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 物 念 人
2003年6月21日,武安市委党史研究室陪同远方来的贵客——人民日报社人事局长琚平和、记者部副主任钱江、记者禹伟良等5人到石洞乡一带寻访人民日报20世纪40年代留下的足迹。
我们走进河西村,党支部书记张和平热情地接待我们并介绍了人民日报当年在河西的情况。随后又请来已70多岁的张山林老人一起陪客人观看了人民日报编辑部、电台、排字房、食堂、印刷厂等旧址及正副总编辑张磐石、安刚、秘书郭渭等旧居,并拜访了安岗当年的房东杨书廷老人。沿街的许多群众热情地争相给我们讲人民日报的旧事。
除了人们口头流传的一个个感动人、启迪人、振奋人的故事之外,群众自发保存下来的几件实物,给我留下了无法忘却的印象。它们虽油漆剥落、纸张发黄发脆发皱,却凸显出历史的沧桑。每一件都包含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有些还是经几代人传存下来的。通过它们,足以深深地感觉到它现在的主人对它过去主人的那种眷恋之情,那种难以割舍的思念。
在村委会办公室,张书记首先张罗出来让我们见到的实物是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六月五日(1948年6月5日)第七三七号人民日报,对开4版,麻头纸印制,虽略发黄,却保存意外的完好无损。同时也见到了这份报纸的珍藏者贾米山老人。他娓娓向我们讲述了保存过程。当我们试探性也是玩笑性地提出是否可以考虑将报纸让我们带走时,老人显得很为难,说:“舍不得,因为我看到它就象看到了人民日报的人,还是我保存吧”。我们很理解老人的感情,也很崇敬老人与人民日报的这种情意。
见到的第二件实物(应说批,共有3件)是人民日报社1948年离开河西时,其工作人员赠给村干部张保林的三本书。一本是马纯德编译的《初等几何学》,一本是《代数学》,一本是外文版的《微积分学》。书中有不少学习时主人的眉批。张保林虽然看不懂书中内容,却能读懂赠给他作纪念的情意,而且很看重这种情意。他虽已去世,但他在世时已传给邻居张魁柱保存了这三本书,直到现在。
第三件(也应说是一批)是两本帐册。麻头纸的帐页已破损较重,但字迹清晰。“第一本”是“民国叁拾柒年五月立”的“河西乡产粮帐”。“第二本”是“民国三十六年九月立”的“河西村公所产粮帐”。两本帐都是村会计张锡瑞所记,记帐数字用的是“苏州码”(当地称“卖煤码”)。帐面清楚地记录了1947年和1948年,河西人民主动献出土地支持报社自力更生种菜种粮、养牛养羊,而报社自觉交公粮的准确数字,生动而具体地反映了人民日报社与河西人民的鱼水深情。这两本帐说不清已经过了河西村多少代会计之手,但每一代都把它珍藏下来。
在随后的时间里,我们又陆续看到杨书廷老人保存的一只深红色皮箱和张未山老人、张聚珍的儿媳王存先保存的两个风门(当地原习惯装双扇门,而称单扇门为风门)。皮箱长宽高为40、20、17公分,它是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安岗离开河西时留给房东杨书廷作纪念的,杨书廷老人身板硬朗、精神矍铄,她向我们讲述了皮箱原主人的许多故事,那种崇敬和自豪溢于言表。两个风门个大又已不实用,但河西人一直舍不得毁为木料做它物,因为它们是人民日报社当年留下的东西,是个纪念。
这些实物本身,确实不是什么贵重物品,对现在它们的主人来说,也已不具备什么使用价值,单从经济角度讲是“无用之物”。但它们的主人都把它们当作“无价之宝”,而用心珍藏着。近60年了,有些已是经过几代人传藏下来的,这其中蕴含的那种情愫,那种难于割舍的思念,那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魂牵梦绕,那颗滚烫的心,是我们每个见到实物的人都可以明明白白体味到、感觉到、触摸到的。
存物是为了念事、念人。
武安人民用这种最古老、朴素的方式,永记着那些已远去的人。(作者武安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