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保小”和“行知学校”在武安
日期:2021-06-07 14:02:30  点击:
来源:邯郸文化网  作者:张建国

 

“延安保小”和“行知学校”在武安

 

解放战争期间,武安县阳邑寨上有一所中国共产党办的叫“延安保小”的学校,当地人现在提起此校还津津乐道。但要细问情况,却又没人能说明白,该村现年快80岁的老人安太的算是知情者,也只能说些学校当时住哪些房子,“上学的都是大官的孩子们”等,对学校内情概然不知。

查遍了武安的史料,也只是提及而无来龙去脉,成了武安党史的一项空白。

20014月,市委党史研究室有幸接待了来自北京的五位老者:中国实验猕猴养殖开发联合会名誉会长、高级工程师潘江汉,原国家计委科技局副局长、总工程师齐小鲁,原航天二部高级工程师、处长王乃宁,北京农学院教授程海,北京电影学院系主任、教授甘泉。他们都是当年在阳邑“延安保小”上学的学生娃,结伴重访故地,到母校旧址访问来了。武安党史办抓住机会与他们座谈,了解到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情况,却又因他们当年在阳邑上学时年龄太小(不足10岁),对学校总体情况知之不多不具体而留下遗憾。但他们却想出了补救之策,把他们称之为大哥哥的,当年在阳邑时任学生会主席、年龄长他们好几岁的邢立统的电话、地址留了下来,并嘱“他什么情况都清楚,你可以去找他”。随后,党史办专程赴北京采访邢老,并又在邢的引荐下采访了卢伯英(邯郸行知学校学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又被邢老热情地联系介绍到北京育才学校查阅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并参观了该校校史展览。根据上述座谈纪录、录音及资料,才终把阳邑“延安保小”始末整理出来。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后,胃口越来越大,急欲吞并全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 在延安高举起抗日救国大旗,组织八路军新四军并号召全国人民与入侵者浴血奋战,革命干部、将士、志士舍家离子奔赴抗日前线,但他们留在陕北根据地的孩子却急需照顾,为此,中国共产党决定创办收留他们的学校。

 

19373月 ,由无产阶级教育家徐特立提议经中央苏维埃政府批准,在他担任校长的延安鲁迅师范学校附设了干部子女小学班。19381月正式成立了“ 延安干部子弟学校。”后几经搬迁又几经与其它学校的合分。19392月单独建校并改名为“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小学部(简称“保小”)”。

19473月,胡宗南大举进攻陕北,“保小”奉命疏散。为便于行动和安全,决定将师生分为两路:学生家长在西北解放区工作和陕北籍及会讲当地话的学生为一路,留在陕北一带;另一路近200人(称为“延安保小”)象任弼时同志“到更安全的地方——晋冀鲁豫边区”去的指示那样,过黄河越太行,行程千里远距离转移,于19477月到达目的地——武安阳邑村寨上驻下,并很快复课。

1、学校的体制,组织和教工学生来源。

“延安保小”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领导,在阳邑期间由晋冀鲁豫边区代行管理。行政组织设校长副校长,中央组织部选派。下有教导处和总务处,分别管理教师、保育员、缝洗员、学生会、少先队、儿童团和会计、管理员,炊事员等。还独立设有党支部。当时校长为郭林,教导主任韩作黎,总务主任文峰,驻武期间没有变化。因学生全部住校且年纪小,所以工作人员比一般学校多些,有20多人。教师大多是从中央马列学院、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和延安大学等校学生中由中央组织部选派经教育厅介绍到学校工作。在阳邑期间,教职工基本都是带领学生们从延安辗转千里到武安的原班人马。

 

“延安保小”学生都是干部子弟,是经中央组织部和边区政府民政厅审批,介绍到边区教育厅然后送到学校的。收生标准是:(1)父母在战争中牺牲的革命遗孤。(2)父母在前线或在蒋管区作地下工作的。(3)红小鬼。(4)县委书记县长以上地方干部子女。在阳邑延安保小读书的有李维汉之子李铁映、伍云甫之子伍绍祖、林伯渠之子林用三、项英之子项学诚、秦 邦宪之子秦钢,之女秦新华、南汉宸之子南新平、南新燕、南新翔,齐燕铭之子齐小鲁、王超北之子王乃宁、程今吾之子程海、甘冶陶之子甘泉等。

