意后,工人没有丝毫反应。夜间他俩把自己穿的大衣脱下来,盖到衣被单薄,冻得 无法入睡的工人身上。两人依偎在火炉旁,彻夜未眠,商讨着下一步工作。针对实际情况,他 俩觉得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解决工人的实际困难结合起来,是最好的办法。天刚蒙蒙亮,他 们迎风冒雪,陈志坚去搞粮食,陈廉如去找御寒的衣被。经过一番艰苦努力,弄回了粮食和衣 物,不但安定了人心,而且工人们表示愿意跟着八路军干革命。随后工人们被安排到离皋落镇 不远的一个叫李三窑的山沟里,在窑洞里修起了枪,这就是八路军修械四所。
1940 年初,日军的铁蹄踏入皋落镇,李三窑的修械所一旦被日军发现,必遭劫难。为避 敌锋芒,经八路军总部批准,决定迁往武安梁沟。经过历时两个月徒步搬迁,100 多名工人和 家眷,带着工具和辎重,于 1940 年 2 月到达目的地,并受到先遣支队修械所工人的热情接待 和欢迎。
两个修械所合并后,在当地农民的帮助下,找了些房屋,平整了场地,安装好设备,工人 们又投入工作中。面对新的四所,所长(厂长)陈志坚和指导员(政委)陈廉如对梁沟一带的 地形作了进一步考察,把建一个较大兵工厂的想法,向刘鼎部长作了汇报。经八路军总部和军 工部同意,梁沟兵工厂进入了紧张的建设中。为了保密和加强防御,梁沟一带被划为八路军直 接领导的“武辽特区”,所有工作人员对外称“冀豫工作队”。
工厂扩大,生产生活用水紧张,陈志坚带领工人把树锯下来,挖去树心做成木槽,一个接 一个地连起来,把山边的小溪流水引到工地,解决了工厂的用水困难。1940 年冬,军工部又从 邢台沙河县弄来了一台卧式双缸蒸汽机。经过陈志坚和技术工人修理使它起死回生,转动了起 来。蒸汽机带动地杠,地杠带动车床,既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又成倍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也 算机械化了。随着生产和武器研发的需要,上级又从各地陆续调来 500 多名工人。由于当时的 原材料质量差,技术设备落后,试制出的第一批掷弹筒保险系数较低,试验十分危险。刘鼎部 长得知试制出了掷弹筒,异常兴奋,前来祝贺,并不顾个人安危,抢先试验。两枚掷弹筒在刘 部长的操作下,顺利试过。在场的技术工人魏振祥,十分担心刘部长安全。于是,主动跑上前 接替试验。不料魏在接下来的试验中发生意外,一只胳膊被炸断。他强忍着剧烈的疼痛,对刘 部长及身边的抢救人员说:“不要让别人再试了,让我伤好后再试”。他的话音一落,在场的 人都落了泪。他的献身精神激励着兵工厂全体人员,为打败侵略者忘我的工作。经过反复研试的掷弹筒,保险系数和准确性,终于达到了当时的技术要求。1941 年初,兵工厂日产步枪 72 支, 手榴弹 500 颗,掷弹筒 11 个,手枪 2 把。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