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军参战 支援前线
日期:2021-06-08 09:25:28  点击:
来源:邯郸文化网  作者:张建国

 

参军参战  支援前线

解放战争时期,以武安为中心的晋冀鲁豫边区成为支援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后方基地,无论是支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供应陈粟、陈谢野战军,支援徐向前解放山西,还是抽调干部南下北上,支援新解放区建设,边区人民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牺牲。据统计,全区农民参军人数达148万,负担粮款占人均收入的21.7%,支前出工每人每年达60天左右,动员民工达1.2442亿个。

南 征 会 议

                ——吹响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号角

一、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插敌人心脏是毛主席的英明决策

1947年解放战争进入关键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的大力支持下,以大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的兵力两倍,气势汹汹地从山东、陕西两翼发动重点进攻,妄图将战争引向我解放区。

 

毛泽东主席经过长期的审慎思考,于1947118日,在延安为军委起草致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的电文,要他们在三、四两个月内,在陇海路南北广大地区灵活作战,将这个地区“创造为机动战场,以便吸引国民党邱清泉及其它国民党军薛岳,顾祝同主力来北面歼灭之,以支援李先念部。”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大踏步进退,在已有胜利的基础上,又在两个月的豫北战役中歼敌4.5万人,解放了南北长300里,东西宽200余里的地方,控制平汉路300余里,基本摧毁国民党东西联系枢纽的战场体系,为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打下了基础。刘伯承司令员风趣地说:“这次豫北反攻作战,用铁扫帚把晋冀鲁豫解放区的大门口打扫的干净一些,子弟兵也好安心打出去。现在晋冀鲁豫战略区的敌人就像癞子头发,只边边上有一点点子了。”

 

124日毛泽东主席又为中共中央起草致刘伯承,邓小平电文:“缩短内线作战时间至月底为止,准备5月开始(包括休整时间在内)向中原转变为外线作战……,并完成外线作战的一切准备条件(弹药、新兵、干部、经费等)”。为晋冀鲁豫野战军外线出击指明了时间和方向。

 

邓小平、卓琳和邓林、邓朴方在武安冶陶留影

此时的毛泽东主席正在陕北辗转迁徒,与国民党军胡宗南周旋,他不但关注着陕北的局势,而且总是通盘筹划和考虑如何扭转全国的战局,特别是粉碎国民党蒋介石对山东和陕北重点进攻,迫使敌人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毛主席脑海里,始终萦绕着一个问题,这就是创造时机,以主力打到外线去从根本上改变双方战略态势。

 

52日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刘邓出击中原以豫皖苏边区和冀鲁豫为根据地的计划,改变为直出大别山的电文指出:“刘邓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在略微休整后,下决心不要后方大踏步南下,千里跃进大别山,”扫除过路小股敌人及民团外,不打陇海,不打黄河以东,亦不打平汉路,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肃清民团,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吸引敌人向我进攻打运动战。”

毛主席让刘邓大军出击中原,直下大别山,使刘邓大军好似一把尖刀突然插进蒋介石统治的心脏——中原腹地。我军战略进攻的矛头直指大别山,可以东慑南京,西通武汉,南抢长江,迫使蒋介石调动其进攻山东和陕北的主力回援,能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我军便能在外线大量歼灭敌人,彻底打破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的梦想,进一步破坏国民党企图消耗解放区人力和物力的反革命的战略方针。

毛主席即充分估计到跃进大别山的有利条件,也充分估计到外线作战的各种困难,指出可能有三个前途:一是付出了代价,站不住脚,转回来。二是付出代价,站不住脚在周围打游击。三是付代价,站稳了脚。

为了实现中共中央的战略决策,加速摧毁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取得全国解放,刘邓首长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卓越胆识负起了这一重任。“逐鹿中原,实施中央突破,千里跃进大别山,把战争引向蒋管区。”他们冷静分析了跃进大别山的不利条件和有利因素,不利的条件是离我晋冀鲁豫区遥远,但也有很多有利因素,有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英明军事战略思想的保证,有晋冀鲁豫野战军在自卫反击战中锤炼的强有力的战斗力,在战略战术上有了丰富经验,有一批精明能干的优秀指挥员和战斗员,全体将士们树立了必胜的信心。刘邓为了全局,在毛主席:“我必胜,敌必败”指示鼓舞下,准备投入决战。

