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需要指出,在紫金山隐居的,并非只是刘秉忠一人,而是还有一个文人集团。虽然刘秉忠在紫金山隐居的时间较短,但是其他文人在紫金山隐居的时间却较长。刘秉忠到忽必烈幕下,仍然和这批文人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并进行思想上和学业上的指导,县志记载刘秉忠还曾来紫金山讲学。隐居在紫金山的这批文人,都具有杰出的才能,特异的智商,后来刘秉忠相继把他们推荐给忽必烈,有的在政治上大有作为,进入元朝政权的最高核心层,有的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对中国对世界的科学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享有崇高的声誉。紫金山上残碑中的文字记述的“紫峰文人发祥之地也”是很准确,只是撰写碑文的邯郸邑人张会□其人,我们从《邯郸县志》得知他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位举人,曾做过陕西省略阳县知县。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看隐居在紫金山的除刘秉忠以外的其他几位杰出的文人。
张文谦,字仲谦,邢州沙河(今河北省邢台沙河)人。《元史·张文谦传》记载说,张文谦“幼聪敏,善记诵,与太保刘秉忠同学”。还说,“文谦早从秉忠,洞究术数,晚交许衡,尤粹于义理之学”。由此可见,张文谦和刘秉忠的交游是很早的,他从刘秉忠那里学到了不少关于“术数”方面的学问。刘秉忠来紫金山隐居不久,张文谦也跟随刘秉忠来到了紫金山。刘秉忠去了云中、漠北,张文谦继续留在紫金山,观察政治动向,研究学间,准备出仕的各种准备的知识。还需要说明一下,这个时候与张文谦来紫金山和刘秉忠一块研习学问的可能还有张易。由于张易因一场谋杀奸相阿合马的案件没有弄清真象派兵被杀,《元史》无传,这里只能加以推测。刘秉忠取得忽必烈的信任以后,于公元1247年将张文谦推荐给忽必烈。大约张易也在这个时期经刘秉忠推荐给忽必烈。这时距刘秉忠离开紫金山已过去了10年。张文谦也象刘秉忠一样,长途跋涉,经中原,出塞外,骑马穿过茫茫的草原,又骑骆驼穿过浩瀚的沙漠,来到漠北和林忽必烈的潜邸。忽必烈立即召见了新来的张文谦,所谓召见,其实是面试,提出一些军政大事,表面上象是请教,实际上是考察一下应对和识见能力。张文谦博学多识,家中有藏书数万卷,应对忽必烈的提问自然表现出不同凡响的远见卓识,忽必烈非常满意,命张文谦掌管王府书记。忽必烈对张文谦处理公务的才能也很赞赏,日见信任。刘秉忠和张文谦逐渐成为忽必烈智囊团的核心骨干成员,二人开始为忽必烈策划更具政治远见的邢州试点。张文谦掌王府书记,每天要处理大量的公文事务,也有各地来的信函。有一天,张文谦收到一封来自邢州的控告申诉信,这封信的内容是反映邢州民众不堪征求大量逃亡情况的。张文谦一见是家乡的来信,特别关注,看了信的内容,引起了他深深的思考。他和刘秉忠商议,认为邢州的情况是带有普遍性的,应该抓住邢州这个典型,进行改革,树立一个“使四方取法”"的样板。于是二人向忽必烈建议,进行邢州改革试点。忽必烈同意了他们的建议,派近侍脱兀脱、尚书刘肃、侍郎李简前往。刘秉忠又推荐张耕为那州安抚使,刘肃为副使,这些人到邢州后同心协力,革故鼎新,很短时间内,户增10倍,赋税增加,府库充盈了,社会安定了。邢州试点的成功,使忽必烈认识到汉族地主知识分子的重要性。这个认识的发端是从张文谦开始的。《元史・张文谦传》说:“由是世祖益重儒士,任之以政,皆自文谦发之。”忽必烈开府金莲川,张文谦是忽必烈智囊团的重要成员。他和刘秉忠策划了一系列重大的举措,提出了许多应该抓的大事要事的建议,都被忽必烈采纳并实行了。忽必烈征大理,要屠城,张文谦和刘乗忠共同进谏忽必烈,制止了屠城的灾难。忽必烈伐宋,张文谦和刘乗忠再次动诫不可嗜杀,忽必烈听从采纳了,使中华大地更多的民众免遭了杀戮之祸。后来张文谦在忽必烈那里做了职位很高的官。但是,官高责重,树大招风,站在风口浪尖上处理解决重大疑难的问题并非易事,不仅如此,同僚之间的关系也很不好处,很伤脑筋。相比之下,刘秉忠那种别人无法攻击的超然处世的优越性就显示了出来。公元1260年,忽必烈取得汗位后,以益都(今山东省益都县)汉族地主知识分子王文统为平章政事即丞相,以张文谦为左丞即副丞相。张文谦凭自己的真才实学,积极谋划建立纲纪,阐明利弊,以“安国利民”为总的指导思想,所以,诏令一出,天下便感到有太平之望。这样一来,就招致了王文统的族妒。王文统这个人好吹牛、“好以言撼人”,为人忌刻。于是两个人在谟谋问题时就出现了磨擦,王文统找茬,间别扭,想陷害张文谦。