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民军第十三游击支队
何白沙
二、十三支队在对敌斗争中不断发展
日寇占领磁县城后,对彭城威胁很大,民军十四支队薛梦麟部及十三支队,经南王庄一带转涉县河口村整训。当时,这一带是冀察游击纵队孙殿英的管辖地区,孙殿英千方百计地想改编十三支队,这时在部队党的负责人张玺同志等领导下,对十三支队党组织进行了整顿,不断使党员坚定了抗战胜利信心,明确了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重要意义,同时,对部队加强了政治思想工作,加强了基层领导力量。
1937年11月1日,磁县抗日政府在南贾壁村成立。经过党内酝酿讨论,决定由田裕民同志担任县长,这是我党在敌后首先成立的第一个县政府。1938年元旦,日寇连续向彭城,索井一带进攻,十三支队尽力保护了抗日县政府。
这时十三支队的处境十分困难,新兵多,未经过训练,战斗力弱,装备又差。当时提的口号是:“有人出人,有枪出枪,有粮出粮,有钱出钱”,枪支是由各方面动员起来的,各式各样,有老套筒,水连珠、九连登,汉阳造等。刚参军的农民,服装也是各式各样,生活方面更是困难,战士每天吃小米和南瓜等,有时连盐都没有。队伍走到哪里,都是依靠群众派粮吃,烧柴是每班派一人由队长带领上山去砍柴,有时遇见会道门,就会被赶了回来,但是战士的情绪还是很高的。因为大家都懂得“只有打败日本鬼子,才能有好时光过。所以生活虽然苦,但战士还是照样唱歌,上操、学习,表示坚决抗战,暂死不当亡国奴。
三、粉碎日寇九路围攻后,十三支队回磁县坚持抗日游击战争
1938年4月底,八路车在武乡常乐村,神头岭和涉县响堂铺打了三次大胜仗,彻底粉碎了日寇对太行区的九路围攻。以后敌寇仅占据了铁路沿线,西起同浦铁路,东至平汉铁路,北至石太铁路,南至黄河,中间广大地区,除靠近铁路的个别县城驻有少数敌人外,大片土地形成了晋冀鲁豫一大块国共合作的抗日根据地。
磁县抗日县政府和民军十三支队按照地委的指示,争得张荫梧的同意,并在张存实同志(当时是河北民军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在反摩擦后与副指挥王长江同志任我冀中军区警备旅正副旅长)的支持下,于1938年5月途经平城,合涧、豹台、返回磁县,在豹台与纪德贵同志的四支队汇合,本月中旬经两岔口到达彭城镇,又与原留在磁县的田裕民同志的先支大队汇合,确定恢复和发展磁县的抗日游击战争。
这时原民军十四支队司令薛梦麟和孟延弼也从郑州回来,他们也召集旧部成立了第一战区独立第六支队(简称“独六”)。这时磁县的抗日武装可分为三个系统,一是原由王维纲同志组织的八路军三大队,纪德贵同志组织的四支队以及漳南大队。二是张锡珩同志领导的民军十三支队(以上各部都驻在彭城附近)三是薛梦麟等组成的“独六”,驻在峰峰一带。
特委对磁县历次工农暴动失败的原因,以及抗战后国民党不断制造摩擦,进行了分析总结,深深感到要取政权,巩固政权没有人民武装是不行的。因此,党决定必须抓紧时机开展群众性的抗日活动和壮大革命武装力量,与此同时,还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巩固抗日民主政权。张锡珩同志在党的领导下和八路军三大队积极开展了群众抗日活动,扩大抗日武装,一面动员地主交出枪支、粮食,一面开展打击汉奸活动。如将阎绍轲的抗敌保卫总团二团编入三大队,打击了向日寇告密陷害我同志的光禄镇大地主唐某,并收编了他的武装。还经常在平汉线上活动,破铁路、割电线,不断对敌人进行袭扰。
不久,陈赓同志率386旅772团全部和771团一个营及分区武装来到磁县边境,召集我党我军领导同志开了会,研究了如何进一步开展磁县工作。771团在峰峰一带消灭了变为资本家爪牙的矿警队冯雨三部,解决了妨碍抗日的土匪侯家沟杜德三部,给开辟磁县、武安一带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时十三支队发展很快,6月份已有1000余人,计编为四个区队(营),配备了干部,第一区队由万连有同志任区队长,张俊卿同志任教导员,(解放后任平顶山市委书记,后任郑州市委第一书记)区队下设大队(连)。
支队设司令部,下设八大处,计有政治处、参谋处,军需处、副官处,军法处等,由张锡珩同志任支队司令员,副司令原为张锡九,(被姚庄会道门流弹击中牺牲)后由冯寿亭担任,任主要职务的大都是老红军。
1938年6月底,日军三、四百人自观台出发,袭击彭城,炮火非常猛烈,我军一部已出发平汉沿线一带活动,我留守部队全力以赴与敌激战一天,敌人受到重创,狼狈逃窜。不久,磁县城内敌人又配合观台之敌分头向彭城,张二庄,青碗窑一带进行报复性袭击,在石鸡岭一带经我军阻击,敌人被击退。这时,磁县抗日根据地已比较巩固,八路军四支队和漳南大队奉命返回太南区,陈赓同志率三八六旅经过在索井一带休整后,调往太南线一带活动。这时,由我党领导在磁县的抗日武装,原三大队(即先支三大队后改为八路军独立第三大队,由王维纲同志任大队长),和民军十三支队共约3000余人。薛梦麟的“独六”也有2000多人,原来的地方武装磁县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由县长田裕民同志兼任司令,也进行了整编。
在击退日寇两次进攻以后,我党我军扩大了政治影响,抗日工作也进一步得到开展,开始训练抗日干部。磁县工委和抗日县政府教育科(科长霍衣茹)联合,在贾壁办了“冀豫公学”,开办了教师和抗日干部训练班,吸收了不少骨干分子参加了革命,培养了不少军政干部,张学孔同志由延安回来也参加了这次办学。
在抗日战争大发展的同时,十三支队的战斗活动也比较多了。有一次第四大队(连)夜间曾在磁县城关烧了敌人掠夺的棉花,敌人只得无目标的向四周打炮,但我部队早已走远了。
有一次,一区队长万连有和教导员张俊卿在马头镇打击了一次伪自卫团,进行了抗日救国宣传。
1938年麦收季节,万连有带领一部分队伍,越过了平汉路到临漳、成安一带活动,扩大了我军的政治影响。
原创作品,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