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勋将军生平事略
日期:2023-11-22 14:14:22  点击:
来源:邯郸文化网  作者:李伯健 周树一

高树勋将军生平事略

 

作者:李伯健 周树一

 

高树勋将军于1898年出生于河北省盐山县的一个贫苦家庭。幼小只上过两年的私塾,因为谋求生活,托亲友介绍投到北京某商店当了个徒工。在他知识初开的时候,就经常听说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对祸国殃民的旧军阀进行斗争的事迹,这就引起了他的羡慕和向往的思想。这时候冯玉祥将军正率部在四川省南部协同蔡锷将军,进行推翻袁世凯帝制的战争,高树勋就向亲友借了十六元钱作为川资,随熟人投到四川冯玉祥将军的第十六混成旅当战士。冯玉祥将军部队纪律严明,治军有方。高白天习武,夜间学文,日日夜夜,刻苦学习,积极的锻炼,不几年功夫,就练就了一身好本领,知识经验逐渐成熟起来,因而深得冯玉祥将军的赏识。在他追随冯玉祥将军转战多年,打败皖系军阀张勋、段祺瑞,推翻了曹琨、吴佩孚的伪选总统,驱逐张作霖于东北,赶溥仪去天津,迎接孙中山北上主政,再建中华民国等。高树勋将军经过这个社会大熔炉的陶冶锻炼,而已成为一员英勇善战的将才了。在1942年秋,高已当团长,而不久,就升任为旅长了。

 

 

在这时期,冯玉祥将军的部队,得到李大钊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帮助,在建政练兵方面给调配了很多知名共产党人进行帮助,此后,在各师、军成立了政治部,进而又从苏联请来一批教官,分到各旅团协助训练部队。在1926年李大钊同志派于右任去俄国又把冯玉祥将军请回来,组织了五原誓师,“固甘援陕,联晋图豫”八字进军方针以策应北伐。在进军陕甘中,高将军与共产党人刘伯坚、宣侠父等有了接触之后,在几次朝会上,讲到救国救民的问题时,慷慨激昂,表现出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信心。这说明他在接触了新生事物之后,思想认识上有了提高。冯玉祥将军为了策应北伐,先解西安之围,而后率军东出潼关,雄据中原。这时冯玉祥将军虽具有左右全局之力,但他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更缺少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只是一个有爱国爱民思想的将领,由于这种历史的局限性,而被口蜜腹剑,奸诈狠毒的蒋介石叫了几声大哥就软化了。不几年其部队遭到蒋介石的分化瓦解而彻底失败,成为千古之恨。高将军的部队遂被迫编在二十六路军的二十七师,高任师长受命开赴江西参加对红军的“围剿”,在这种无可奈何的情况下,高在行军途中苦闷感叹,不胜悲愤,每遇旧部下就说:“我带兵多年,只知保国卫民,打倒祸国殃民的军阀,如今怎能去残杀自己的同胞呢?”但迫于蒋介石的淫威,无力反抗,但又不甘受蒋的驱策,只有采取消极的对抗,遂病避居山。拉着军部参谋长赵博生和旅长董振堂、季振冬等在宁都率部队起义,这在高自然是意料中事,当蒋介石气急败坏地下令通辑高时,他早已避居到天津英租界了。

 

 

一九三三年,冯玉祥将军在张家口,竖起抗日同盟军大旗,召来四面八方、五湖四海的志愿抗日的义士,广大爱国青年和前西北军的旧部纷纷响应号召前来参战。中国共产党为了促进冯玉祥将军这一抗日义举,派来大批共产党员帮助他组建军队,开展政治教育工作。此时高树勋将军也同吉鸿昌将军一样,毁家纾难,再次投到冯玉祥将军麾下,积极参加抗日斗争。然而冯将军这一爱国行动,却遭到蒋介石的破坏,用重兵包围进行威胁,加之经济封锁,政治上分化瓦解。冯玉祥将军认为日寇侵入腹地,决不能再同室操戈,誓浴血抗战,遂收复多伦等四县失地,乃被迫下野。高树勋将军率两个旅,在宋哲元将军掩护下继续抗战。后高树勋任河北省保安处长,兼任新编六师师长和河北省游击总司令。高在冀中一带指挥作战中,党派来唐哲明举办各县保安队训练班,组编成立正规连、营、团,对干部进行培训,加强部队训练。高又请豫晋边区朱瑞、唐天际,在道口镇办干部游击训练班,学习游击战术,培养大批抗日干部。在黄河两岸,积极抗击日军向月清部,给日军以很大的杀伤,如山东观城之役,歼日寇千余,给敌以重创。

