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迁都邯郸后,为了逐鹿中原,首先采取了以南进为主的战略方针,这样就同相邻的魏、卫、齐等国爆发了一系列战争,尤以同魏国的战争更为激烈。
赵敬侯四年(前383年)双方交战于兔台,魏胜赵败。同年,赵国又筑刚平城(今河南清丰),向卫国进攻。赵军初战得手,卫君仓皇出逃,后来魏军援卫,形势急剧变化,赵国连失刚平、中牟两城。次年,赵国又借兵于楚伐魏,占领了魏国的棘蒲(今魏县南),到了赵敬侯八年(前379年)又占领了魏国的黄城(今河南内黄)。
此后六年时间,赵魏双方相安无事,一度还曾联合韩国共灭了晋公室的残余势力。可到了赵成侯三年(前372年),赵国又向卫国进攻,一下子占领了卫国“多邑七十三”。魏出兵援卫,赵军再次失利于蔺。这样,赵魏双方又开始了近二十年的持久战,最终引发了邯郸的陷落和著名的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
魏国攻陷邯郸于赵成侯二十ー年(前354年)。在魏国进攻赵国的前一年,魏国向赵成侯进献了一批梁檩木料,让成侯用以建造檀台。檀台就是后来有名的信宫,是一处大型宫殿建筑。魏对赵的晋献,起到了转移、麻痹赵国注意力和消耗赵国实力的作用。就在赵国麻痹松懈的情况下,魏国十万大军突然包围了邯郸,邯郸顿时处于危急之中。面对这种形势,赵国一方面拼力抵抗,一方面向楚、齐两国求援。
赵国派往楚国的使者是弭皮。他向楚宣王提出了发兵救赵的要求。对于是否出兵救赵,楚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分岐。楚国的重臣昭奚恤反对出兵。他认为,不出兵,魏国可以保持优势,魏国保持优势,对赵国的割地要求必然苛刻,这样赵就肯定不会接受,并将奋力抵抗,其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昭奚恤的主张是坐山观虎斗,然后从中渔利。另一个大臣景含不赞成昭奚恤的意见。他认为,魏攻赵,本来就害怕楚军乘虚袭击他的后方,现在如不发兵救赵,一旦赵国败亡,魏国就无所顾忌了。这在客观上是助魏攻赵,后患必重,哪有什么两败俱伤。再说魏的割地要求过于苛刻而楚又不出兵,那么赵就有可能同魏言和,共同对楚。所以不如少发兵以为赵援。“赵恃楚劲,必与魏战。魏怒赵之劲,而见楚之足畏也,必不释赵。赵魏相弊,而齐、秦应楚,则魏可破也。”景舍的主张较昭奚恤更厉害,他企图以少量援兵为诱佴,消耗赵魏,最后达到破魏的目的。当然楚宣王最后采纳了景舍的意见。
由于楚军援兵太少,无补于大局,最终,赵国求援楚国的计划落了空。
(作者简介:申风鸣,1951年12月生,河北省永年县人,曾任邯郸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1966年参加工作。做过工,当过兵,搞过宣传报道,抓过生产经营。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业余创作,随后有各类体裁作品见诸省内外报刊。主要作品有报告文学集《古城邯郸行》散文集《寄给故乡的明信片》以及与人合作编著的《赵都观光指南》《赵地风流》等。1986年始从事地方志工作,先后主编和参与编写了《邯郸纺织工业志》、《邯郸市志》、《邯郸年鉴》等多种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