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一座盛产成语典故的千年古都
日期:2018-06-16 10:47:50  点击:
来源:搜狐  作者:

 

 

 “邯郸学步”雕塑。成语典故依然是今日邯郸鲜明的城市特色元素。
  
 
      邯郸位于河北省南端,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被称为河北的南大门。
 
  它曾历经辉煌,有8000年文化史、3000年建城史,名称沿用2000多年未改。
 
  它是成语之都,历史上1500余条成语与之有关,成为中华文化中的特例。
 
  如今,它已发展成为城区人口超过360万的现代化城市。
 
  它,就是冀南重镇、历史文化名城邯郸。
 
  殷商时期:城邑兴起
 
  “提及邯郸历史,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邯郸学步’这个成语。‘邯郸学步’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邯郸,这足以说明邯郸悠久的历史。”7月5日,《邯郸古代城市史》的作者之一、邯郸市博物馆原馆长郝良真一开口,就把记者的思绪带回到2000多年前。
 
  那么,战国时期已经成为都城的邯郸,是何时形成城市的?
 
  郝良真介绍,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商早期迁都邢(今邢台),晚期迁都殷(今安阳)。可见,邯郸自先商时期起,就长期处于商文化的范围内,属商都的京畿之地。另外,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专家在邯郸文物考古中发现了一批重要的商文化遗存,这些分布广泛而密集的商文化遗存,也充分印证了邯郸在商代的发展。因此,在商代中晚期,邯郸有形成城邑的历史必然性。
 
  目前已知文献记载中,邯郸最早的出现时间,正是商末的纣王时期。
 
  在出土的战国中期魏国史官所著史书《竹书纪年》中曾这样记载:“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五十三年,更不徙都。纣时稍大其邑,南据朝歌,北据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自商王的祖先盘庚迁都至殷,再到殷纣王时商王朝灭亡,在长达253年的时间内再未迁都。纣王时期又逐渐扩大了都城,南至朝歌(今河南淇县),北至邯郸及沙丘(今河北平乡),都建立有商王的离宫别馆。这是目前所知邯郸地名出现最早的一条资料。”郝良真说,古籍中提到的离宫别馆,证明了殷商晚期的邯郸已经不是普通的乡村,开始形成城市的雏形。
 
  2000年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组织国内一批专家学者,对邯郸城市兴起的年代进行了学术论证,经讨论认为,邯郸城市的兴起距今至少已有3100年,甚至可能上溯到3250年前。
 
  邯郸历史如此悠久,它的名称又是怎样来的呢?
 
  郝良真说,关于邯郸地名的由来,过去最流行的说法是颜师古《汉书注》中引用张晏的解释:“邯”字来自山名,即古时的邯山;“单”是山脉尽头的意思,因作城郭名,所以加“邑”(阝)为“郸”。意思是说,邯山到此而尽,故名邯郸。
 
  长期以来,该说法一直被奉为圭臬,从未有人提出异议,直到1965年在山西省侯马市出土了侯马盟书。
 
  “侯马盟书是春秋晚期赵简子与各卿大夫之间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上面多次出现关于邯郸的记载,写法却是‘邯丹’。此外,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文物也显示,春秋战国时期邯郸的写法有多种,或作‘邯公式’,或作‘甘丹’,或作‘邯单’。因此,张晏《汉书注》所解释的‘单’是山脉尽头的意思,不足以说明‘邯公式’二字的初始含义。”郝良真认为。
 
  而他的解释是:“根据文献标注,古代邯山可能是紫山的一座山峰。我们曾数次到邯郸市区附近的紫山考察,亲眼看到满山紫红色的石块。既然‘邯’或‘甘’是指邯山,那么‘丹’的含义应该是指红色。因此,‘邯公式’或‘甘丹’的初始含义,很有可能是因邯山呈紫红色而得名了。”
 
  直到秦代,邯郸两字的写法才出现并基本定型。邯郸这一汉字里的专用地名,延续了2000多年,从未更改。
 
  春秋战国:第一次辉煌
 
  在今天的邯郸市西南,有一座气势恢宏的文物遗址——战国赵王城遗址。
 
  置身于此,似乎又回到了2000多年前那个诸侯争雄的年代。放眼望去,遗址周围至今还保留着高达数米、蜿蜒起伏的夯土城墙,内部是布局严整、星罗棋布的建筑基台,四周有多处城门遗迹。
 
  “赵王城建于赵国迁都邯郸前后,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战国古城址,属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郝良真告诉记者,气势宏伟的赵王城,正是邯郸当时辉煌的见证。
 
