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陶迁城记
日期:2019-07-18 11:07:12  点击:
来源: 大运河时空  作者:文剑

 19553月底的一天早晨,从县城东关向东南方向看去,虽然相隔有5华里的距离,但那座据说是1000多年前辽国萧太后南侵大宋时修建的“萧城”,依然像蜿蜒的长堤横亘在那里清晰可见,土质的城墙上高低错落的乔木灌木已吐露完嫩芽,在从遥远天际线升起的初阳照射下,看上去似青纱、似薄烟,此情此景,不正像是300多年前,清代康熙时期的文人董上新所做的古“陶山八景”之一《萧城晓烟》所描写的那样吗:

北塞多雄志,遗迹见旧城。都随流水去,但有野花生。晓日千林出,轻烟一望平。当年嘶马地,风雨若闻声。

 

北馆陶旧卫星图

而身后的这座古城,由金代迁到此地后,在明朝初期因统治者害怕蒙元的残余势力卷土重来,再加上国力有所恢复而要求各地大修砖城的前提下,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进行了重修。完工后的城池,周围五里,墙高二丈五尺,厚二丈,城外有护城河,深宽皆三丈。城有四门,东曰丰乐门,南为明远门,西称临津门,北为通都门。

但经过500多年的时间流逝,历经洪水泛滥、战乱频发,虽时有重修,但到了民国时期城墙已经十分破败,特别在抗日战争期间此城被敌我双方争夺数次,发生过火力极为强大的攻城战,城墙更是毁坏严重,很多墙段已残缺不全,仅剩南侧城墙尚算完好。

入得城来,虽然时间尚早,但行走在连接南关、北关的县城主街道南北大街上的人已经很多了,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幸福的笑容。是啊,历经多年的战争已经远去,新中国成立也已经快6个年头了,国家经济正在按照第一个五年计划稳步、快速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也已展开,农业连年丰收,吃穿都不用愁,就连发生了洪涝旱灾,也有国家下拨了救灾粮款来救济,这在旧社会有谁会管?现在大家活得是越来越有滋味了,有的是干劲。但同往日不一样的是,今天人们的脸上都还挂着一丝凝重,因为他们都知道一件事情,县城马上要搬迁了,要从现在的北馆陶向南搬迁到20公里之外的南馆陶。

是的,这个县就是时为山东省聊城地区的馆陶县,就是这个濒临大运河、有着2000年建县历史,曾为汉唐两代4个公主、曹魏和明两朝2个皇子的封地,分别被称为“馆陶公主”和“馆陶王”,涌现出唐朝名相魏徵、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以及多位共和国的省长、部长的县。

在此前,其县城已经过一次搬迁。馆陶县是春秋时晋国冠氏的封邑,那时候就是交通要道,据《邯郸陆路运输史稿(第一册)》记载,馆陶在春秋时成为晋国东通齐鲁道路上的重要城邑,同时还有一条连接东武城(今河北故城县)、馆陶、五鹿(今河北大名县东南)、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的“午道”在馆陶与之相交。有着这样便利的交通条件,所以到了赵国时,赵王派人在此地找到了一个显著的地标物“陶山”,在其旁边设置了馆驿,所以对此地就有了一个命名:“馆陶”,这也是各类历史书籍上对馆陶来历的记载“本春秋冠氏邑,城西北七里有陶山,赵置馆于其侧,故名馆陶”。

 

春秋战国时馆陶交通示意图

馆陶在西汉时期大约公元前200年左右置县,县治设在今天的山东省冠县东古城镇,在以后的长达130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馆陶县治所在。并且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阳平郡的郡治、北周时期为毛州的州治所在,这是馆陶历史上行政级别最高的时期。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永济渠段在县城西部5里处经过,从此馆陶进入了“运河时代”。到了金代,由于宋、辽、金交战频繁,县城毁坏严重,再加上离大运河永济渠有一段距离,交通运输不便,所以就把县城北迁四十里,濒永济渠建城,到1955年时已有800年的历史了。

