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5月15日,在晋冀鲁豫边区首府邯郸市标志性建筑火磨街东口的一栋小白楼下,聚集了大量人群。大门两旁墙上用水泥塑成并涂了红漆的是两行十分醒目的大字“人民日报馆”“新华通讯社”。人们议论纷纷,争抢着刚刚出版的一份创刊号,这就是诞生在邯郸、发展在武安的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同时成立的还有“新华社晋冀鲁豫总分社”。
2003年6月,《人民日报》成立了“回顾报史小组”,来到武安考察了河西村原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和新华社总分社旧址。村民拉起了横幅迎接:“太行人民想念新闻老兵”、“传播真理,党报点燃星星之火”、“欢迎人民日报同志重回太行山”。
2011年10月15日,在位于武安市石洞乡的河西村,举行了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社和新华通讯社晋冀鲁豫总分社旧址恢复工程项目竣工仪式,修缮一新的房屋建筑与室内陈设,真实再现了当年的历史风貌,并于2019年被邯郸市人民政府、邯郸军分区命名为市级国防教育基地。
河西村记忆
——访晋冀鲁豫《人民日报》
孔庆先
时光无涯,岁月不语,昨日长歌已远。
早春时节,我以朝圣之心,站在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社与新华通讯社总分社旧址门前。
那天,河西村碧空如洗,暖阳拂面,风过处,芳菲诗意浓。有杏树的枝条翻墙而出,粉嫩嫩的花洒落一地。
这是一座四合院式清代建筑,坐南朝北,北屋上房为两层楼,前檐出厦,有月台和台阶。月台上有两根木质明柱,柱础为青石质,刻有动物花卉等图案。两根柱子上分别挂着白底黑字的木牌:“人民日报社”“新华通讯社”。
我知道,踏进这道门,便踏进了战火纷飞的年代。那些生动鲜活的新闻人紧张工作的场景,那段光辉灿烂的历史,即刻扑面而来。
位于火磨街的人民日报社旧址
【一】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晋冀鲁豫军民先后参加了上党战役、平汉战役,粉碎了国民党进攻解放区的阴谋。1946年4月,邯郸成为晋冀鲁豫边区的首府。这时的晋冀鲁豫边区,建立了200个县(市),人口达3000余万,作战部队人数31万。在紧张的战斗中,晋冀鲁豫军区首长多次强调,我们要有自己的报纸、自己的电台。
1946年初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等党政机关进驻邯郸,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决定筹建机关报(即后来的《人民日报》),任命太行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磐石为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负责创办中央局机关报。41岁的张磐石兼任新创办的报社社长和总编辑,由于新华通讯社晋冀鲁豫总分社与报社合并,张磐石还兼任总分社社长。安岗、袁勃为副总编辑,安岗负责外勤采访,袁勃负责编辑部工作。办报人员还有蒋慕岳、王定坤、郭渭、高飞、张连德、安文一、方德、任冰如、李庄、杜波、袁毓明、穆家军、陈泽然等40多人。同时,从太行区《新华日报》(太行版)、新华通讯社晋冀鲁豫总分社抽调部分新闻工作者以及太岳区、冀南区、冀鲁豫区骨干100多人,展开筹备工作。
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社址设在邯郸市火磨街东口的一幢小楼内,和新华通讯社晋冀鲁豫总分社共同办公。楼房的外墙上,用水泥塑成的两行大字:“人民日报馆”“新华通讯社”。由于报社和通讯社是一家,一个机关两块牌子,所以在机关内部,总分社同时担任报社的采访通讯工作。
一切筹备有序进行中,大家发现,多日来,所有人心怀欢喜倾力迎接的报纸还没有名称呢。
为此,张磐石主持召开了会议,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人提名叫“滏阳日报”,理由是滏阳河是邯郸的母亲河,早在春秋战国就很有名气,有地方特点。有人却认为此名地域性太强,范围太窄,不如叫“晋冀鲁豫日报”,亮出中央局机关报的身份。又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说六个字太长,念起来也拗口。
多数人主张叫“人民日报”,张磐石说,不管是否有兄弟报纸用了“人民”还是“大众”“群众”这些名字,我们就用“人民”二字,“为人民服务”嘛!这么一说,大家也觉得“人民”的含义好,音韵也好。“人”“民”是平声,“日”“报”是仄声,多响亮!通过讨论,大家一致同意用“人民日报”这个名称,报中央局后很快被批准了。
【二】
报纸虽然有了名称,但是用什么字体、请谁来题写报名呢?毛泽东同志的书法豪迈潇洒,自成一体,广为传颂,于是大家都希望请毛泽东同志题写。可是,延安与邯郸相距太远,即使日行千里夜走八百,也赶不上上级要求的出版时间。第一方案取消。大家想到了另一个办法——寻找毛泽东手迹,用集字方法做报头。办法有了,新的困难又出现了。那时的邯郸,寻找毛泽东的手迹并不容易。经过大家查找和精选,最后在毛泽东同志以往的题词和题写的刊名中,选取了《共产党人》的“人”,“为人民服务”的“民”,“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日”,《新中华报》的“报”,组合起来,作为毛泽东手迹的《人民日报》报头题字。
办法总比困难多。字找齐后,最初想用投影法描摹,但在邯郸找不到透明的薄纸,投影法描摹被否定。后来大家像小学生学字那样,先画格子然后放大,总算描成《人民日报》第一个报头。应该说,这是一次艰难的、不能被认为是完全成功的尝试。
因为当时找到的毛泽东的字,未必就是真迹。负责这项工作的罗林和杜展潮两位同志虽然尽了全力,但他们并非这方面的行家,描摹放大的功夫不高。再就是,当时邯郸不能制锌版,只好木刻,材质所限,多次描摹难保不失真。这个报头从1946年5月15日用到6月27日。
1946年5月14日,晨雾飘渺,天色微明,报社全体工作人员早早地来到各自岗位。采编人员进行最后一次编辑和校对,伙食班做了最好的饭菜。报头、领导人题词和大字标题,都是人工一刀一刀木刻而成的。大家心里都有一个目标:保证明天早晨按时出版报纸。
1946年5月15日,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在邯郸诞生了。
这天上午10时,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社在邯郸中学礼堂举行创刊发行大会,刘伯承、邓小平、杨秀峰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张磐石主持会议,报告了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筹备经过及以后的发展计划,宣读了刘伯承、邓小平等领导人为报纸的题词。中央局、军区领导先后讲话,对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创刊发行表示祝贺。
创刊号为对开四版,报头采用了集字而成的毛泽东手书“人民日报”。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这天的创刊号对开1至4版全部整版套红印刷,看上去红灿灿一片,这在战争年代革命根据地创刊的大型报纸中是绝无仅有的。
创刊号的l版、2版和3版分别刊登了晋冀鲁豫中央局首长为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创刊的题词。
