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初,为了保护抗日力量,保护人民的利益,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打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我华北八路军总部根据党中央的指示,集中冀中、冀南和冀鲁豫边区的一些部队,组成了讨逆指挥部,讨伐罪恶昭彰的国民党顽军石友三部。石友三部遭到我讨逆部队的一次次沉重打击后,残部流窜到邱县以南、曲周以东的侯村、吕洞固一带,向驻邯郸、大名的日军求救。驻邯郸日军把临清、冠县、馆陶、邱县、曲周、威县等地的日伪军纠结在一起,共出动5000余人,从四面八方对我讨逆部队进行铁壁合围。
八路军129师386旅先遣纵队由原来战斗在鲁西北卫河西岸的卫河支队改编而成。该纵队的一团三营十连原来也是一支农民自发的、独立的抗日武装,后被卫河支队收编。
1940年正月十二日,先遣纵队在威县香城固一带与来自威县、临清、广平、邱县、馆陶五个县的日伪军经过一番激战后,连夜向南转移到馆陶县卫河西岸的王草厂。经过十多天在雪泥中行军打仗,部队很疲劳,身上带的干粮早已吃光,部队想在那里买粮做饭,稍事休息。
拂晓,寒风刺骨。突然发现临清出来的敌人从北面,邱县出来敌人从西面,馆陶出来的敌人从南面偷袭包抄过来,正在形成合围圈,企图一举将我歼灭。三面强敌,一面背水,情况万分危急。司令部紧急决定分三路突围:一路由常年在该区活动的二营营长刘墨卿、教导员杜平率领,向东北沿卫河堤从敌人合围的空隙中穿插到敌人背后,打击牵制敌人,分散敌人包围我大部队的注意力;一路由纵队领导率领导机关和三营(缺十连)向南迅速突围;最后一路由三营教导员孙树声、十连连长王德林带领十连抢占附近村庄赵官寨,掩护大部队顺利突围,任务完成后向西南撤到浅口与大部队汇合。
十连连长王德林,馆陶县后田庄(今属冠县)人,自幼以讨饭扛小活为生,在西北军冯玉祥部当过兵。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在三八六旅六八八团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作战勇敢,身先士卒。
教导员孙树声,馆陶人,早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在卫河两岸组织抗日武装。1938年冬参加组建了卫河支队,任支队营教导员。
王德林和孙树声平时配合默契,这次临危受命,欣然接受。
天虽放亮,但晨雾尚未散去。十连指战员组成了六十二人的突击队,带足了子弹,迅速奔向赵官寨。一进村正遇到从馆陶来的敌人。同志们一阵高兴,正是打枪吸引敌人的好机会,子弹射击的价值又多了几分意义。经过一番激战,把这股敌人赶了出去。可周围的敌人听见枪声,以为我部队由此突围,便一起向赵官寨围拢过来。王德林、孙树声迅速占领有利地形,构筑工事,做好了坚守的准备,紧紧咬住敌人、拖住敌人,让敌人来的越多越好,拖的时间越长越好,这样首长和战友们的安全转移就越有保障。
一场激战开始了。机枪、大炮吼叫起来,喷射着火舌,子弹像一道道流火向村里射去,整个村子硝烟弥漫。六十二位勇士一次次打退敌人的进攻。
在弥漫的硝烟中,敌人不知道村里到底有多少我们的部队。两个小时后敌人又继续增兵。相持到中午,日寇又派来两架飞机,对整个村子狂轰滥炸。这时十连已伤亡很重,子弹也所剩无几,但拖住敌人的重任在肩。这决不是和敌人硬拼的时候,王德林、孙树声几句紧急的商议,把战士迅速带到两个距离很近的民楼上。这是两个两层高的土楼,是村里的制高点。
敌人很快把两个土楼围了个水泄不通。这时敌人已摸清,这不是八路军的大部队,知道已上当。他们对六十二勇士恨之入骨,用机枪、大炮对土楼猛烈攻击。
战士们子弹打完了,就投手榴弹。手榴弹投光了,就投砖头、瓦块。连长王德林身中两弹壮烈牺牲,孙树声指挥战士坚守阵地,和敌人继续战斗。
赵官寨村文化广场的纪念壁画
夕阳染红了天际的流云,映红了勇士们坚毅的面容和疲惫的身躯。他们已经把枪上的刺刀擦亮上好,准备和敌人展开肉搏战。从清晨到傍晚,连续十几个小时的战斗,勇士们打退了敌人数十次进攻,毙伤日伪军500余人。望着敌人那横七竖八的尸体,勇士们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微笑。他们估计已经牵制了敌人一整天,首长和战友们已经突围转移出去了,心里感到最大的满足。为了完成任务,出生入死的战友们一个个倒下了,朝夕相处的连长也壮烈牺牲了,还活着的人只有和敌人战斗到底,别无选择。为了革命,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把生命早已置之度外的人永远是乐观的,这时几个勇士还向楼下的敌人切齿怒骂,坦然自乐。
疯狂的敌人对两个小楼久攻不下,气急败坏地使出了更加惨无人道的手段。在日寇的指使下,一些伪军拆民房,搬草垛,在两个小楼四周堆上了木头和麦秸杆,又浇上了汽油,纵火烧楼。无情的烈火夹带着滚滚浓烟扑向土楼,扑向坚守在楼上的勇士们。门窗烧红了,大梁、楼板烧着了,噼噼啪啪地断裂、倒塌。孙树声知道这就是和敌人战斗到了最后关头,一个“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念头在脑海里闪现,拔枪自戕,他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勇士们一个个拆散、砸坏枪支,纵身火海,为国捐躯!“中国共产党万岁!”“日本鬼子从中国滚出去!”的口号在土楼的上空响彻云宵,经久不息!