 

高部在河南省道口镇休整后,又布防平汉线西、汤阴县以北王儿岗之线,与日寇日夜战斗,坚持两月之久。经河南林县向朱瑞同志要来钟辉、刘明平、林恒非、谢子义等三四十位共产党员,进行帮助训练部队。在一九三七年冬,边撤退边抗日,遇到有利于作战的地形则给敌人以阻击,以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如在沁阳河之战、封门口之战,虽武器弹药较差,而战士士气旺盛,弥补了不足,达到逐次歼战之目的。在一九三七年十二月退到平陆县时,鉴于中条山形势险要复杂,拟创抗日根据地。正在酝酿期间,被调往参加台儿庄战役。在车站一下车,就进攻郧城,收复临沂和苔县。北上攻下临朐、高密等县,切断胶济路,破坏了台维路,使日军受制约亦无用武之地,不得不改变其攻击战略,随胜利结束了台儿庄战役。

 

高部在鲁南驻军期间在苏鲁豫动员招收了二三百名学生,在莒县举办了政治训练班。结业后,就分在各营连,当了指导员、教导员等。从此全军的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健全,军队素质面貌焕然一新。这时又收编了莫正民游击队编为新一旅,从此成立了暂一军,高任军长,辖新六师、暂二十九师共九个团,约两万人。

 

鲁南是日寇侵略军一个薄弱环节,各县所住只是少数汉奸队,不多几名日军。这时日军还不知道碉堡政策,高军一到,不是把他们消灭或是被打散,再是早期撤退,因而收复了十几个县的大片土地。东边到海岸,西至蒙阴、费县,南到临沂、郧城,北到胶济铁路线。在这个纵横广阔五六百里的地区中,我们对部队积极地开展了军事、政治训练,经过一年多大练兵运动,从而使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加强,更加奠定了抗日必胜的信心。但是,我们也遭到了倡导“抗日必亡论”者沈鸿烈、秦启荣等的嫉妒和攻击,他们经常向蒋介石报告,说我们赤化了,成红军啦等。高将军多次讲话,骂他们不抗日而反对别人抗日的一些坏蛋,他们是些反革命投降分子。在沈鸿烈、秦启荣等民族败类的攻击下,高将军气愤地放弃这里,在1939年春末,率部队到鲁北的冀鲁边区一带活动。

 

 

高部到达冀鲁边区,受到肖华司令员的欢迎。双方和睦相处,互相协作。两家的部队常住同一个村或邻村,指导员们常去肖部听情报,借些书来看。打起仗来,几次配合的都很好。高部十三团曾袭击天津市,给日寇很大震动。日寇集中两个旅团和大部汉奸队,将高部包围在静海县东北芦苇地区,经过两昼夜的抗击,八路军派出部队袭击敌寇后方,伏击了日寇的增援部队。在日寇混乱中,我团安全地撤出敌人的包围,这也体现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高率军部住在宁家寨时(宁津县),随部队约有一个团的兵力,日寇以数倍之兵力进攻宁家寨。从上午九时许,经过几次的进攻,一次次被击退,并以予重大杀伤。日寇无奈,只有相持待援,再作进攻。这是由于日寇援军,出城不远就遭到肖华部队的伏击,将日军击溃逃回城中。进攻宁家寨的日寇渡边联队等到午后四点多不见援军,自知情况不妙,撤退逃跑了。日寇沿津浦路两侧的县镇驻军较多,他们不断进行扫荡,行军过路等,我军打伏击的机会也多了。虽没有大的战斗,在零打碎敲中也增强了我军的作战经验,提高了部队战斗力。1939年秋季,宁津惠民一带旱情严重,秋收不好,筹粮困难,有钱买不到粮吃。高部就由冀鲁边区转战到河北大名、濮阳和山东聊城以西一带活动。

