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勤恳恳为人民
——忆申镇中同志二三事
陈奇龄
申镇中同志病逝已经十二年了,人们每逢谈到他时,无不感概思念地说:“老申是个好领导、好同志,他为大名人民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了几十年,贡献了大半生的精力,我们深深地怀念他。”我和申镇中同志在一起工作多年,对于他的工作作风和思想品德是深为了解和敬佩的。
申镇中同志是河北大城县人,出身贫苦,幼年曾在天津当学徒工。1940年,经解蕴山、李大磊介绍,参加我抗日游击队。1946年经郭养之、贾英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坚强的革命于部。参加革命后,历任抗日游击队队长,元朝县一、二、五区区长,建设科、民政科科长。1949年元大合并后,历任县政府秘书、副县长等职。
申镇中同志一生勤奋好学,积极上进。他常说,干革命要有“三勤”精神,即嘴要勤、手要勤、腿要勤。他就凭着这“三勤”精神,不仅按时完成了党交给他的各项工作任务,而且由一个不识多少字的半文盲,从工作中学习锻炼成为一个能够阅读马列著作,亲手动笔书写修改工作报告和公文的领导干部。记得他在政府任秘书期间,对于部门送来的呈文、工作总结报告等,坚持件件亲自审阅并代行县长职权“划行”。1950年,党组织保送他到中央马列学院进修。他抓住这个机会,刻苦攻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写了不少听、读笔记。由于文化水平低,在学习期间,他坚持“三勤”精神,不懂就问,别人休息,他学习,记不上笔记就找别人的抄写。每学习一篇文章,就联系实际进行思索,务求弄通弄懂。马列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申镇中同志凭着他的毅力和多年的实践经验,硬是圆满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从此,他从一个单凭热情干工作的干部进而成为了一个在革命理论指导下自觉地完成工作任务的革命者,这是他思想领域里的一大飞跃。
申镇中同志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他任副县长期间,长期分工负责水利工作。凭着他的“三勤”精神,迈开双脚,踏遍了全县漳河、卫河、马夹河的每条堤防。春季修堤,秋季防汛,申镇中同志总是事必躬亲,从不坐在机关听汇报,更不主观臆断瞎指挥。1956年漳河从常马庄北堤决口,申镇中同志坐阵指挥抢堵。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在大雨中、泥水里和民工一起连续战斗十几天,始将口门堵复。他眼睛熬红了,身体消瘦了,但却高兴地说:“个人吃点苦是应该的,口门堵不住,漳北大片庄稼受淹,大水危及天津,作为一个负责人没法向领导和群众交待。" 1963年7、 8月间,一连三十多天暴雨倾盆,卫河水超过警戒水位,申镇中同志冒雨赶赴堤防,一连几个昼夜带领群众修险工,查隐患,不离战场。后来,漳河出现漫溢,县委让申镇中同志从卫河连夜赶赴漳河督战。申镇中同志是一个纪律性很强的人,听到县委的指示后,他不顾连夜奋战身体疲劳,冒着瓢泼大雨,只身步行向漳河大堤赶来,当行至东门口时,一头晕倒在泥水里,再也迈不开脚步了。然而,此时他脑子里想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县委的命令和漳河的险情。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他实在不能行走时,方在东门口粮站向县防汛指挥部打电话说.“申镇中已步行来到东门口,实在走不动了,特向县委请示可否让我休息一下再走?”当时我在指挥部值班,听到申镇中同志这番话,被感动得流下泪来。我当即向县委负责同志报告,领导同志说:“向申镇中同志回话,命令他立即休息,明天动身。”申镇中同志第二天黎明即步行赶到漳河大堤,投入了另一场战斗。申镇中同志这种严格的纪律观念,顽强的革命毅力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回忆起来令人肃然起敬。
申镇中同志廉洁朴素,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也是感人至深的。在他任政府秘书期间,机关里的一草一木他都倍加爱借,他的办公室里一张破转椅,坏了几次,他总是修修再用。那时,政府机关只有三辆公用自行车,他下乡时同志们让他骑车去,他总是摆摆手说:“公家的车子是供县长和通信员用的,我步行惯了,不骑!”他任副县长之后,从来不摆架子,在机关和同志们生活在一起,打成一片,下乡时和群众生活在一起,打成一片,不论走到哪里,群众见到他,总是亲切地喊他:“老申,怎么这些天没见你?!”和群众的感情十分融洽。同志们犯了错误,他从来都是先给以严厉的批评,尔后找上门去个别谈心,帮助教育使其改正。因此,机关里不论是干部还是通信员、炊事员都愿意接近他,和他交朋友,同志们之间闹纠纷,有意见时,经他一调解,就很快消除了隔阂。申镇中同志这种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作风,至今仍在被人称颂。
链接;http://www.handanwenhua.net/hdwhua/2021-07-25/4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