赵官寨战斗之土楼遗址
银色的月光洒满大地,仿佛给为国捐躯的英烈们盖上了一层乳白色的轻纱;阵阵夜风吹过村外的小树林发出呜呜的声音,仿佛为壮烈牺牲的勇士哀悼。第二天早晨垂头丧气的敌人在长官的驱赶下,胆怯地端着枪东桃西戳,开始搜索焚烧后的残墙断壁。
“八路!八路!”一个敌人大声怪叫着从北楼的二楼跑下来。原来在北楼二楼的西南角有五个战士还活着,但已处昏迷状态,身上都有重伤,既有枪伤、炸弹的崩伤,也有烧伤。当时敌人对于土楼是下边用火烧,四周用枪打炮击,上边飞机扔炸弹轰炸。土楼上边是石灰捶顶,西南角有两搭椽子没有被炸坏。这五个战士是刘振山、程万里、张思俊、王凤云和小乔。魔鬼们欣喜若狂,把他们抬下来,扔在一间破屋里。
躺在烂草堆里的战士们在昏迷中呼唤:“教导员,同志们,你们在哪里?首长和部队转移出去了吗?”
伪军宪兵队长李东先和程万里是表兄弟。他献殷勤地走到程万里跟前,用力摇晃着程万里说:“兄弟,你醒醒,你醒醒!……”程万里用力睁开眼一看,原来是汉奸李东先,程万里挣扎着用尽全部力气,哐、哐两个耳光朝李东先搧去。李东先捂着脸狼狈地溜走了。他随即叫两个伪军端着一碗捣烂的蒜泥,糊在五个伤员的伤口上,绞心的疼痛折磨得他们一次次昏死过去。敌人还想在五个伤员身上大做文章,李东先向五位伤员喊话:“只要你们说出不再当八路的一个‘不’字来,就给你们治伤,愿回家也行,不然的话就杀头!”只听见程万里在昏迷中短促地说道:“卖国贼,不要痴心妄想!”
敌人把五位伤员抬到赵官寨南边的空地上准备下毒手,把乡亲们也赶到这里。李东先陪着持洋刀的日寇军官凶相毕露地走向伤员。
“表弟,你想好了吗?”李东先又问程万里。
“瞎了眼的剑子手,想杀就杀,要砍就砍,不用费话。”程万里大声地回答。
李东先又向小乔走过去:“噢!你这么小,你为什么当八路?”小乔响亮地回答:“为打倒日本鬼子,消灭汉奸卖国贼!”
听到小乔这一坚定的回答,一个日本军官凶神恶煞地把手一挥,“死了,死了的,统统地杀掉。”
18岁的程万里失去了左脚!
16、7岁的刘振山、王凤山、张思俊肩膀上、腿上伤痕累累,有的失去了手臂。
不满15岁的营部通讯员小乔的道道伤口在淌血!
五位可爱的小战士继战友们之后,为祖国,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他们光荣就义,英勇不屈的精神感天地而泣鬼神。
烈士殉难后,冀南军区的宋任穷政委很快来到赵官寨,满怀悲愤地指挥乡亲们把烈士的忠骨从灰烬中找出来,可再也分不清哪位是张姓班长,哪位是李姓战士,在那特殊的环境下,只能把六十二位烈士的遗骸聚拢在一起,在赵官寨村南挖了一个坑同穴埋葬。
对六十二烈士的英雄壮举,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曾高度表彰,《新华日报》当时也发表了纪念文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在冀南军区七分区司令员白云的批示下,又把六十二烈士的忠骨装进两个上好棺材迁葬于十连的诞生地,连长王德林的家乡——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东古城镇后田庄村。建墓立碑,由烈士们的老团长,时任冀南军区七分区政治部主任的于笑虹撰写碑文。
赵官寨战斗虽然只是一个小的阻击战,但当时这个阻击战拖住了敌人,保证了大部队和一些首长的安全转移,它的意义是无法估量的。十几个小时的激战,六十二烈士毙伤强敌500余人。
六十二人先后牺牲,纵身火海也不被俘受辱,这种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这种精神是值得后人永远发扬光大的。
让我们记住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烈士的名字:
张士成 王德林 孙树声 刘振山 王玉兰 张万顺
程金池 张廷珍 程秀德 张思俊 翟凤义 张思陵
程金禄 张玉法 郭正禄 马青山 满林河 张学傅
李玉良 张林堂 么化义 王凤云 刘文元 程万里
赵新禄 曲怀朱 赵新安 李振山 赵新太 冯连波
李登玉 张保兴 宠克明 王泽民 石好贤 冯汇川
温长善 么富栋 李张保 小 乔 么法远 赵墨祥
陈玉彬 李振起 (还有18位烈士没查到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