 

 

1940年夏天,国民党第十军团司令石友三,在河北省南宫、冀县一带与八路军搞了磨擦,并别有用心地调高部去冀中帮他打八路军。高将军义正词严地责备石错误做法,表示困难当头决不能同室操戈,屠杀自己的同胞,并借口天气渐冷,我军棉衣未备,不能北进。石友三原想拉高将军共同投敌,去当汉奸河北省的正副主席,高未上他的当。石友三仍不死心,于1940年夏就带部队向南往山东鄄城一带,专事策动高部投敌。石是有名的反共分子,他一南来,在我军工作的共产党员钟辉、刘明平、谢子仪都很快地转移走了。他们在高部的几年中勤奋积极,任劳任怨,吃苦在先,言传身教,培养出一支打不烂、拖不垮、英勇善战的劲旅。(在解放襄樊战役中得到毛主席的嘉奖)为起义打下了基础,这也是他们对革命的一大贡献。这时期,国民党先后派出蔡敦仁、项若水等接任军政治部主任。同时,他们也带来了一部分军校生,分到营连做思想政治工作。但这一帮人,只能作官,摆官架子,不会做群运工作,不能与战士打成一片,官兵也不听他们的,工作不能开展,蔡和项二人只好灰溜溜地先后逃跑了。幸有几位原在西北军时期的老共产党员,在高将军的掩护下没有撤走。他们有很高的威望又居于实力地位,陈明绍当副师长,田树青、周树一当团长。后来又来一位聂志超团长,下边还有几个当营长的。总部机要参谋系共产党员刘明环同志。唐哲明同志,一到紧要关头,常来我军传达上级党的指示。了解下情,沟通关系,他对高将军做了不少工作。这些同志和留下的原指导员、教导员及他们几年来培养的骨干、积极分子等,通过各级干部,影响全军的政治动态。所以全军官兵,都能坚固团结在高将军的周围和党组织的周围,开展各项工作。

 

石友三想拉高去投敌,遭到高坚决反对,并严厉地加以指责,石恨之入骨,勾结日寇,要消灭高将军和高所率的部队。于是,从四面八方调来日寇、汉奸部队,突然包围了高的军部大陈楼,上有飞机,下有坦克,凶狠的向村内进攻。这时,随军部队只有一个团,奋起反抗,从早到晚,打退敌人十多次进攻。继之是,逐房逐屋的争夺战,子弹打完了,白刃相接的肉搏战。无奈敌人的武器弹药胜我军几倍,傍晚,刘秀岭团长壮烈牺牲,官兵死伤近千名。高树勋督战,坚决不退,后被警卫拖走,幸免于难。他在退出战场时说:“我情愿牺牲也决不投敌当汉奸去”。这次战斗中,牺牲这样大,高还是不屈服,不当汉奸。石友三感到无可奈何,又假惺惺地派参谋长与高协商说:“敌人经常来这里打咱们,咱在这里不能住了,不如放弃这里,向南撤退吧!”高正在苦闷中,无处申冤诉苦,也就同意他们的意见,共同南撤到陇海路北梁地头、侯集一带活动。

 

高派一团乘机过铁路到河南接运弹药军饷。由旅长李存科率领,并有民军一个团随行。该团是高将军的基干团之一,武器较好,有较强的战斗力。石友三为了削弱高将军的战斗力,就想在高部行军之际,消灭这个团。当部队在商邱以西谢集越过铁路后,石调动日寇佐佐木旅团和另两个汉奸旅,在飞机、坦克配合下,对该部实施包围。经过激烈战斗,在给予敌人以杀伤后,遂撤出战斗继续向南转进。行经十余里,占领了一个小土围子,准备利用现有围墙,抗击进攻之敌。不久,敌寇赶来将该部包围,并以三辆坦克掩护下发起了进攻。官兵奋勇抗击,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仅一上午就击退敌人七、八次进攻。寨壕外沿,敌尸狼籍。战斗持续至下午六时许,日寇见攻击不能得胜,就集中炮火向寨内轰击,硝烟弥漫,尘雾遮天。部队见时机一到,就分路突围,绕过平岗进入黄泛区。四、五天后,部队才陆续集合起来。此次战斗,虽然激烈,最后突围又难以控制,但所幸损失甚小,没有多大减员。

