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汉情深并蒂莲
马铁军
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并蒂莲”来形容恩爱夫妻,我这里用“并蒂莲”来形容烽火年代邱县回汉族人民的兄弟情谊。这株“并蒂莲"在共产党的哺育下,根深叶茂,花艳瑰丽。
马铁军
1938年5月,我党领导的邱县“战委会”成立。战委会由20人组成,其中回族就占4人。宣传部的正副部长,妇救会主任、干事都由回族同志担任。1938年10月, 由回族韩觉民、石泰和、石国都、沙梦弼等发起,在陈村清真寺成立了“邱县回民抗日教国会”。推选清末拔贡、回族爱国人士马云岫为会长(日寇攻占邱城后曾要马先生出任伪县长,被他坚决拒绝。)。“回救会” 成立后,积极宣传共产党抗日救国主张,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回救会” 会员数百人还扛着大刀、长枪上街游行示威,对激励群众的抗日热情,鼓舞群众斗志起到了积极作用。
回族青年积极响应共产党和抗日政府的召唤,有300名回族青年参军参战,后又专门成立回民连,共有40名回族的优秀儿子献出了生命,同汉族兄弟的鲜血洒在了一起。1942年1月24日,回族优秀儿子石国都连长在曲周县侯村和前王庄之间,被敌人包围,带领连队突围时,头部受伤,身中数弹,仍顽强奋战,毙死许多敌人,最后壮烈牺牲。1943年邱县大灾荒,不少回族青年逃荒到定县,参加了定县抗日回民支队,有的负了伤,有的立了战功。回族共产党员、晋冀鲁豫边区参议员石泰和,1944年在一次反扫荡中落入敌手,他为保护群众和同志,保住党的机密,面对日寇毒打,狼狗撕咬的暴行,坚强不屈。最后惨死在日寇的刺刀之下……。邱县县营一连回族战士白之骥在同日军拼杀中,为援救一位将被日本兵刺中的战友,用步枪猛捅敌人的后背,因他枪上没有刺刀,反被日本兵刺死。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好汉,为回族人民写下了光辉的史篇,也用鲜血凝结了回汉族人民的兄弟情谊。
地处抗日根据地的西常屯、韩庄、贺堡、韩西固等回族聚居村率先成立了“模范班”(基干民兵)、“青抗先”等群众组织,他们割电线、拔电杆、送情报,配合部队作战,作出了出色成绩。西常屯是“抗日模范村”,宋任穷同志曾住在该村回民家里,同回汉人民建立了亲密友谊。该村“模范班”经常到“封锁线”上,到邱城近郊村庄监视敌人,驻邱城日伪军一出城,“ 模范班”就鸣枪告警,让根据地周围村庄的的群众早作准备。宋任穷同志曾夸奖“西常屯模范班了不起”。被称为“抗日堡垒村”的韩庄,各项工作都走在前面。韩庄清真寺是中共邱县县委的工作地点,该寺阿訇马全明(陈村人)就是共产党员。清真寺环境幽静,易于保密,县委的油印机等就放在这里,县里油印文件、宣传品等许多工作和活动就是在清真寺内进行的。
县委和抗日政府还非常重视通过回族党员干部做伪军士兵的工作。1940年, 在我军强大政治攻势和回族共产党员石云贵的教育启发下,驻郭白庄炮楼回族伪军石彦云、唐金江和几名汉族士兵,将住在炮楼内的5名日本兵打死,尔后全班伪军携带歪把机枪,步枪和军用物资投诚反正。
驻邱城的日军对回汉民族团结抗日非常害怕。敌人出城寸步难行,我军则城内城外畅行无阻。当时,邱县是有名的“有敌人无敌区”的抗日根据地。邱县最大的回族村——陈村距县城仅5华里,日伪军却始终未能控制。1941年春, 邱城日伪军出动200多人包围了陈村,进村后挨户搜人,把群众赶到清真寺。近千名回族人民面对着日寇乌黑洞开的枪口,寒光逼人的刺刀,耳边响着日寇用棍棒打人、用开水烫人的惨叫声,始终没有一人告密,没一个屈服。在县城边上的“皇军”找不到一个“良民”。1940年,日军到韩庄一带扫荡扑了个空,抓不到人就放火、抢劫。韩庄清真寺被放火烧毁,两户回民房屋化为灰烬。日寇妄图以烧光抢光来动摇回族人民的抗日决心。但他们得到的是仇恨更仇恨。
邱县回民抗日救国会诞生地 陈村清真寺
烽火年代,邱县党组织培育的这株“并蒂莲花”,所以能茁壮成长,深深扎根,是因为党的民族政策给了她阳光雨露。从建党初期,邱县党组织就非常重视民族工作,坚持回汉族政策上一律平等,民俗上互相尊重,用人上一视同仁。邱县在早期发展党员时,党就在回族中扎了根。中共邱县县委成立后,又不失时机地在回族救亡组织的骨干中、在回族聚居村的优秀分子中发展党员。1938年5月到1939年8月,全县发展党员150人左右,其中回族党员就有22人,占14.6%,大大超过回族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例。回族聚居村陈村、邱城西街、西常屯、韩庄、杨二庄等,都是邱县第一批建党的村庄。邱县县委非常重视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干部对回汉族一个标准,一样信任。 回族党员干部韩觉民1939年就担任了邱县县委书记。邱县第一、二任妇救会主任,第一任青救会副主任,第一任工会副主任等都是回民。在县大队(县营)和人武部门中也为一些回族党员干部的行为和光荣业绩感到自豪,更为共产党对少数民族党员干部的信任、器重而欣喜。回族人民对党的向心力,回汉人民用鲜血凝聚的兄弟情谊,就是邱县这棵“并蒂莲花”的肥壤沃土和深厚根基。
烽火年代诞生的这棵“并蒂莲花”回汉人民都倍加珍惜,自觉地为她施肥浇水。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这朵“并蒂莲花”又注人了新的生机,她那艳丽的花朵,散发出的芳香撒遍了邱县大地。
(原题《邱县民族工作之花》)
摘自《邱县英烈》
原创作品,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