  邯郸的第一次辉煌,肇始于战国之前的春秋时期。
 
  春秋前期,邯郸曾先属卫后属晋。这一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彼时,邯郸作为晋国在黄河北岸地域的一个经济比较繁荣的城市,成为当时北方各种政治势力激烈角逐的场所。
 
  春秋后期,邯郸在农业和手工业方面有长足进步,经济实力大增,形成了完整意义上的城市经济体系。公元前492年,晋国赵氏宗主赵简子凭借实力夺取邯郸,拉开了赵氏立国的序幕。
 
  后来,赵、魏、韩三家灭掉智氏,瓜分了其领地,赵国的疆域基本形成,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晋”。以“三家分晋”事件为标志,中国历史进入了战国时期。
 
  公元前386年,赵国迁都邯郸,邯郸一跃成为黄河北岸广袤地域内最大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城市,邯郸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时期来临了。
 
  “邯郸成为赵国都城后,城市开始了大规模的兴建。当时的邯郸城由‘赵王城’(宫城)和‘大北城’(居民城、郭城)两部分组成,总面积约1887.6万平方米。其中,仅‘大北城’的面积就达到15平方公里,这比1970年时的邯郸城区面积还要大。”郝良真忍不住赞叹。
 
  考古发掘还显示,在战国时期,除赵邯郸古城之外,周边还有永年阳城、峰峰界城、磁县讲武城、武安固镇、涉县寨上等10余处古城址,形成了以邯郸城为中心,周边10余城邑拱卫邯郸的密集城市群。
 
  如今,关于战国时期邯郸城的具体建筑格局,已无从知晓。但从汉末思想家刘邵的《赵都赋》的描述中,可以感受到赵都邯郸的宏伟气势:“尔乃都城万雉,百里周回。九衢交错,三门旁开。层楼疏阁,连栋结阶……灵州之敞宇而天下之雄国也。”
 
  “除城市建设恢宏大气之外,战国时期邯郸经济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冶铁、铸铜、制陶等行业非常发达。”郝良真介绍,“自1970年至今,在邯郸市体育场、中心医院、工人剧院等地发现多处手工业行业的遗址,并出土了相当数量的铁制品、青铜器、陶器,这些都是其雄厚经济实力的有力证明。”
 
  邯郸经济的繁荣,还为城市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当时的邯郸,呈现出学术活动频繁活跃的局面,文化艺术活动盛况空前。平原君门下食客三千,“三寸不烂之舌”的毛遂便是其中之一;大儒学家孔穿在邯郸与逻辑学始祖公孙龙展开“白马非马”的激烈辩论,传为历史佳话;荀况、赵相虞卿、李牧、赵奢等各派学者都在邯著书立说、辨章学术……
 
  “总之,战国时期的邯郸,是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和文化教育中心,学术争鸣的空气相当浓厚,促进了此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郝良真评价。
 
  此外,大量和邯郸有关的成语也发生在战国时期,如“胡服骑射”“邯郸学步”“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毛遂自荐”“纸上谈兵”……
 
  据不完全统计,在历史长河中,和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多达1500余个,邯郸也因此获得了“中国成语典故之都”的美誉。
 
  两汉时期:从巅峰到衰落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战国时期作为赵国都城的邯郸是其发展顶峰,可是在真正的历史中,邯郸发展的辉煌顶峰却是在西汉后期。”郝良真说。
 
  战国末年至西汉初期,邯郸先是经历了秦灭赵战争的破坏,不久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又遭受赵歇割据政权的兵燹,使原本就脆弱的城市更是雪上加霜。直到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仍以邯郸为都设立了藩属的赵国,才使邯郸社会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
 
  郝良真告诉记者,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调查资料,汉代的邯郸城,是在战国时期邯郸“大北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存在旧、新二个城区。所谓旧城,就是在战国时期建成的“大北城”基础上,汉代经过整修继续沿用的旧城。所筑新城,是在汉景帝“七国之乱”后邯郸城遭到了严重破坏,残破不堪,故在原城址严重缩小的背景下另筑的一座新城。
 
  西汉时期,邯郸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传统的城市优势再次得到飞速发展,到西汉后期便跻身当时的“五都”之列,成为仅次于长安、洛阳的全国第三位的经济中心城市。
 
  有学者根据邯郸城及周围发现的战国汉代墓葬的数量和人口关系进行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西汉末年,邯郸的人口约四五十万人,比战国时期还多。
 