 

当部队北返时,西有日寇大炮、坦克,上有飞机,东面则有石友三部,如同押送俘虏一样。高得知这一情况后,认为:要想不当汉奸,唯有与石拼个你死我活,遂定下除掉石友三的决心。石友三投降日寇的汉奸行为,就连他率领的第六十九军也是反对他的。六十九军军长米文和,曾与高订有密约,不论石友三到哪个军,有机会就除掉他,而石友三对高又打又拉,见高仍不屈服,就请来孙良诚代他对高军长说服工作,孙先到高处试探,高知道石友三也快要来此,就暗作准备,作好部署。

 

1940年初冬的一天,石友三突然带了骑兵百余人,来到了高军军部所在地,随石同来的还有六十九军军长米文和。当天晚上,就传说将石友三扣起来了。他带的卫队,都缴械了。高扣起石来,孙良诚大闹一场,对着高大喊:“建侯(高的号),你对着我办这等事,真气死我了,茶不喝你的,饭也不吃,我走了,你和文和别送我”。高在这时也有些犹豫,对米说:“高某在西北军这些高干们面前,名誉完了,一败涂地,都要骂我高某。”刘秀珍(高夫人)到高面前说:“事已至此,不能犹豫,心要一定,志要坚决,你要知道放虎容易捉虎难。你要放走石友三,你有七、八个高树勋也敌不过一个石友三。”高听了刘秀珍一席话,把脚一跺,咬着牙说:“文和,咱一定按计划行动!”米文和向刘秀珍笑了笑说:“咱吃饭”。他们吃饭后,米军长连夜回六十九军去了。

 

军部调动全军做防御工事,以防石友信(教导师师长)率部队来袭击,为他哥哥报仇。第二天,听说将石友三处死了,为祖国为人民除了一大害。又待了两天,听说石友信也被米军长和毕泽宇的副官击毙。石友三之弟石友青,带骑兵旅投降日寇。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来电,任命高树勋将军为三十九集团军总司令。下辖六十九军、新八军两个军。高兼任新八军军长职务。在这个动荡不定沉闷时期,高将军就派人去找附近的杨得志令员联系请教,杨也给圆满的来信答复。共产党组织也派唐哲民同志来我军,一方面给高做些工作,另一方面对我军党组传达指示,取得联系。高见了唐曾说:“我和八路军一定要合作,日本鬼子快完蛋了,如果蒋介石再挑起内战,我一定站在共产党那边,共同打倒蒋介石”。

 

 

1942年秋天,高部全军撤到山东单县南张堂时,日寇集中三、四个联队的日兵和汉奸张岚峰一个军,又从徐州调来大部汉奸部队,妄想包围高部,聚而歼之。这次进攻,上用飞机扫射轰炸,下用八辆坦克掩护步兵进攻。我军米文和军长带两个团,张汉全师长带我们这个团,都由米军长统一指挥。敌人八辆坦克一次带步兵四、五百人,轮番向我进攻。我官兵奋勇迎击,待敌进至百米时,始集中火力猛烈射击,多次地将他们打退。从上午九时许激战到下午五点多时,敌人看着不能消灭高部,他们自己反遭到重大伤亡,遂主动撤出战斗。

 

这两年经过多次的激烈战斗,部队消耗太大,特别是弹药,消耗殆尽,接济困难,不得已,我们在1942年冬初,就撤到河南项城去了。

 

 

回到后方,原想要休整、补充、培养士气,提高战斗力,准备与敌人再搏斗。将介石凶相毕露,旧恨发作,要将高将军置于死地。先下令将六十九军归属他的嫡系汤恩伯指挥,后撤掉高树勋将军兼新八军军长的职务,再是调高到重庆学习述职。蒋与戴笠计划好,待高一到就地处死。幸有冯玉祥将军在重庆相助,多方托人,请求赦高,高才幸免而返。

 