2、学校的教学活动。

教学仍以陕甘宁边区教育厅编印的课本为主要教材,学校也自主选 编一些补充教材。原则是与实际活动、生产劳动相结合。课程设置是:一、二年级国语、算术、音乐、美术、体育;三、四年级增加自然和社会常识;五年级增加政治历史地理。课桌是用砖垒起墩子上面搭上木板而成,登子是长板钉在木桩上。照明主要用籽油灯,也有其它油灯。男女生合编班,一个班在一个屋上课。

作息时间为:六 点半起床,早操洗脸漱口,值日生不上早操整理床铺,打扫卫生,七点半早饭。八点到十一点半上课,十二点午饭。下午一点半上课,夏季午睡一小时,两点半上课。四点半后进行文娱、体育、卫生、劳动等活动。五点半吃饭。饭后做游戏。九点熄灯睡觉。睡觉前各号舍(宿舍)点名,洗脚。

那时教学条件很差,由于纸不好,课本上的字有的还看不清。学生写字用的纸笔很少,发一枝铅笔要用半年,大些的学生用自造的石笔石板练字做算术题,还有的用棍在地上写。学生也由此而养成了艰苦奋斗的学风和勤学苦练的钻研精神。

除文化教学外,学校还很重视学生的全面培养。干部子女有优越感,有的爱说我爸是什么什么长,有的做错事不肯承认,有的到农民地里乱跑踩坏庄稼,有的贪吃好的乱扔差的。针对这些不良现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虽不同但都是为人民服务、勇于进行自我批评、遵守群众纪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专项思想教育,在学生中树正气,引导他们从小明辩是非。此外,安全、卫生、时事教育也经常搞。还组织学生深入农户作社会调查,参加拥军优属活动。为配合边区推广优良农作物品种,学校编些小剧目到村演出。齐小鲁(大个)讲,“我演土豆优良品种,伍绍祖(年纪小,个小)演小玉米,走上阳邑等街头演出,很受群众欢迎,促进了农村生产”。

为了交流办学经验,取长补短,“延安保小”还常和先驻阳邑村后迁木井村的“行知学校”、阳邑本地子弟学校有一些教学方面的交流勾通和生活方面的联谊。

3、教职员和学生的生活

“延安保小”不管是教员、职员,还是学生,都实行供给制。也就是说,学校所有用品,财产及个人吃穿用全由边区政府统一供给,尽管照顾孩子们的身体成长发育比其他单位供给好得多,但标准也是有限的。为保证供应不断档,学校大力抓生产以弥补供应不足,改善教学条件和伙食,同时非常强调节约,反对浪费。

教职员来自五湖四海,大家很团结,一心想着把学生培养成材。为此,他们很注意自身各方面的提高,政治和业务学习都非常努力,有空就读书。学哲学,政治经济学,联共(布)党史和社会发展史等。夜晚常在如豆的油灯下苦读,如饥似渴。要是听到某领导在什么地方作报告,跑十几里路也要去听。业务上有定期的教学会议和教导会议,研究教学和生活管理等问题。总务处干部文化水平低些,学校安排人教他们识字学文化,给他们读报、讲时事,他们也都刻苦学。业余生活方面,虽然条件差些,也因陋就简地制些土乐器,开展文体活动,如打球、唱革命歌曲、下棋等,还组织学一些军事知识以防不测。

学生中,十岁以上少,十岁以下多,一、二 、三年级学生生活上需要有人照顾,有保育员照顾他们睡觉穿衣和缝补拆洗衣被。四年级以上的学生自己管理、照顾自己,自己的事自己干。并鼓励他们互相帮助,提倡大哥哥大姐姐帮助小弟弟妹妹,低年级学生每人都有一个哥哥或姐姐,学校象个大家庭。