张文谦一看这样,马上要求外任,不在朝干了忽必烈调解不下,就让张文谦仍以左丞的身份兼大名等路宣抚司事。第二年春天,张文谦来朝见,忽必烈坚决把张文谦留在中书省。张文谦竭精殚虑地工作,为蒙古国的政务建设做出了多方画的贡献。不久,王文统因李璮谋叛事件受牵连被忽必烈杀掉,接替王文统职位的是花刺子模(今中亚乌兹别克一带)的回回人阿合马。阿合马为人狡猾,巧舌如簧,“多智巧言”,贪吞财利,为所欲为。张文谦对阿合马的作派看不下去,再次要求外任。于是,在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忽必烈让张文谦以中书左丞行省西夏中兴等路。这个地方在现今的甘肃、宁夏、内蒙古西部一带。张文谦在西夏改易羌族等少数民族的习俗,教习士人吏事,还浚渠溉田,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实际经济利益。三年以后,张文谦还朝,他立即着手处理解决了一件久议不决的疑难问题。这时,一些权势之家反映有数千户私奴应当归属他们,这件事处理起来难度很大,长期未能解決。张文谦采取了划年断限的办法,以已未年(公元1235年)的户帐为断限依据,这一年是蒙古灭金后开始大举进攻南宋的一年。凡是在这一年家奴没有在籍的,可以归属势家,其余都是良民,没有为奴的道理。有了政策界限,问题得到了顺利解决,大批被强行为奴的良民得到了解脱。到了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又出来一件事,淄博妖人惑众想作乱,事情被发觉后,速逮捕了100多人。忽必烈让张文谦去处理这个案子,张文谦采取首恶必办、协从不问的办法,杀了为首的三个人,其余的都释放了。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忽必烈任命张文谦为大司农卿。张文谦奏请诸道设立劝农司,巡行劝课,开籍田,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张文谦与翰林学士窦默建议设立国子学,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张文谦具有政务、水利、司法、文教等诸多方面的オ能,并且为公为民,勤恳实于,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张文谦又遇上了麻烦。阿合马久居相位,贪婪肆横,上面蒙蔽忽必烈,私下大肆侵吞财利,谁也不敢吭。有一个宿卫士叫秦长卿,慨然上书告发,被阿合马害死。阿合马又打算收民间铁,官铸农器,再高价配给农民,还创立行户部于东平、大名以造钱钞,干政害民。张文谦毫无保留地在忽必烈前陈述自己的看法,使阿合马的私利打算落了空。阿合马自然对张文谦怀恨在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5年),张文谦任御史中丞。专职搞案件纠察弹劾,阿合马猜想张文谦主持的监察机关已经发现了他的奸迹,就奏请忽必烈撤掉诸道的按察司,想动摇下张文谦的地位,张文谦也很坚决,奏请仍然复旧。但他心里明白自己已被奸相所忌,坚决要求去职。正好这时正在修造新历,忽必烈就任命张文谦为昭文馆大学士,领太史院,为总负责人。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由于阿合马作恶多端,人心愤怨,这时一个益都千户叫王著的,疾恶如仇,密秘铸了一把大铜锤,自己发誓愿意击碎阿合马的脑袋。王著与僧人高和尚合谋,又联结了80多人,潜入京城,使人假传令旨,让枢密副使张易发兵若干,夜会东官前。张易没有察觉,就令指挥使领兵前往。王著自驰见阿合马,诡言太子将到,令中书省官员全部在宫前集合,阿合马遣右司郎中等数骑出关,北行十余里迎接,假扮太子的人斥责其无礼,全部杀死,夺其马南入健德门,至东官前,假扮太子的人责备阿合马几句,王著就马上牵走,用袖中藏的铜锤击碎了阿合马的脑袋。但这场谋刺事件很快就被识破,王著挺身请囚,高和尚逃走后被捕,二人被杀。王著临刑前大呼说,我为天下除害,今天死了,他日一定会有人为我大书其事的。张易也被杀了。后来忽必烈了解到阿合马为奸的真象,大怒说,王著杀阿合马,是对的。阿合马一死,受到阿合马打击的张文谦即引起人们的关注,忽必烈很快就任命张文谦为枢密副使,枢密院是掌管军权的,枢密副使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军委副主席,是汉人在元代政权军事机构中的最高职务。不过,张文谦只干了一年,就因病死在岗位上,时年68岁。(待续)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