刘伯承的题词:“力争和平民主团结,反对内战独裁分裂,乃人民呼声。”邓小平的题词:“为人民服务。”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的贺词:“真正人民的报纸不仅是人民的喉舌,还应该是人民的司机和事业的组织者;在当前更应该成为边区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一颗原子弹。预祝胜利!愿为一个虔诚的读者与拥护者。”
集字组合版的报头题字使用了一个多月。6月下旬,中央局同志从延安开会回来,带回毛泽东为晋冀鲁豫《人民日报》题写的报头,一纸四个。毛泽东还细心地从中圈定他中意的两个,要中央局从这两个中选一个来用。7月1日起,晋冀鲁豫《人民日报》换成了毛泽东亲笔题写的报头。
【三】
1946年6月,国民党撕毁了重庆和谈协议,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决定将边区党政军首脑机关迁到邯郸武安西部,这里进可挥师平原,退可据守太行。由于匆忙转移,报纸自6月28日到30日,停刊3天。
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社随着迁移的队伍,来到了武安的南文章村,后又搬到河西村。在河西村东北的沟崖下,打了5孔相连的窑洞,作为安装印刷机的地方。把相邻的田二庄村的旧庙打扫后,作为排字房和校对组。报纸原来的地址由“晋冀鲁豫边区邯郸市”改为“武安邮局转”,非常时期,报纸的出版工作回到了保密时代。
在武安的河西村,武安人民给予报社无私支持,把好房子给工作人员住,把自家仅有的小米贡献出来。由于山区条件艰苦,没有电力设施,为保证报纸的顺利出版,报社的年轻人每天手摇发电机发电进行印刷,还组织民兵一同保卫报社,多次粉碎了敌特的破坏。
那时,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的使命是,全力配合我党中心工作,就是“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为解放战争的胜利鼓与呼。
1947年10月10日发行的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在第一版报眼位置刊登口号:“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极大地鼓舞了前线战士们的士气。
由于敌人长期封锁,边区的物资匮乏。在报社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越来越恶劣的情况下,大家克服生活艰苦、设备简陋的困难,辛勤努力地坚持工作。印刷器材、油墨、纸张等非常缺乏,大家开动脑筋,还搞了许多发明创造。比如:自己动手制作铅字或重复使用,大部分标题是工人们用木条刻的,机器滚筒上的胶皮布是用九层道林纸加一层白布代替,机器靠人力摇动,照明用的是麻油灯。纸张是边区造纸厂用废纸、木屑、干草、芦苇和破鞋袜为原料制造的麻纸。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保证了报纸每天出版一期。
从1946年5月15日创刊到1948年6月14日停刊,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在邯郸两年零一个月,共出版746期。
1948年6月,晋冀鲁豫解放区同晋察冀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报社人员迁往平山县里庄,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与《晋察冀日报》合并,沿用《人民日报》报名,成为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社长仍是张磐石。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第二次为《人民日报》题写了报头,同年6月15日起用新报头出版发行。
【四】
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在武安出版702期,刊载了大量反映解放战争和边区革命历程及经济、文化建设的报道和文章。如:《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南征会议》《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实施》《“耕者有其田”的千年夙愿开始变为现实》《冀南银行在武安》《华北文联及华北新华书店在武安》《赵树理作品研讨会在武安》,以及毛主席的重要著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
特别是1947年3月27日延安《解放日报》停刊后,正值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阶段,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又成为全国新闻报道的主要媒体。许多中央政策、重要文章、国内外重大新闻都是首先由在武安的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刊发的。1948年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还在武安出版了民主革命时期篇幅最多、内容最丰富的《毛泽东选集》一部。河西村村民贾米山保存的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第737期原版报纸,如今成为了河西村的“镇村之宝”。
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社驻河西村两年之久,与人民朝夕相处,感情深厚,期间在河西村发生的感人故事,至今仍被人们口口相传。近年来,不断有各界人士慕名前来旧址进行参观活动,他们对话历史,重温战争年代老一辈新闻人在河西村艰苦奋斗的家国情怀,追寻红色足迹,弘扬革命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成为世界十大报纸之一,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驻记者,社属的报、刊、网络近50种,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上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十大报纸之一。她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行,忠实记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见证国家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与新中国共同成长,与新时代一同进步。
2016年5月,邯郸市博物馆和市红色收藏协会联合举办了《纪念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从邯郸走向世界的人民日报特展》,通过报纸实物来回顾这个红色媒体所经历过的峥嵘岁月,展示那一代人的理想与光荣。
河西村,那些曾经的往事,值得人们世代铭记。
参考资料:《武安博览》,中国文史出版社,2016年版。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