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对金滩镇历史文化名镇拨付首批保护资金,用于金滩镇“明清户部分司”的古建筑修复。
户部为明代中央机构六部之一,设户部尚书一名、左右侍郎两名,各分司设郎中一名、员外郎一名、主事两名,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要务。此外尚有照磨所、广积库、内外承运库、军储仓等职司。明代全国设六个户部分司,金滩镇占其一。
户部分司,“为监督粮储主事莅政之所”,金滩镇户部分司衙署设立于永乐年间,置主事一员,称分司主事或分司监督,职掌漕运的税收事务。起初,朝廷每隔3年委派一名主事或监督来“小滩镇”检核漕粮的收存和发放,后来改为“岁一更官”,并在“小滩镇”添设专门机构并建署衙。
咸丰《大名府志》记载:万历十四年,元城县小滩镇监兑分司移驻馆陶县,市兑顿减,官民大不便。时黄河以北,号清原为“小姑苏”,号小滩镇为“小清源”。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监兑分司复由馆陶县回迁元城县小滩镇。
明天启五年,七月二十四日,旧时小滩镇兑运设有监兑部司,自裁革之后督以粮道,而河南粮道与山东明军原无统辖,嚣张跋扈,不受约束。巡按河南御史杨方盛请将小滩镇兑运移属临清道,便于督率本属明军弹压,小滩镇旧有大名道公署一所,稍加修葺可做为临清道驻节之地。从之。
金滩镇户部分司署衙规模宏大,占地约十亩,建筑皆砖木结构,具有中原古典宫廷建筑特点,气势宏大,格调典雅,衙门大门外的各种装饰,都充分地表现了当时金滩镇商贸繁荣的景象。就拿门口的一对石狮子来说吧,据说雄壮魁梧,坐势十分得体,因而令人感到它体态浑厚有力而工整优美、庄严雄伟而生动有趣。还有大门外面的那对楹联更加透露出漕粮兑运的重要性。大门后面是仪门,只有在州官府级以上头面人物来督察工作时才打开,平时都走两边。 户部分司的布局,中轴线上自前至后有照壁、大门及左右榜房、仪门及左右角门、前堂及左右厢房、后寝及左右厢房、退思堂、春风亭、时楼、厕所等,是大名府级别较高,金滩镇规模最大的官署衙门建筑群。起初的建筑规模,据《大名县志·明于公建户部分司署碑记》记载:“为大门三间,左右榜房十有二间;为仪门一间,左右角门各一;为前堂三间,崇而高者丈有四尺,纵而深者丈有八尺,横而长者,如纵之数而加尺之七焉;为后寝五间,高深俱少损前堂之制,其长者加丈有八尺焉;前厢房六间,东为书案所居,西则隶人居之;后厢房六间,东为厨庖,西为记室,东偏别为厕溷,西偏隙地,复构退思堂五间,春风亭一间,用为偃仰休息之所;以至月台照壁日晷时楼纤悉咸具。周围复筑子墙,夹道一通,往来巡警,规模于是乎大备矣。其地基南北五十丈有八尺(169.33米),东西十有四丈(46.66米),盖新售诸邻以充扩之,非特旧址已也。”后经历任主事先后拓建附属建筑,形成了规模宏大的户部分司衙署建筑群。
户部分司裁撤后,衙署经修葺,先后做过大名道公署衙、山东临清道署衙等。民国时期,临街商铺划售给了个人,宏伟的大门也被拆掉了。
1949年初,邯郸地区在此设立地区粮库四分库,粮库搬走后,在此改造成了金滩镇供销社、医院等。可惜,八十年代末,供销社、医院迁址106国道边,金滩镇农贸市场搬迁至此地,房屋被拆掉,成了一个空院子,临街被划为民居,旧貌无存,但四至可辨,仅剩一侧被改造过、破旧不全的大门,都不忍心再让它插图了!另一侧的石狮子还被盗去,至今下落不明。
户部分司衙署,见证了金滩镇明清时期的沧桑兴衰,是金滩镇最具有影响力的古迹,是金滩镇最具魅力,最具标志的建筑。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