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窑:美在民间
日期:2020-12-02 14:18:31  点击:
来源:邯郸文化网  作者:洪烛

磁州窑:美在民间 

/洪烛 

来到邯郸的峰峰矿区,直奔磁州窑,当地接待部门请刘立忠给采访的作家们讲解。这位刘立忠,可不是一般的导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磁州窑烧制技艺传承人。听了他的讲述,我才知道:磁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窑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的彭城镇和磁县的观台镇一带,磁县宋代叫磁州,故名。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意即彭城镇能与景德镇齐名。此地的先民们,早在7500年前便开始了烧制陶器,彭城以北不远处的磁山新石器时期的遗址,出土过大量的夹砂褐陶和红陶器,中国社会科学院将其命名为“磁山文化”,从而确定了这个地区作为古老陶器发祥地的历史地位。

那是7500年前就点燃的火种,以有形或无形的方式传承,一直不曾灭绝。看见古窑遗迹,虽然久已不生火了,墙壁冰冷如铁,我的眼睛还是一热,心里还是一暖。历史的火种,文明的火种,又传递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中。

刘立忠给我们讲解:磁州窑产品多是日常生活必须的盘、碗、罐、瓶、盆、盒之类的用具,线条流利、自由奔放,表现出民间艺术所共有的豪放朴实的风格。宋代的磁州窑汲取题材广泛,形成多样,寓意丰富,并将陶瓷技艺和美术揉融在一起,将陶瓷器物提到了一个崭新的艺术境界,开创了陶瓷艺术的新纪元。相对于宋代五大官窑,磁州窑瓷器因为大多是为百姓日常生活而作的器皿,产量很大,流传到今天的数量也要多得多。

我想,磁州能成为“汝、官、钩、哥、定”五大名窑之外的名窑,独树一帜,不仅仅靠的是运气,更靠的是倔强的生命力。那五大名窑都属于官窑,磁州窑走的是民间路线。人们常说美食在民间。又岂止如此,盛放美食的美器,也在民间。或者放大了说:美在民间。能够在民间流行的美,也许大俗,但大俗就是大美啊。能够在民间流传的美,才可能生生不息,达到不朽的境界。

这种美造福过更多的人,这种美进入了更多人的记忆,与他们的生活水交融,因而成为最有体温的美,最有辐射力的美。

在磁州窑,我怎能不为这种美叫声好呢?好美,好美好美。

刘立忠讲解的内容,也许属于中国人应该了解的常识,可孤陋寡闻的我,听了还是感到非常新鲜。譬如:在磁州窑的诸多品种中,尤以白地黑花(铁锈花)、刻划花、窑变黑釉最为著名。它的装饰技法突破了当时流行的五大名()(汝、官、、哥、定)的单色釉局限,运用了数十种丰富多彩的装饰技法。

刘立忠讲解的内容,也许在网络上一百度就能找到,可惜我从未如此搜索过。也许,是为了等到这么一天,站在磁州窑的现场,看这么一位有血有肉有知识更有技艺的大活人,把一段段尘封的历史,轻手轻脚地给重新揭开:磁州窑的器型和纹饰为民间所喜闻乐见,影响范围较广,发展迅速。北方各地纷纷仿制,中心窑场以邯郸市的观台镇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磁州窑体系。主要分布在河南鹤壁集窑,修武当阳峪窑,禹县的扒村窑,登封曲河窑,山西介休窑,霍县窑,山东淄博窑,江西吉安吉州窑,福建泉州,四川广元等都大量烧造与磁州窑风格相近似的瓷器。

刘立忠根据展厅里的实物给我们讲解,也使那些或古老或年轻的陶器与瓷器,有了体温,有了呼吸。譬如:两晋南北朝时期,彭城、临水地处中原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成为京师邺城临漳西郊的名胜之地。陶冶技术也趋于成熟,已经烧制出了青瓷和化妆白瓷,完成了由陶向瓷的飞跃。