高部整编后,国民党虽给补充一部分枪炮弹药和装备,军饷也能照发,只是每次领取物资、军饷时,都得早花十万、八万、二十万的运动费,不然,他们就不发给。高将军知道这事后,说:“冯玉祥将军枪毙李彦青(曹琨的财政处长)是件大快人心的事,我要抓到这些东西,非枪毙他们不可!”这是他一生的遗憾。

 

高将军到了南召、鲁山一带,还是苦闷难消。不意中,见到被捕获的王定南同志(知道王是个共产党员),他就想方设法营救王,托些人情要求汤恩伯、胡宗南释放了王。从此,与王结为挚友,委之重任,希望王能开辟一条驱逐日寇、解放祖国的大道。在马市坪(地名)会见陈先瑞、王树声同志是个开端。

 

 

1945年7月,日寇投降的前夕,高树勋将军分析了国内外形势,估计日本投降时间已不会太长。为了应付新的变化,于八月一日叫王定南同志带信出发,去太行找彭总,洽谈北上方案。王定南同志出发半个月,日寇就投降,抗战胜利了。

 

高军在南召一带召开庆祝会,待命出发,蒋介石却来电:“原地待命”。高将军一看就恼火了,骂了几句“混蛋”、“滚他的吧!”立即下令全军和河北民军,限七天到新乡待命。全军官兵听了这个命令,人人欢跃,整理行装,认为这可冲出樊笼了,再也不在内地受窝囊气了。官兵们虽身负二十多公斤重量的装备,但是人人精神振奋,雄赳赳,气昂昂奔上征途。一路上,歌声嘹亮,此起彼伏,不知疲倦地七八百里强行军,以期早日到达新乡。蒋介石当知道高不执行他的命令,擅自率部队到了新乡的时候,即又勾起杀高的念头。谁也不知长官们北上计划怎么部署,只认为是蒋介石“运筹帷幄”乱点兵。蒋介石不用司令长官孙连仲这个主帅,指挥大军北征,而要用副司令长官高树勋指挥新八军、河北民军。三十军、四十军沿平汉线东侧齐头并进,北上抢占各军事要点。这种情况,是耐人寻味的。而使高将军反复思索、思想斗争好几天,不能不决断。这时,刘邓已下太行,统军东上。这样势必要挑起内战打第一枪的就是高树勋,就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另一方面,由高树勋挑起内战,必然开罪于共产党,也不能原谅他的,良师益友结冤仇。高树勋如果抗命不遵,或徘徊歧路,蒋介石要一定名正言顺地借口高树勋违犯圣命,立即推出军门斩首不赦,这时,冯玉祥将军也没理由掩护高了。看来蒋介石一箭双雕的点将法似乎高明。高将军这时积恨难消,而又一筹莫展,只得积极想法跳出蒋介石手心新乡火坑。领兵北征,敷衍一番,再筹良策。

 

这样,十里一站,二十里一停,多日才到达邯郸马头镇一带。当时在高树勋部队的共产党成员王定南、田树青、周树一等同志,与刘邓派来的代表路展同志多次接洽研究,一再向高进言,与高讲清形势,陈明利害,何去何从,应当机立断。这时,又接到上级指示说,因形势变化,原共产党中央同意新八军假道北上的计划已不现实,正抓紧筹划,于邯郸内战前线举行起义,党组织再次研究,恐夜长梦多,应趁热打铁,就地起义,给蒋介石挑起内战开始时期一个毁灭性的打击,较为有利。把党组织意见向刘邓汇报后,刘邓又派李达同志来做高的工作。高送了李达同志,回来对警卫营长孙元儒同志说:“咱们退出内战,主持和平,不依靠友军不行”。随后高召集干部会议,作了动员,宣布了反对内战,主持和平,将全军拉到解放区老根据地的决定。到会干部一致拥护,一时间,马头镇天空风云突变,北上军(三十军、四十军),象潮水般地奔跑南撤,刘邓大军乘机插到旗杆章一带给撤退大军以歼灭性的打击。俘虏了高级将领马法五、李旭东等多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打通平汉线的内战计划。新八军、河北民军共约一万七千多人,从此走向革命的康庄大道,奔向光明灿烂的征途。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