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英烈筑陵园
——记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总设计师邹雅
□王兴
建设中的晋冀鲁豫烈士纪念塔
坐落于河北省邯郸市市区的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群,整座建筑秉承中国古代中轴对称的建筑理念,气势雄伟,端庄沉稳 ,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体现出国家陵园的序列美和尊崇感,堪称开国建筑中的杰作。
这座当时全国最大的烈士陵园的总体设计,出自一位年仅三十岁的年轻人之手,但这还不是他唯一的作品,他还曾参与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的设计,并在现代中国的版画界享有盛名,他就是邹雅。让我们透过弥漫的硝烟,拂开尘封的历史,去探寻他人生的足迹。
……………………………………
太行烽火中的版画家
邹雅, 原名亚民,1916年4月出生于江苏无锡鸿山镇。他从小酷爱美术,1934年18岁时辍学来到上海,在新光书店与民强艺术社以绘画谋生。这期间,他受到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的影响,悉心钻研和创作木刻作品。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邹雅离开上海,经武汉取道西安,于1938年到达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延安城墙上张贴的许多宣传画,就有他的作品。同年冬天,他跋涉数月,东渡黄河,翻过崎岖的绵山,穿过敌人的层层封锁线,抵达晋东南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任美术干事,为报刊和战士课本创作木刻插图。
1954年,邹雅(左一)与战友们在一起
1940年春天,邹雅从总政调到木刻团,夏天随木刻工作团来到冀南,在涉县创作了21幅木刻连环画《一支枪》,当时用木刻手法表现连环画的还比较少见,从中可以看出他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
1941年,邹雅调至《新华日报》(华北版) 任木刻创作员,抗日根据地的火热生活和战斗岁月,极大地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先后创作了《五月端阳》《春耕》《保卫丰收》《攻城》《帮助老百姓扬扬》《烧旧约换新装》《不能任人屠戮》《掌握新武器,学习新文化》《埋地雷》和《破碉堡》等上百幅木刻作品,强烈的黑白对比、粗犷刚劲的线条,真实地再现了抗敌战士们激烈战斗的场面和劳动人民高涨的生产热情。他的作品脍炙人口,俗雅共赏,上万张木版画在庙会上常常销售一空。
解放战争时期,他创作了《欢迎刘邓大军南下》《百万雄师过大江》等表现重大历史题材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真实感人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美术作品的典范,也是中国人民革命历史的珍贵记录。这一时期,邹雅先后到太行新华书店、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社、冀南书店、华北新华书店、石家庄新华书店工作。
烈士陵园的总设计师
1946年3月19日,晋冀鲁豫边区参议会第一届第二次会议在邯郸召开,会议决定在邯郸建立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当时,遍寻边区各地,也没找到一名建筑设计师,只好物色与设计相近的人员。那时候邹雅在邯郸冀南书店负责美工,于是请他负责测绘和绘制设计图纸的工作。
邹雅在美术界虽闻名遐迩,但毕竟与建筑设计隔行。他凭着极大的热情和勇气,毅然投入到了绘制工作中。为了集思广益,他建议面向社会公开征求设计图纸,并在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上刊登启事:“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在邯郸建设,特征求烈士塔、烈士公墓、四八殉难烈士阁、左权墓及陵园大门等图案,全部采用者奖金三万元(边币),部分采用者亦奖以一定酬金,备有陵园平面图样,应征者函索即寄。”
启事刊出后,一直没人前来应征。为了争取进度,1946年6月开始,邹雅只能一边学习摸索,一边设计绘制。邯郸是一座历史古城,为了捕捉设计灵感,他时常到武灵丛台、黄粱梦卢生殿等传统建筑中,感悟古建筑的结构与布局,甚至到街上和小孩们挤在一起,观看“拉洋片”里的北京故宫画。到了夜晚,在昏暗的灯光下,他戴着高度近视眼镜,埋头设计,常常一熬就是连着几个通宵。经过三个多月的苦战,先后设计了几套方案,绘制了数十张图样,再经多次修改后,报请边区领导审定。
在设计中涉及工程的事,邹雅就虚心向工匠们请教,当时从当地和武安山沟里聘请了一批有名气的泥瓦匠和石匠。如王英魁、陈良善、李凤翔、赵殿文等,他们都成了邹雅的好帮手。
邹雅在设计古建筑时,由于不懂古建筑中大屋檐和楼亭的构造,只能画一个外形,然后把设计的意图讲给工匠师傅,工匠们按照古建筑的规程,细化设计方案,最终使陈列馆、四八烈士阁、左权将军纪念馆等建筑,飞檐翘角,斗拱交错,雕栏玉砌,古色古香。