日常生活也较有规律。(1)伙食方面。每日三餐,早饭小米粥为主,有时也喝自己磨的豆浆,每人一个玉米面与白面合做的馒头,一块咸萝卜。中午和晚餐是小米干饭,每人一茶缸青菜土豆粉条萝卜熬的大锅菜。有时也吃肉,是学校自己养的猪或羊。(2)被装方面。学生每人每年单衣两套,棉衣一套、单棉鞋各一双,自己动手织毛袜,会的教不会的。衣服是粗布,学生领衣服都要小号,穿起来还是不合身,但孩子们把裤腿一挽皮带一扎也蛮精神,被褥一般是各人入校时带的,破了自己补,实在烂了才个别补发新的。(3)住宿方面。教室和宿舍全是民房,都是寨上的农家院。是群众在自己的住院子里腾出一间或两间供师生住,也有整个院腾出来的。根据房间大小,有的住人多,有的住人少,但都是集体宿舍。住的总体分散(占许多农家)局部挤(一个屋住的挤)。课外活动主要在教室院前一块空地上进行。

玩是孩子的天性,尽管条件差,孩子们还是发明了不少玩法。到河滩捡花石子磨成圆的代替玻璃珠珠,合到一块弹珠珠玩;自己捉蛇或鼠或赖蛤蟆取皮制成胡琴拉,集体玩拉圈圈游戏、唱歌、演活戏剧、扭秧歌等,使紧张学习的神经得以放松,同时也发展了个人特长。

同时在武安的还有“行知学校”,1946年蒋介石大举进攻解放区,党政军干部大批上前线留下子女无人照顾;后方的干部要搞土改、生产、支前也无暇顾及子女,还有一些烈士遗孤需照料。更紧要的是根据党中央总体战略,刘邓大军准备跃进大别山,照顾他们子女问题更显突出。所以,晋冀鲁豫中央局决定成立一所收容这些子女的学校。为纪念刚逝世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而取名“行知学校”,校址选定阳邑村,19471月正式成立。延安保小由延安迁阳邑寨上后驻坡上,行知学校先于其驻坡下的东西街,状如弟兄,往来甚密。当年冬天,行知学校搬到附近的木井村。后来,上级曾决定两校合并,校领导和教职工已知道此决定,但未向学生公布,在武期间也一直各自进行教学和管理,未形成合并事实,直到分别迁往华北局驻地。

 

19485月,中央决定晋冀鲁豫、晋察冀两边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6月下旬,行知和保小奉命分别取道太行山农村道路北上井径县孙庄,71日,延安保小、行知学校和晋察冀边区的光明小学在孙庄正式合并为“华北育才小学”,归华北局领导,后校址又在行唐县、灵寿县几经搬迁。

毛主席率中央机关进京后不久的19497月,华北育才小学进京,先分驻王府井、北新桥几个地方,8月即搬进了先农坛内。1950年秋,学校改归国家教育部直接领导,改名为“北京育才小学”。19559月取消供给制面向社会招生。1956年增设初中,校名改为“北京育才学校”。1971年又增设高中。成为有托儿所、小学、中学三位一体的学校。这所战争年代被誉为“马背摇篮”的学校,现已发展为在校生近4000人,培养出大批国家栋梁之才的中国名校。

延安保小在武安阳邑有一段灿烂的历史,战争年代获得了一个稳定的办学环境,这与当地政府和人民的大力支持保护是分不开的。他们为保障学校和全体师生的安全及正常的教学秩序,为培养摇篮中的孩子,为革命后代的健康成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学校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至今,阳邑寨上的群众还常自豪地对人宣称“延安保小就在我们村”。在寨上上过学的学生也念念不忘阳邑,李铁映任辽宁省委书记期间,于百忙之中专程到阳邑寨上的母校旧址走访并看望乡亲们。潘江汉、齐小鲁、王乃宁、程海、甘泉这些当年阳邑延安保小的学生娃,也两鬓斑白地结伴回阳邑逐户看望乡亲们,叙旧,谈他们的成长过程并感谢这片故土的人民。历史形成的情结,将会代代传承下去。历史将永记阳邑,武安人民将不忘延安保小。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