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1月10日,经起义官兵共决,部队改编为“民主建国军”,在伯延召开了成立大会。太行六专署专员杜润生代表分区向高树勋将军以及全军将士慰问。接着高树勋将军带领全军宣誓就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赠送给高树勋将军写有“……飙举义旗,民主建国……”字样的锦旗,并讲了话。
晋冀鲁豫军区、边区政府、边区参议会的领导和边区群众代表先后发言,赞扬高树勋将军顺应民心、反对内战的义举。会后,两万多军民踩高跷、跑旱船庆祝。
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等及各军区,就高树勋将军起义也发来了贺电。
民主建国军在武安驻扎期间,一方面加强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一方面还帮助武安人民生产,参加农活劳动。1946年7月9日的《人民日报》就以《民主建国军在夏收中》为题,报道了民主建国军帮助武安人民夏收的情景。
民主建国军成立后,为提高部队素质,增强战斗力,高树勋建议开办一所军事学校,为部队培训基层军政干部。这一建议得到晋冀鲁豫军区的支持,1945年11月中旬,在武安县紫罗村创办了一所军事学校,当时定名为“民主建国军建国学院”。学员是从解放区招来的有一定文化的男女青年。
同年12月中旬,学院正式编队开课。学院设有院务部、教育处和教导处。高树勋兼任院长。当时全院学生约360名,加上教职员,共400多人。
晋冀鲁豫军区对“民主建国学院”十分重视,在师资配备上给予大力支持,从部队中抽调了抗大毕业生担任学院的领导工作。这样就为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
学院的学习条件十分简陋,一无教室,二无教具,三无场地,就连住宿也很紧张。当地政府和群众热情帮助,为学院解决了住宿和学习用房的困难。师生们也因陋就简,克服困难,制作了许多土教具。
学院的行政管理很严格,课堂纪律、食堂纪律及内务卫生都有统一的规范。
在学院学习过程中,学员们首先进行了文化补习,又接着进行军政训练科目。军事课有队列训练、单兵操练等。政治课也开设了马列主义常识、中央党史、党的政策、纪律和作风等理论学习。同时部队领导还经常来学院上辅导课,讲毛泽东为解放军制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鼓励同学们练好本领,立志报国。
1946年10日间,为了战略需要,民主建国学院移至山西。1947年6月,第一学期学生输送到部队见习,9月下旬学校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