烈士纪念塔是园中的标志性建筑,邹雅把纪念塔的设计构想告诉石匠师傅后,石匠们根据塔的高度、围径、用料的重量等数据,计算出地基深度,靠人力用数百斤的石夯,打入地下300多根粗大的树桩,使雄伟高大的石塔,历经70多年风雨和多次地震,而巍然屹立。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的选址,定在当年日军侵华时所建的“日本东亚神社”废墟上,寓意“攫其庐,慑其魂,集革命烈士之浩气,镇倭寇之妖风”。
按照邹雅的设计蓝图,陵园整体采用中国古建的中轴对称格局。陵园正门、烈士纪念塔与人民英雄纪念墓为南北中轴线。东西两路为对称建筑。建筑群以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为主,同时吸收了苏式纪念性建筑的特点,使人沉浸在恢弘肃穆的气氛,心中充满对革命烈士的感念之情。
烈士陵园分为南北两院。当时设计有八座主体建筑,共分为三路。
中路为西式建筑风格,由三座建筑组成。北院的大门是一座形似凯旋门的建筑,烈士纪念塔是陵园的主体建筑,端庄雄浑,塔高24米,呈方形锥体。人民英雄纪念墓位于高1.2米、占地2500平方米的九级平台上,造型为半球体纪念建筑,顶部呈罗马建筑的圆弧形,宛若天穹。
西路的主体建筑为陈列馆与四八烈士阁。它由一组具有古典民族风格的建筑群构成,陈列馆灰墙绿瓦,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形如宫殿。陈列馆的西侧是四八烈士阁,这是一座六角双层楼阁,阁顶用白色琉璃瓦覆盖,十二道飞檐用红柱支撑。在松柏的环绕下,古朴而典雅。
东路的烈士纪念堂兴建于1952年,1954年竣工,红墙绿瓦,雍容华贵,是陵园内最为宏大的宫殿式纪念建筑,它与西路的陈列馆形成对称格局。
东路还有一座建筑,南面是左权墓,按中国陵墓格局,墓前设计了一座乳黄色的牌楼。为体现左权将军的崇高气节,将牌楼立于高台之上,使人油然而生敬仰之情。
左权墓的南面,根据邹雅的设计,是一座中国古典风格的建筑,名为“文献馆”, 展出烈士传记和相关文件,1957年改为“左权将军纪念馆”。1963年,左权纪念馆重修时,将原有的古建风格改为平顶的现代建筑。2000年之后,陵园规划在西路修建红色文化教育传播中心,设计者呈现的是一组民族建筑形式,这就与相对称的“左权将军纪念馆”在风格上形成了反差,于是重新修改方案,尖顶瓦房改为方形平顶的现代建筑,从而与左权将军纪念馆形成对称格局。
左权将军纪念馆旧景
1946年秋后,由于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在“一切为了战争,一切为了前线”的口号下,陵园停工备战,邹雅调至《冀南日报》社工作。
1947年秋后,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邯郸局势相对稳定,1948年春,上级决定恢复陵园施工,邹雅奉命调回烈士陵园工作。1950年10月上旬,烈士陵园主体建筑竣工,21日,隆重举行了“安葬左权将军暨诸烈士与邯郸烈士陵园落成典礼纪念大会”,邹雅作为总设计师应邀出席了落成典礼仪式。当他看到自己亲笔绘制的蓝图,矗立在蓝天大地之间,使血洒太行的无数先烈有了安息之地,内心充满了自豪与心灵的慰藉。
落成后的烈士陵园,既有中国传统的代表性建筑,同时也有着典型的苏联式纪念性建筑,东方与西方的建筑风格交相辉映,浑然一体,体现着亦中亦西的时代特色,成为建国后烈士陵园建设时的模式和典范,在重塑国家的文化形象和价值观上,发挥着引领方向的重要作用。
新中国画坛的耕耘者
新中国成立后,邹雅参与创办了人民美术出版社,被任命为总编辑、副社长,是该社《连环画报》第一任主编。
1950年10月,美国悍然发动了朝鲜战争,将战火烧到了中朝边境鸭绿江畔。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始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战。根据周恩来总理“我们热爱和平,但也不怕战争”的指示,《人民日报》社记者阙文拍摄了一幅两个儿童怀抱和平鸽的照片。1952年6月1日,这张照片刊登在《人民日报》报眼上,引起了轰动效应。邹雅根据这幅照片创作了宣传画《我们热爱和平》,并用稚拙的儿童体书写“我们热爱和平”六个字,给人以亲近感。在出席维也纳世界和平会议时,国家副主席宋庆龄和戏剧大师梅兰芳沿街散发,使这幅经典之作很快传遍了世界。从1952年到1959年,这幅宣传画共印刷了1000多万张。
在出版社繁忙的领导岗位上,邹雅主持编辑了多部有影响的美术作品集。曾亲自为《解放区木刻》《黄宾虹画册》作序,为著名诗人李季的长篇叙事诗《杨高传》绘画插图,为著名作家杨朔的小说《望南山》插图,为推荐“杨柳青”年画撰文、为柯岗的长篇小说《逐鹿中原》和萧三主编的《革命烈士诗抄》进行装帧设计,为推动新中国美术事业的繁荣呕心沥血。
1973年,邹雅任北京画院院长。太行是他心中永远的不了情。他的夫人苏戈曾说:“他怀念太行。画作里经常有太行的山、村庄,那是战斗过的地方,也是他的魂。”l974年,他听说山西阳泉煤矿的工人美术创作活动异常活跃,便又踏上了奔赴太行的征程。看到巍峨而又熟悉的太行山,他浮想联翩,心情格外激动。谁能想到,这次出行却让他魂归太行。
4月20日,他戴上安全帽,套上大雨靴,带领画院的同志一起深入到矿井下体验生活。当返回地面时,绞车突然晃动不止、车板斜着向下滑落。邹雅预感到发生了溜车事故,急忙指挥人员转移,而留在最后的邹雅却没有脱离危险,他的生命永远与太行交融在一起。
太行呜咽,松涛啜泣。在邹雅同志的追悼会上,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前来为他送行。中国画坛一颗明星殒落,令人们痛惜不已。著名画家吴作人曾吟五绝一首,赠邹雅夫人苏戈:“黄鹤苍酣韵,云林故里心。太行绵不断,阳壑恨含深。”表达了人们对这位太行之子的无比眷恋之情。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