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邯郸战役、豫北战役
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战支前,是实行人民战争的特点之一,是老解放区人民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也是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1945年10月25日,邯郸战役揭开帷幕,武安为后方根据地,部队指挥机关、野战医院、太行区总兵站均设在武安。此役,武安民兵2万余人,自卫队员6万余人,妇女4万余人参加了战斗和支前。老根据地阳邑镇,由80余名民兵组成参战队,在队长阎振成带领下奔赴火线。新解放的城关区,立即组织起400余人的担架队,由区委书记宋占林、区长陈占新带领运送伤员。全县仅担架就出动2000余副,往来于前线和设在县城内的野战医院之间。
1947年3月,晋冀鲁豫军区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集中太行、冀南、冀鲁豫军区主力发起豫北战役。经过近两个月的连续战斗,消灭敌军4.5万余人,在汤阴县还活捉了新五军军长孙殿英,解放了豫北濮阳、汤阴等一大批县城,迫使豫北的国民党军队龟缩安阳、新乡、汲县等少数孤立据点。这次战役有力地地配合了山东、陕西的军事斗争,并为转入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战争期间,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组织冀鲁豫、太行10万民兵和近20万民工密切配合,出色地完成了战勤任务。各大区总指挥部制订了参战支前人员立功受奖标准,开展了热火朝天的立功竞赛运动。大批担架队、运输队、宣传队奔赴前线。
在上级的统一组织下,武安人民始终把支前工作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规定:凡男子年龄在16—55岁,女子在16—45岁之间,都必须为战争服务。在这次战役中,武安县担负了打安阳抬伤员任务。县委成立了支前指挥部,以区为单位组成支前大队,把民工、担架、车辆、牲畜编好组,以村设班和小队,指定好班长和小队长、大队长,配备好医生、木匠、马掌工,准备好担架、口袋、扁担、绳子、鞋袜、干粮,根据总指挥部的部署和战役的需要,全县支前人员集中在磁山,在那里召开了动员和誓师大会,县委书记王庭栋、副书记武何栓在大会上讲了话,各大队都表了决心,大会开的斗志昂扬,热情洋溢,后由县指挥部侯希仁率领全县支前大军,开赴安阳前线。在林县与安阳的交界地,离安阳约三四十里的地方驻扎下来。战斗打响后,立即开始运送伤员。战斗进行得比较顺利,不久就扫清了敌人的外围据点。我军拿下安阳南关后,由于情况发生变化,支前队伍奉命到安阳纺织厂搬运机器。任务紧急而且艰巨,一方面路程较远,搬运一趟往返七八十里,来回需要20多个小时,白天不能进入阵地,只能在夜间进出工厂,同时敌人不停地打炮轰击。搬运队伍头一天午后从驻地出发,天黑前隐蔽在城外,天黑后进入纱厂。搬运既无充足的时间,又无应手工具,全凭手中仅有的扁担绳索,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拆开机器,扛的扛,抬的抬,挑的挑,每人负重少则六、七十斤,重则八、九十斤,次日早上八、九时才能运到太行山区,返回驻地,早饭后稍许休息又要出发,继续搬运,一连抢运几次,完成了搬运机器的任务。
这次支前规模大、时间长,又远离本县,同时又是农村生产大忙季节,但支前队伍情绪异常高涨,提出了“是英雄、是好汉、抢运机器比比看”,“抢回机器就是胜利”的战斗口号。不少民工脚上磨了泡,肩上蹭破了皮,有的伤了腰,但他们都不休息,坚持战斗,涌现了一批支前模范。
武安支前队在为民立功的号召下各项任务完成得好,事迹突出,受到上级嘉奖,得“参战模范”奖旗两面,牲畜千头,武安四区涌现出12名模范。担架队员裴更会听说伤员爱吃鸡蛋,便把自己所有的钱买了鸡蛋给伤员吃,支前期间,支前队员们还在战斗间隙帮助新区群众搞生产,解决其生活各方面的困难,武安支前队员节约小米2640斤,捐款2.1万元(旧币),支援汤阴群众,受到汤阴群众的热烈拥护,汤阴群众特赠“爱民模范”大旗一面。太行五专署专员和五军分区政委均写信慰问,并奖款5000元。豫北前线后勤指挥部,除奖给5万元外,并通令表扬。武安后方群众听到支前的成绩显著,也送来模范大旗10面,立功纪念证1000余个。武安支前队帮助部队打地洞挖工事,迅速完成任务,受到部队奖励。武安五区王玉林中队挖工事,两天两夜不休息,王玉林白天负了伤,夜间又坚持要去。二、三大队抢着要去换班,原来的五、六中队却坚持不下来。经再三解释,才换回来。三大队多为煤窑工人,立坐躺卧都能挖。在这样高度热情的鼓舞下,三天三夜不休息,迅速完成任务,部队奖给武安支前队步枪9支。战争期间,武安县支前指挥部还在前线驻地召开了表彰先进大会,并请西井剧团为支前大军演出。支前结束时,又进行了总结评比,武安六区等支前大队被评为先进,六区区长张立业带领的六大队被评为“支前模范”,发给奖旗一面。全县11个区的1050名支前队员中,84人立功受奖。并支援马料120万斤,干菜2万斤,纺线织布3.2万斤。
当时武安师范40余名师生自告奋勇奔赴豫北前线,参与修路、运粮、通讯宣传等工作,有的还自愿参军,拿起武器对敌作战。师生们勇于支前不怕牺牲的精神,受到县委的表彰。
豫北战役,地方共出动民兵和自卫队30多万人,组成支前运输队、担架队随部队转战在南北150余公里,东西100余公里的地段内,冒着枪林弹雨运粮草、抬伤员、架电线、挖地道、押送俘虏、看管物资,完成了各项战勤任务,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战役胜利后太行区组织了豫北前线慰问团,携带60辆大车慰问品、慰问信慰问前方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