二、冶陶南征会议讨论实施战略反攻的各项措施

遵照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战略部署 ,1947515日在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驻地冶陶村北药王山的普光寺内召开了刘邓大军南征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从前方回来的全体军队干部和中央局及边府干部。因普光寺离村较远,北有大山,山顶设有军区的防空哨所,寺周围有高于大寺的土崖,寺在长满丛丛灌木荆棘的环抱之中,地理位置十分安全。

 

邓小平政委主持会议。生于四川开县的刘伯承司令员用带有较浓川味的话语作了重要讲话。随后,邓小平政委要求认真学习中共中央124日电文和52日中央军委指示,充分讨论转入战略进攻的各项问题,对有关外线作战的弹药、新兵、干部、经费等全面细致地进行了具体讨论分析。刘邓首长讲清了战略防御转入进攻的战略形势、任务、目的、意义,使参加会议的全体指挥员目标明确、信心百倍、思想上有了克服一切困难的准备,争取胜利的信念。刘邓首长在会上反复教育干部必须“严以治军”对违反纪律的决不宽容,要求指挥员们必须从战争全局上看问题。打仗不能光吃肉,还要能啃骨头,我们一刀插进敌人胸膛,敌人也会砍我们的臂膀,让我们流血……。会议上刘邓首长的一系列报告演讲所作的各项指示,极大地鼓舞了全体指挥和到会的中央局及边区干部,为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战略反攻奠定了坚定的思想基础。

会议结束后,刘邓首长到滕代远副司令员住处,三位首长进行了亲切交谈,因刘邓首长经常与滕代远副司令员在一齐参与战役指挥工作。刘邓首长率野战军南征,军区的后方工作,就靠滕代远副司令员。随军记者高帆还为三位首长拍了合影,并为刘邓两家照了南征前的合影像。

 

三、每临大仗有静气,精心作好南征各项准备

冶陶南征会议后,晋冀鲁豫军区进行了战略进攻的各项准备工作。在扩大和巩固根据地的同时,建立了晋冀鲁野战军前进基础,军区测绘局为了大军南征,日夜鏖战,绘制挺进中原,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各种军事地形图。对炮兵、工兵进行了集训,同时为过河培养船只修造、水兵及架桥等骨干,从而提高了部队的战斗技术水平。经过整训后,战士们情绪饱满,斗志昂扬。

在组织准备上,中共中央确定薄一波、徐向前、滕代远等主持中共中央晋冀鲁豫局和晋冀鲁豫军区工作,以邓小平、刘伯承、李先念等组成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共中央晋冀鲁豫局和晋冀鲁豫军区抽调、集训随军的地方工作干部,并从各个方面大力培养提高地方兵团战斗力。野战军除在原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纵队外,又将太岳、冀南、冀鲁豫军区干部队伍升级,依次新建了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纵队。第八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王新亭,第九纵队司令员秦基伟,政委黄镇,第十纵队司令员王宏坤,政委刘志坚。第十一纵队司令员王秉璋,政委张霖芝,第十二纵队司令员赵基梅,政委文建武,还扩建了西北民主联军第三十八军军长孔从洲,政委汪锋。军区除原有冀南、冀鲁豫、太行、太岳军区外,又新建了豫皖苏军区。各纵队增建了炮兵、工兵、榴炮、汽车等兵种的连营团,同时全区各级政府和人民组织了民兵民工组织,支援供应前线。

525日豫北战役告捷后,610日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在安阳附近的石林召开各纵队首长会议,传达了515日的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冶陶会议精神。全区人民在中共晋冀鲁豫局中央的领导下,积极响应了中共中央全力准备大反攻的号召,展开了增产节约竞赛和献工献金运动,军事工厂开展了增加炮弹等军用物资的生产竞赛,以供应战略进攻之用。农民保证军粮缴得快缴得好,妇女们展开突击织布运动,为支援军队向外线出击,掀起了迎接战略进攻的热潮。军需的粮食、弹药、被服、经费等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刘邓为了全国解放的全局,在兵力、装备均居劣势的情况下,担起了重担,不惜一切代价千里跃进大别山。正象邓小平政委一语指出的“只要歼灭了南线的敌军主力,中原野战军(原晋冀鲁豫野战军)就是打光了,全国各路解放军还可以取得全国的胜利,这代价是值得的!”正是这种坚强的全局观念和卓越的战略眼光,使全军上下统一认识、同心同德、排除万难和友邻部队一起完成了逐鹿中原的历史性任务,最终实现了毛主席的最理想的前途。可以说,南征会议的召开吹响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号角。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