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底沟文化
庙底沟文化是太行山东麓地区继后岗一期文化之后出现的新的考古学文化。学术界普遍认为,庙底沟文化原发于甘肃陇东、陕西关中及豫西、晋南地区,属仰韶文化的一个发展阶段。现已初步查明,邯郸境内至少存有庙底沟文化遗址20余处,这不仅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一项重要发现,为研究庙底沟文化的扩张范围、繁荣状况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且也填补了邯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一段空白。该遗存总的特点为: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其次为夹砂红陶;器表除素面外,以绳纹、麻线纹和彩陶较常见,彩陶花纹多为黑彩,也有少量白衣或镶白边黑彩,花纹母题主要有勾叶纹、花瓣纹、宽带纹等;常见器形有小口尖底瓶、罐、钵、碗、盆等。因所调查的遗址均未经正式发掘,所以对该遗存的整体面貌还不太清楚,不过可以确定,庙底沟文化是一种外来文化,与本区较早的后岗一期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从永年石北口遗址三期后段遗存中发现有庙底沟文化常见的釜形鼎和大量“铁轨式”口沿绳纹罐可知,庙底沟文化自后岗一期文化末期便开始向本区渗透,最终将当地土著文化全部取代。据推测,其大致年代应在距今5500~6000年前后。
石北口遗址
石北口遗址出土器具
石北口遗址出土器具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