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友在讨论河南、河北中的“河”是哪条河时,有熟悉历史的网友说是“黄河”,而部分网友则说是“漳河”,到底是哪条河呢,为什么有这样的争论呢?
大家看现在的中国地图,发现河北省的边界离黄河的距离最近也有40公里,一般在150公里以上,河北和黄河北部之间的大片土地是属于河南的,这样一来,显得河南就不像是“河南”了,因为黄河北边也有它的管辖区域啊。而河北也离黄河太远显得有些名不副实。
河南、河北、黄河三者位置示意图
河北省最南端大名县离黄河最近,也有40公里
而恰恰在今天的河南、河北交界附近就有条叫漳河的河流。很多人都认为河南、河北两个名字的那个“河”是它的理由就源于此。
漳河与省界示意图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能够以“河”字为名的只有一条河,就是现在的黄河。其他的现在称为江、河的河流,在古代都是称为“水”的。比如前边所说的漳河,在古代应该叫做“漳水”。而黄河在古代被称为“河水”。
因此,历史上所说的河东、河西、河内、河北、河南、河套,这些河都是以黄河来确定的地理区域,而不是咱们今天所说的行政区域。比如河东是指的黄河东边,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山西省。河西则是黄河以西,大概指的是今天的甘肃青海一带,河西走廊的名字也是来源于此。河内则是指的今天的黄河中游北面的地区,古代曾设有河内郡。河南则是黄河中游以南地区。
河南、河北作为正式的行政区域的名字则到了唐朝了,在黄河的中下游,黄河以北为河北道、黄河以南为都畿道、河南道。河北道和河南道所辖区域远大于今天的河北省和河南省的区域。
唐代河北道和河南道
后来经过几个朝代,到了明、清时期河南、河北两省的边界算是稳定了下来,基本上与今天的边界轮廓接近,河北省南部也一直在黄河附近。新中国成立之初,因为设置和撤销平原省的原因,对河南、河北两省交界处的管辖区域进行了调整,就形成了今天的两省交界格局。河北省也远离了黄河。
清代河北离黄河咫尺之遥
所以说,两省名字中的“河”字是来源于黄河的河。
至于漳河,它自山西发源,历史上它在上游山区地带的河道与今天基本一致,可是等它到了平原地带,其河道走向变化是十分大。在金代之前,它在临漳县附近是向北的,在现在的河北省邯郸市中部过成安、曲周、鸡泽一直向北,跟现在的河北南部的边界轮廓线离得特别远,金代之后随着黄河的决口泛滥,黄河水多次夺漳河水河道,从而使漳河河道出现了改变,不过这个时期,它的河道走向往东稍偏了一些,从临漳、魏县、广平后向北,离今天的省界也是比较远的。漳河到达今天的位置并且与卫河合流是在清代的时候,当时卫河水量变的很小,新乡、卫辉等地是漕粮的产地,生产出来的粮食需要通过卫河、大运河运到北京。由于水量减少,行船十分困难,雍正三年六月,户部尚书蒋廷锡向皇帝上了折子,建议分漳河水资卫河水。利用一条旧的黄河泛滥时留下的老河道,将漳河水疏通到了卫河里,直到今天。
唐代的漳河、黄河及今天省界线位置示意图
说漳河是两省的界河,某百科资料中甚至已引用了这个说法,不知道它的资料来源是哪里。从地图上看,漳河在山区有一小段是界河不假,不过等过了磁县、临漳之后,到了魏县、大名,漳河就离省界比较远了,魏县的一半、大名县的四分之三都在漳河之南,甚至大名县的县城也在漳河之南,所以漳河是不能至少在大多数地方是不能当作两省界河的。
漳河在山区段为省界,在红色方框处结束
漳河于魏县、大名经过示意图,红圈处的地名为古代因漳河而得,成安县的漳河店、广平县的东漳堡,离漳河很远
因此,从河南、河北两省名字的“河”字的来源上,包括现在的实际功能中看,说河南、河北的中的“河”是漳河是不准确和不严谨的,至于说取代黄河在成为两省的界河则更是无稽之谈。
某百科里的论断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