我听到这一段忍不住浮想联翩:从陶到瓷,就像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造成了从物质到精神全方位的改朝换代。贾宝玉说男人是泥的,女人是水做的。泥做的陶器,和男人一样粗糙。瓷器其实也是泥倣的,却像水做的女人,显得精致了许多:光滑的皮肤,婉约的表情,细的心思……我眼前这一尊白釉黑彩花瓶,亭亭玉立,简直是瓷器里的林妹妹。

真是听不够啊。回来后我又网搜了更多的资料,对磁州窑有了更全面的感知:明代彭城磁州窑仍保持着相当大的产量,并在彭城设置了官窑,在磁州南关设立了存放官家酒坛的仓库——“官坛厂”,以备顺滏阳河舟运入京。彭城作为磁州窑的中心,也随之而成为北方瓷都。清朝初期,彭城磁州窑又进入一个比较繁荣的时期,窑场增多,型改大,品种增多,产量大,日用瓷覆盖民间市场。《磁州志》记载,“彭城源里居民善陶缸之属,舟车络终,售于他郡”。

最吸引我的还是这一段资料:磁州还大量题写诗文做器物的装饰,这种装饰风格最初始于唐代长沙窑,而磁州窑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其书写方法无一定规格,非常随意。诗词多出自当时文人之笔,常见有“满庭芳”、“朝天子”、“普天乐”、“阮郎归”等,同时还有民谚俚曲,规劝箴言,处世哲学、吉祥语等。如:“天下太平”,“众中少语、无事早归”、“有客问浮世,无言指落花”、“孤馆雨留人”、“国家永安”、“镇宅大吉”“利市大吉”、“天地大吉”、“长命枕”、“牛羊千ロ”、“天地大吉一无事深谢”、“贫居闹市无相识,富住深山有远亲”、“风吹前院竹,雨折后院花”、“清风细雨,黄花绿叶”、“清吉美酒,醉乡酒海”、“甜香味美最为善”、“红花满院”、“道德清净”、“风花雪月”等。上述题句多写在各种瓷枕上,完全采用民间白话语言,既增加了民间文化气息,又具有吉祥之意,故深受百姓喜爱。

当诗词与瓷器联,不只使瓷器更有文化含量了,也使诗词的传播,多了一个生活化的载体,无处不在的媒体。“有井水处皆有柳词”,原本形容柳永的词流传之广。而磁州窑,也举办过古老的“诗词大会”,为诗歌、民谚、格言的传播,作出过不能小瞧的贡献。至少,使之更深入民间。深入民间就是深人人心啊。

 

参观磁州窑之后,在研讨会上,轮到我发言,我结合新了解的知识,把一路的感受都吐露出来。但还有一个感触,不吐不快。就把这最大的感,用在本文(也是我的发言)的结尾处吧。这是我眼中也是我心中的一个闪光点。

在英语里,瓷器与中国是同一个单词: China。瓷器最早诞生于中国,比欧洲掌握制瓷技术提前一千多年。在磁州窑,想起瓷器的同时,怎能不想起中国?小小的瓷器,大大的中国,结有不解之缘。以天地为窑,饱受战火烧烤、苦难煎熬的中国,有过辉煌也有过耻辱,经历了千年窑变,终于洗去满面尘灰,在世界舞台重新闪亮登场。古老而年轻的中国,不仅像瓷器一样让人惊艳,更如同风凰,一次次浴火重生,令人惊叹。瓷器是易碎品,风凰却有顽强的生命力,不仅超越时空,甚至超越死亡。四大古代文明,惟有中华文明绵延未绝,证明它不只有瓷器的美貌,更有凤凰的命。在磁州,赞美瓷器的同时,怎能不赞美中国?瓷器是静止的凤凰,凤凰是打不碎的瓷器。而中国,与瓷器拥有共同的名字,又与凤凰拥有共同的灵魂。

磁州窑:美在民间,美在中国。

【作者简介】:

洪烛,原名王军,中国文联出版社诗歌分社总监,著有诗集《南方音乐》《你是一张旧照片》《我的西域》等,散文集《我的灵魂穿着草鞋》《眉批天空》等,长篇小说《两栖人》。《摘自峰情》

点击免费看热门小说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