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境内龙山时代早期阶段遗存可以武安东万年遗存为代表。目前所知,同类遗址还有武安马小河、近古等10余处,但由于均未进行过正式发掘,所以对其整体面貌还了解不多。总的来看,陶器以泥质和夹砂灰陶为主,其次为泥质和夹砂红陶,并有较多的泥质磨光灰黑陶;纹饰以篮纹为主体,间有轮弦纹、绳纹、附加堆纹及少量压印方格纹;器形以高领罐、花边罐、豆、甑、钵、杯及竖鼻、横耳为特征。上述现象虽然很多已具有中原地区龙山时代诸文化的特点,但与该区龙山时代最常见的后岗二期文化还存在一定的差别,如陶器火候较低,红陶还比较多,尚不具备“光、薄、折”等特点。因此认为,该遗存大体上上承大司空村文化,下启龙山时代后段后岗二期文化,当属仰韶时代向龙山时代的过渡阶段或早期龙山阶段。关于该遗存的年代,目前还没有测定数据,估计与河南早期龙山阶段的庙底沟二期文化相当,大体距今约4700~5000年左右。
后岗二期文化是豫北冀中南即太行山东麓地区最常见的考古学文化遗存之一,过去多将其归入龙山文化系统,为反映其与典型龙山文化之间的差别,称之为“河南龙山文化”。但随着文化区系类型学说研究的深入,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其实际上是一种与龙山文化时代相当而渊源不同的独立的考古学文化,也即中原地区龙山时代诸考古学文化之一。据有关测定数据可知,后岗二期文化的绝对年代大体在距今4100~4700年前后,约当中国原始社会末期阶段。经初步调查,邯郸境内共发现后岗二期文化遗址50余处,其中邯郸涧沟和龟台,磁县下潘汪,永年台口、榆林等遗址曾经过发掘。出土遗物中,陶器以泥质或夹砂灰、褐陶为主,其次为黑陶和红陶,另有少量黄陶和白陶;器表除素面和磨光外,纹饰以篮纹或绳纹为主,其次有方格纹、划纹、弦纹、附加堆纹等,另有少量压印雷纹、朱绘或朱、黑、黄、白多色彩绘;器类以鼎、鬻、鬲、瓶、聋、深腹罐、平底盆、瓦足盆、瓦足盘、豆等较常见。值得注意的是,涧沟遗址内还发现了古代最早的水井,并在一眼废井内发现五层被砍死和活埋的人骨,有的头骨还有被剥皮现象,为研究中国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生产关系的变化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永年台口遗址
后岗二期陶器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