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的毛边纸“纸型”
卫庆前
近日,邯郸市红藏会副会长贡延红征集到一份罕见的毛边纸“纸型”,一同征集到的还有《新华日报》第九九三号样报(样报也称“大样”,是报纸铅板排好后打出的样张,供编辑人员校对和审稿用。样报比一般报纸的字迹更清晰,铅字凹凸感更强)。据贡延红介绍,毛边纸“纸型”和样报来源于《新华日报》(太行版)旧址——涉县中原村。
图1:毛边纸“纸型”。
根据史料记载,毛边纸“纸型”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太行,发明者是《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副社长王显周(注)和印刷部长周永生两位同志。毛边纸“纸型”,是为了解决铅字损耗的问题。
王显周,曾用名王之桢,生于1897年9月2日,河北省束鹿县人。曾在天津北洋大学、保定北洋医学院、北平高等师范求学。1923年毕业于北平高师理化部,曾在大名师范任理化教员兼事务主任。1938年1月,带领学生奔赴太行革命根据地参加抗日,同年入党。后在《新华日报》(华北版)工作,1943年任华北新华书店总经理。1946年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创刊后,担任永兴印刷公司经理兼党总支书记,负责人民日报的印刷。全国解放前夕,任中国人民银行印刷局副局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处副处长,全国金融工会主任,山东大学总务长等职。1975年病逝,终年78岁。
图2:王显周同志。
印报纸,铅字每天都要在铁滚筒下滚动上万次,很快就磨损了,印出来的报纸出现糊版,字迹不清。印刷器材被日伪严格控制,很难采购。报社原有浇注铅字的铜模不够,损坏的铅字无法补充。负责技术工作的副社长王显周听说大城市采用轮转机印刷报纸,先将铅字排好后打出“纸型”,再制成带弧形的版印刷。他受到启示,就与曾经在上海搞过印刷的周永生,共同研究设计实验方案。他们集思广益、因陋就简,创造了“半铅模”:先用铅字排好版,再毛边纸代替雁皮纸,滑石粉代替云母粉,打出“纸型”,再用铅水铸出铅版。用毛边纸“纸型”制作的铅版印报,节省了铅字消耗。
试制成功的第一张毛边纸“纸型”连同报纸大样送往八路军总部,朱德总司令看到后非常高兴,特派人远道送来100块大洋,并亲笔写信鼓励。
图3:同时征集的《新华日报》(太行版)样报。
经过仔细查看毛边纸“纸型”,与同时征集到的样报没有关系。它不是用于印报纸的,而是用于印16开书的。它的首次发现,表明当时毛边纸“纸型”不仅用于印报纸,也用于印书籍。
多年前,作者曾经亲见印报纸的毛边纸“纸型”。当时有人在邯郸乾政古玩城地摊售卖一个物品,像是纸壳子,4开报纸大小,四周凸起,中间部分凹下去的全是文字,字迹非常清晰。仔细看内容是《新华日报》的一个版,摊主要价挺高。由于弄不清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是干啥用的,没有留下。后来才知道这个物品就是毛边纸“纸型”。
图4:《新华日报》(太行版)部分工作人员在中原村合影。
王显周还解决了印刷油墨的困难。他把缴获敌人汽车上的齿轮,装配成畜力油墨机,用松烟代替油烟,麻油代替桐油,配上从山上找来的山豆子和从铅灰中炼出的密陀僧(氧化铅),制造出了有名的“新华”油墨。这个制造方法传遍华北敌后,被各根据地广泛采用。
报社只有几千斤铅字,每天都在消耗着。采购员就到农村收购一些锡灯、蜡盏,和锑掺在一起浇注铅版。配比没有化验仪器,就从实践中积累经验,摸索出最佳配比。
革命战争时期,老一辈就是这样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因陋就简、发明创造,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保证了党报和书籍的正常印刷发行。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