其实对于馆陶县城搬迁,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已经显现出来了,县城始终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为的就是等条件成熟之后进行搬迁。好好的一座县城为什么要搬迁呢?由于没有找到确切资料记载,现在想来可能有以下两种原因:

1、县城基础设施陈旧,已不适应新时期的需要,老旧建筑也比较多,改造起来十分困难。再加上虽然城墙毁坏严重,但始终是个约束(此时大规模拆城墙运动还未出现,大家还没有拆掉它的想法),县城扩展空间有限。

2、交通条件落后。开凿于隋朝时期的大运河永济渠经过宋、辽、金时期的黄河多次泛滥,已经淤积严重,所以到了元朝时候,由于京城定在了今天的北京,大运河也无需通往洛阳,就从临清往南直下走会通河,比隋代时缩短了900多公里,从此永济渠段不再是运河的主航道,仅仅是用于河南北部新乡、河北南部诸县往北京运输漕粮之用,馆陶县城已不似之前繁华。

往哪里搬呢?

 

拟搬迁的三个选择

一开始据说有三个选择方案:南馆陶、翟庄和浅口一带、房寨。

翟庄和浅口、房寨当时都是县里的大镇,都是馆陶革命火种的发源地、是革命老区、是抗日革命根据地。很多馆陶籍的省部级领导都在这里走出的。甚至在讨论县城搬迁之时,县里各级机构的负责人、决策者可能有很多人就在这些地方学习、工作、战斗过。他们对这两个地方的感情之深可想而知。再加上1950年左右的国际斗争局势也让大家存在着时刻打仗的冷战思维,所以选择比较偏僻、群众基础好的地方建设新县城也是很有呼声的。

但是最终的方案还是选择了南馆陶镇,选择它是有着充分理由的:

1、县名的选择。既然是馆陶县,那么找个叫做“馆陶”的地方做县城则是最好的选择了,如果设到其他地方,“馆陶县的县城在某某镇”?这样就会在公务活动和民间交往时有很多不便,既然有另外一个叫做“馆陶”名字的地方,那就是当然的选择了。

2、有着较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南馆陶附近的东古城曾经做过馆陶县的治所,而兴起于元代的南馆陶镇是重要的驿站铺所,后发展成为大运河畔的商业重镇。出现过民国时期的两湖巡阅使、上将军王占元以及新中国第一任黄河委员会主任王化云等历史名人。从历史文化方面还是应该选择南馆陶。

2、交通优越。从历史上看,南馆陶这里一直是我国陆路交通的一个重要节点。到了1946年,修筑了北京至大名的公路,在南馆陶浮桥穿过,解放战争的时候这里有成为解放大军南下的重要通道。而在1948年时想修筑的邯(郸)—济(南)铁路因故停建后,所留下的路基成为东西交通的干道,再加上这时尚未停航的卫运河水运,就形成了一个水陆联运交通网络,交通条件比起其他地方优越了很多。

在确定了把县城搬迁到南馆陶后,在南馆陶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搬迁的准备工作。19519月,馆陶县第一中学在南馆陶东南6华里处创办。19546月,完成了对“七一大桥”的整修工作。新建了人民剧场,在县城搬迁过去之后的夏季建成投用。

 

 

经过几年的准备,馆陶县城在1955年春季正式搬迁到了南馆陶。而馆陶县也在1964年的时候,由山东省聊城地区被划入河北省邯郸市,并且所辖区域也以卫运河为界被划分两个部分,河东部分划给了山东省冠县和临清市,河西部分为馆陶县。至此,馆陶历史上曾经的两个县城由于都在河东岸均归于山东省,长期以来有着830多平方公里的县域面积减小了一半,成了现在456.3平方公里。

综观这次县城搬迁,虽然搬迁后新县城交通便利、发展空间广阔,但是历史长期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底蕴却是丢失了,特别是两个县城后来划入了山东省,更是使馆陶县的文化历史之根丢失了大半。不过反过来看,由于县城搬离了北馆陶镇,虽然城墙和城内建筑被破坏严重让人感到惋惜之外,但近在咫尺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萧城却能较好的保存下来了,并没有因县城建设而发生大的破坏,这对于我们国家和民族来说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