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驻军武安
明朝中后期,宦官专权严重,政治十分腐败,土地高度集中,而且达到惊人的程度,太湖流域就有90%的农民失去了土地,可政府还是不断地加派田赋。明朝末年,困苦不堪的农民又遇到天灾。1628年,农民战争首先在灾情严重的陕北爆发,很快涌现出高迎祥等几十支起义军。高迎祥牺性后,起义军合并成两大主力,一支由闯王李自成率领,一支由张献忠率领。
由于李自成提出的“均田免粮”口号受到城乡人民拥护,所到之处颇受欢迎。祟祯五年(1632年),李自成等农民义军数万人由山西下太行入武安,驻军于今矿山村一带,饥民啸聚响应。李自成召募了一批军队后又返回山西。第二年的正月,李自成又人武安,与明军交战,结果,明军失利,“损兵数百,失将数员”,义军欲进冀南,被大名道卢象升所阻,只好又退至武安,后在涉县被明将左良玉战败。二月初七,义军重整旗鼓,合击左良玉于武安。李自成率军由摩天岭峻极关直驱而下,左良玉败绩,武安守备曹鸣鄂、主簿吴应科被义军杀死。义军士气大振,直逼城西,知县张国柱请御史冀体之次子弼良守城。弼良率300多名炮手向义军发起冲锋,义军一时受遏,后退30里,武安县城一时未克。二十多天后,各部义军集结于沁阳、武安、修武一带,依山设阵,准备与明军大战。五月,农民军集于磁州。义军的声势,吓坏了明朝的上层官吏,尚书张镜心(磁县人)只得上书朝廷,请求大发兵将剿寇,否则,“救武安而不可得也,而臣乡之危乃真一发千钩,而朝不保夕也。”
朝廷接到奏报,只得调兵遣将向农民义军进击。河南巡抚玄默檄与左良玉分兵两路从东南进攻,总兵曹文诏分兵两路从西北进击,农民军两面受敌,只好退回武安。这时,明川兵邓起亦到了豫北,与左良玉联兵合进,五月初十到达武安西50里的尖山,农民军王自用踞山迎战,不幸兵败,为流矢所中,因伤重而死。余部2万余人归李自成。八月,农民军战败,退回山西,十一月,李自成等10万余人,又集于济源、沁阳、林县、武安、涉县间,明廷令保定、河南、山西三巡抚会兵讨伐,义军只得向河南转移。
(作者简介:申风鸣,1951年12月生,河北省永年县人,曾任邯郸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1966年参加工作。做过工,当过兵,搞过宣传报道,抓过生产经营。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业余创作,随后有各类体裁作品见诸省内外报刊。主要作品有报告文学集《古城邯郸行》散文集《寄给故乡的明信片》以及与人合作编著的《赵都观光指南》《赵地风流》等。1986年始从事地方志工作,先后主编和参与编写了《邯郸纺织工业志》、《邯郸市志》、《邯郸年鉴》等多种著述。)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