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的情谊
人民日报社全体人员,与河西群众一起生活战斗近两年,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报社离开河西后,1949年春天从平山县进入北京。1950年张山林因事去北京,专程到报社看望了在河西住过的老同志。
1984年,张山林又一次因事去北京,当年住在张山林家的报务员张连德已是编辑部部长。张山林带着自已的儿子张祥戌到报社看望张连德,张连德把自已的子女们叫来盛情招待老房东的到来。
报社在河西村,驻村人员与群众亲如一家,报社人员工作忙,有时衣服脏了换下来没顾上洗,房东见了就主动把衣服洗净、凉干,有破的地方就给缝补好了,把掉了的纽扣缀好。象家长照顾孩子一样,无微不至。
报社人员也处处为群众排忧解难。2003年77岁的段弟的回忆,当年她病了,住在她家的一个姓林的女同志带她去王二庄医院(晋冀鲁豫边区的国际和平医院)看病好几次。那个姓林的女同志,有个3岁左右的女孩,可惜记不清名字了。
当时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地处山区的河西更是如此,妇女生孩子是件大事,婴儿死亡率很高,报社驻河西期间,李喜廷,段弟的,李用的等生孩子时都是报社的医护人员给接产,确保了他们母子平安。
人民日报社进入北京后,一连多少年,河西的许多干部群众凡因公因私到北京去的,都要到报社看望原报社的老熟人。这中间有张振明、贾德明、张山林、张雪山、段弟的、张同顺、张祥柱等,他们回来都带回报社人员对房东、对河西干部群众的问候。
段靳存和张麦山(幼名)是报社到北京后,先后进报社工作的人员,他们每次回来探亲都带回报社在河西住过的“老人们”的一些问候。这些老同志通过他们打听,问候他们的老房东,村干部和老熟人。他们回去时,又带去河西群众的诸多问候,直到最近。
1959年秋天,安岗于百忙中抽出时间专程回河西看望老房东,老熟人和河西的干部群众。
五十多年的情谊,绵绵不断。(作者河西村委会)
链接:http://www.handanwenhua.net/hdwhua/2021-07-02/4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