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地雷战”
□刘汉承 贡延红
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创造了机动灵活的“地雷战”“地道战”“伏击战”“麻雀战”等许多战术,使侵华日军陷入“全民皆兵”汪洋大海之中。太行山抗日军民在对敌作战中,使用过地雷战吗?
包括电影上的地雷战,那是根据真实历史基础进行的艺术加工,还是编剧、导演凭想象而来的虚构作品呢?毕竟,制造地雷需要火药、引爆管,地雷铁壳还需生铁铸造,当时的农村民兵掌握这个技术、有这个条件吗?
这些疑问,在笔者收藏的一批有关太行山地雷战的历史资料中得到了圆满解答。
据《太行革命根据地史稿》记载,八年抗战中,太行民兵作战33716次,毙伤日伪军11409人,使敌人胆战心惊。其中,地雷战就立下了赫赫战功。
……………………………………………………………………
制造地雷并不神秘
——————————
晋冀鲁豫边区太行行署第五分区武委会,于1946年1月编印了一册《爆炸课本》,土纸单面油印,封面画面是民兵埋地雷。
课本内容有爆发管制做法、火药制造法、石雷安装法、伪装法五章,每章有若干节,每节都配有一个图解。
火药是中国人的“四大发明”之一,主要原料是木炭、硝和硫磺。铁壳地雷需要生铁冶炼铸造,产量有限;但太行民兵在石块上凿洞装上火药造石雷,而石头到处都是、取之不尽。
据该书介绍,当时,仅地雷就有踏发雷、雷中雷、扳倒雷、剪线雷、趟线雷、电线雷等31种。埋地雷时,有时还加上了心理战术。如“扳倒雷”,即将地雷埋在大路旁边引人注意的地方,在上面埋上一个板子或木桩,与地雷接火线拴在一起,再在板子或木桩上边写上“打倒日本鬼子”之类的标语,敌人看到后气急败坏去破坏标语,地雷就会拉响爆炸。
图为《爆炸课本》
“地雷战”炸得鬼子心胆颤
—————————————
1943年5月5日,侵华日军36师团独立第三、四混成旅,发动了以八路军129师驻地赤岸村、八路军总部驻地山西省左权县麻田镇为重点目标,分三路进行“合围”的大“扫荡”。
我军得到情报后,迅速判明敌人的企图,立即进行了“空舍清野”。在敌人尚未形成合围时,八路军总部向西转移到太岳区,八路军129师主力秘密迂回到敌后,发动了对日军“老巢”的突然袭击。
“扫荡”的日军扑空后,陷入民兵、游击队的伏击战、地雷战、麻雀战的袭击之中。
涉县民兵把地雷埋在敌人可能路过的地方,如大路旁、干涸的河沟。在村中,则把地雷安置在门框上、水桶下、水井旁,凡敌人能碰触到的地方,真真假假都埋上了地雷。日军在“扫荡”中,到处用白灰画上“地雷有”的标记,处处成了“危险区”。
日军在“扫荡”到涉县赤岸村(129师司令部驻地)、王堡村(129师政治部驻地),看到到处是或明或暗的地雷,吓得连厕所都不敢进。
当日军发觉“老巢”遭袭,紧忙撤退时,遭到了民兵、游击队的拦截和追击。在经过平顺县(与涉县、黎城相邻)2区7个村时,遭到附近13个村的民兵跟踪追击。左权县民兵7天用地雷炸死炸伤敌人150多名。安阳水冶至林县的公路上,民兵用地雷进行封锁,使敌人3天未能通车。
在17天的反“扫荡”中,太行民兵有14600多人参战,毙伤敌人1900多名。“地雷战”在保卫抗日根据地,破坏敌人交通线的战斗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
民兵在埋地雷
记载民兵参加“地雷战”的原始资料
————————————————————
笔者收藏有10多份太行区平顺县第三区指挥部于1944年给和峪村下达的“命令”、“通报”,可以佐证太行地雷战的真实性。现摘录几份中的有关内容:
《5月10日命令》中,在第三项记载:“立即检查民兵武器,特别是石雷(用石头外壳制造的地雷),不够用的或不管用的,立即增加,并解决炸药问题及绳子、火药管等以战争之用。”
《9月14日“紧急命令”》中,提出保卫秋收、准备反“扫荡”,在第二条记载:“开展爆炸运动,确实检查石雷,准备安装工具,各村必须有专人负责,飞行爆炸、飞行射手全区集中,临时脱离生产,由区干部领导进行小形式战斗,杀伤敌人。”
“飞行爆炸”是什么?应是“不见鬼子不挂弦”或是见了鬼子使用“剪线雷”的方法杀伤敌人的一种战术。“飞行射手”应该是像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中边打边跑的“狙击手”。这些“飞行爆炸”、“飞行射手”需要经过专门脱产训练。
《10月10日下午“紧急通报”》中第二条记载:“连夜动员群众把存放在家里的秋粮赶快挪出去,民兵集体睡觉,把埋地雷的工具和埋地雷的坑都准备好(事先挖好),干部千万不要麻痹,也不要着慌,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
《1944年11月7日命令》中第三条记载:“民兵检查石雷,准备好爆发管、木塞、火药、踏板、拉绳……”这些当时下发的“命令”“紧急通报”,翔实、真实地说明了太行山地雷战的广泛存在,也指证了在打击侵华日寇中,我抗日军民使用地雷战所起的重大作用。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