  “目前我们已知的汉代邯郸城,大致以今人民路为界限,以北为两汉时期的赵王宫殿区,以南则为居民生活区及工商业区。”郝良真说。
 
  据他介绍,这一时期邯郸考古发现的地下遗存比比皆是,其中人民路变电站工地发现的道路,路面分上下两层,路基堆积很厚,可以推测其沿用时间很长。其鹅卵石路面的发现,展现了汉代城市道路设施的基本面貌,填补了同时期城市道路修筑结构考古的空白。
 
  这些考古发现,都证明了当时的邯郸城区内道路纵横、交通发达,并有较为完善的排水设施。
 
  邯郸的手工业、商业在此时期蓬勃发展,赵地逐渐形成独具风韵的民俗和文化艺术特色。此时,邯郸作为“五都”之一,不仅是一个区域经济中心城市,更是一个区域性的文化艺术中心。
 
  鼎盛之后迎来的是衰落。邯郸在战国、西汉持续了几百年的兴盛之后,开始走向衰落。
 
  “邯郸衰落的直接起因是刘秀与王郎的‘邯郸之战’。这一战为刘秀后来建立东汉王朝奠定了基础,却使邯郸的人力、物力遭受严重损耗。更为严重的是,刘秀攻克邯郸后,‘因攻城邑,遂屠邯郸’,对邯郸城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和洗劫,使这座西汉时期的名都毁于兵燹。”郝良真说。
 
  这次战争成为古代邯郸由盛到衰的重要转折点,邯郸逐渐从“五都”之一变为一个普通的县城,从此一蹶不振。
 
  魏晋至明清:萧条停滞到逐渐复苏
 
  在两汉之交衰落后,邯郸这个曾经的都城进入了长达1000多年的萧条时期。
 
  “东汉末年战乱再起,北方地区长期处在社会动乱之中。邯郸先是处于袁绍的势力范围,不久又被占据邺城的曹操所控制。进入西晋后,由于战乱的破坏,邯郸一带居民继秦末之后又一次大规模南迁。尤其是在动乱的十六国时期,邯郸先后处于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后燕的统治之下,复杂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加快了衰落的进程。”郝良真介绍。
 
  唐朝初年,邯郸获得了百余年的社会安定,但“安史之乱”后,再次处于藩镇割据之下。
 
  宋金元时期,邯郸商品经济虽然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战争的破坏仍然使邯郸呈现出经济萧条、人口流迁、田园荒芜的景况。
 
  这一时期邯郸发展的亮点,是水利建设在元代时期有所发展。公元1262年,郭守敬在接受元世祖忽必烈召见时,曾面陈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水利六事”。其中,第四事内容是于“磁州东北滏、漳二水合流处,引水由滏阳、邯郸、洺州、永年下经鸡泽,合入沣河,可灌田三千余顷”。
 
  这项著名的“漳滏工程”,大约在元世祖年间建成告竣,从此古滏水改道流经邯郸城,就是现在滏阳河的流向。这一重要的水利设施,不仅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也加强了滏水的航运发展。
 
  持续萧条的邯郸,直到明清时期才有所恢复。
 
  明代以后,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在中国产生,邯郸城市经济发展较金元时期有了明显起色。其中,滏阳河水运的发展,对促进沿岸地区市镇的兴起和繁荣功不可没。位于邯郸境内滏阳河沿岸的张庄桥、柳林桥、苏曹等村庄,自明代以来就已经发展成为繁忙的水运码头。该航线也成为邯郸境内的煤炭、陶瓷及各种土货下运东北沿河各县以及天津等地的重要水路。
 
  “滏阳河水量充沛,曾是邯郸至天津的主要航运交通线,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仍有小型货船往返。”郝良真说。
 
  在几座邯郸境内的滏阳河桥梁上,至今还能在桥两侧的拱券石上看到当年船工拉纤留下的痕迹。
 
  “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中,邯郸走过了兴起、繁盛、衰落、再兴起的曲折过程。难能可贵的是,即便在长达1000多年的萧条时间内,邯郸也作为一座城市(县城)一直延续下来,从未中断。”郝良真说。
 
  直到1906年,随着京汉铁路通车与邯郸站的运营,邯郸才开始跨入近代城市的门槛,重新崛起为冀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并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实现了由古代城市到近代城市的历史性转变。
 
  1945年10月,随着民族解放的隆隆炮声,邯郸获得了新生,第一次设立了邯郸市的行政建制。从此,邯郸迅速实现了由近代城市到现代城市的转变,真正走上了城市复兴之路。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yd03208109)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