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做为冀南军政主要领导人的宋任穷、王任重同志曾长期驻在邱县,与邱县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45年春,抗战形势开始好转,这时的宋任穷政委已调任冀鲁豫军区司令员,驻防在河南濮阳。这年,寄养在邱县南辛店的宋小平已满4岁,宋司令惦记着女儿,常来信询问。一天,宋司令派一名战土到邱县南辛店接张莲芹,她便领着小平跟那位战士一起到了濮阳。亲手把孩子送还给宋任穷夫妇,孩子回到了亲生父母身边,宋任穷、钟月琳夫妇很受感动,抱起孩子深情地说:“多亏你路伯父、伯母在饥荒年和战乱中,冒着生命危险,忍饥挨饿,不辞劳苦养大了你,这养育的深恩可永远不能忘啊!
自那次分别以后,路登峰夫妇几十年没再见到宋任穷夫妇,心里一直挂记着他们及小平。宋任穷夫妇和小平也经常想念路家夫妇,只是由于公务繁忙,实难顾及此事。直到42年后的1987年3月20日,路凳峰夫妇受邀,赶赴中南海才见到了宋老夫妇及年近50岁的宋小平。宋任穷夫妇与路氏夫妇都已是古稀之年,久别重逢,分外亲热。宋老仍如当年一样亲切地向路氏夫妇问长问短,表达了对邱县人民的思念,并一再感谢他们收养了他们的女儿,路登峰夫妇反过来向他们道谢,说在那灾荒年,每月30斤小米也帮助了他们渡过难关。宋老不但带他们夫妇游览了首都名胜,还一起合影留念。已年近50岁的宋小平,紧紧拉着两位老人的手,亲切地说:“分别之后,我天天想念您们!养育之恩我没有忘。我家原籍浏阳,是我的第一故乡,邱县是我出生地,为我第二故乡。”
宋任穷在邱县工作期间,经常去西常一带村庄,还多次住在石太和家里,对石太和同志非常了解。石太和同志每逢回家碰到宋任穷在他家住时,两人总是在一起谈工作、谈思想。他向宋政委报告县里的各项工作及开展抗日斗争的情况,也谈西常屯村的情况及自己的想法。宋任穷同志对石太和在工作上、思想上进行了多方指导、教育和启发,两人的革命友谊也日益深厚。
1943年的邱县春旱秋涝,麦季绝收,秋苗没种,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灾荒,还有瘟疫,加之日伪军的“扫荡”、抢掠,全县8万8千多人,死逃过半。那时候部队吃饭也限量,吃饭时司务长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管了不管饱”。有的县长饿的竟昏倒在地上,不搞一点特殊,那时的干部和群众同甘共苦,军民关系、官兵关系好得很,真正是同生死、共患难。当年夏天,宋任穷和王任重主任分别在西常屯、韩庄、小电等村居住。他们一方面领导军民抗日,一方面组织军队和地方干部,领导灾民抗灾自救。农历七月初大雨过后,一般秋作物都不能种了,只能抢种些荞麦和晚菜,宋任穷政委便派人去威县、南宫一带为韩庄村灾民买来荞麦种、菜种。为帮助这些村抢种,他亲自带领一批部队干部、战士与灾民一起拉犁拉耧。但由于当时的灾民身体虚弱、人手缺乏,播种速度还是跟不上,宋任穷就组织韩庄村灾民组建起五个变工队(互助组),大家互帮互助,各尽所长,加快了播种速度,使这个当时不足百人的小村,很快种上一百多亩荞麦和小菜。由于管理及时、天气也帮忙,这个村的荞麦和小菜长得很好,获得了极好的收成,秋收后家家都吃上了荞麦面馍馍和小菜稀饭。至今一些老人,每当谈起当年宋政委时,他们都激动地说:“多亏了宋政委的帮助,咱韩庄人可不能忘了宋仁穷啊!”
为了种上庄稼、渡过灾荒,搞好生产,1944年春,宋任穷、王任重等领导,带领机关直属部队在邱县北部村庄如韩庄、大省庄、孝固等村拉犁开荒,并利用战马夜晚开荒种地,同时开展借粮救灾、赎人赎地斗争,并组织力量外出求援买粮种。通过党政军民的共同努力,邱县两年多的自然灾害直到1944年麦收后,严重灾荒才基本过去了,农村生产生活逐渐恢复。
原创作品,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