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人都知道邯北,但它的俗名叫“黑赖部队”。老邯郸人都这么叫,外地来的人也随着这么叫。可以说“黑赖部队”这个名字在邯郸是人人皆知。为什么呢?因为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这里是邯郸最繁华的“天桥”(借用北京天桥的意思)。
尤其是到了年关(阴历年),这里更是热闹非凡,除了唱大戏之外,本市的群众文艺团体轮流来这里登台亮相,大部分是歌剧,比如:西南庄的《小二黑结婚》,南关的《刘胡兰》、《小女婿》,南门里的《白毛女》,安庄村的《王贵与李香香》等等。等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里更是另一番热闹景象,扭秧歌的、打花棍和打花鼓的、跑竹马和跑旱船的、练气功和变戏法的、舞狮子的和西洋景拉洋片的、特别是踩高跷的,很受欢迎。例如西南庄高跷队的《西游记》,扮演孙悟空的高跷高有两米,手持金箍棒在高跷队前边,轰开人群开道,还能做前、后翻跟头高难度的动作,令人们叫好。而安庄村的高跷队也很不错。他们的《扑蝴蝶》很拿手。高跷上的小媳妇,手拿一根颤颤悠悠的长棍,顶端有一个大花蝴蝶,在空中一抖一抖,引得一个小丑踩着高跷,手拿一破芭蕉扇,一蹦一跳地冲着蝴蝶跑来跑去,一会儿,小媳妇的蝴蝶飞到了地上,而小丑猛地踩着高跷劈了个叉,在地上翻滚扑蝴蝶,引得满堂彩,欢声不断。总之这时的“黑赖部队”成了闹元宵的天堂。
到了1953年,市政府在陵园路的南陵园东边,建了一个体育场,才把一些重大会议和活动从这里挪到那里去了,从此以后,这里就成了说评书的,唱曲艺的,变戏法儿的,耍武术的以及大型的马戏团的场所了。在广场的西南角,有一个评书茶馆,里面设备不错,茶水管喝,但听评书得给钱,听一段收一次钱(那时候不像现在,购票才能进场),说到关键的节骨眼,不说了,到座位上挨人挨个收钱。一些不自觉的人,站起来走人,等收完了一遍钱。重新开书,他们又回来了,人家说书的也不记怪。记得当时说评书的书目是:《三国演义》、《宋史英烈》、《三侠剑》和《三侠五义》等。在广场的东北角也有一个席棚茶馆,是唱坠子的,收钱的方式和评书馆一样。他们常唱的节目是《隋唐英雄传》、《响马传》和《五女兴唐传》等。后来这里翻盖成“邯郸市曲艺厅”了。到文革时又改名叫“电视厅”开始对外放电视了,购票进场。
除了这两家固定的茶馆外,场地的中央成了各个江湖艺人的表演场所。像一些耍把戏卖艺的、耍猴的、西洋景拉洋片的、耍武术的变戏法儿的等等,有时会来一个大型的大马戏团,栽上高大的高杆,用大布围起圆型的大场地(因为还要跑马,在马背上耍一些杂耍),买票入场,看的人不少,有一些农村的也专程跑来观看。到了晚上,这里更加热闹,大马戏团乐队吹奏的洋号,声音能传到铁路西的谢庄村。耍气功的、唱地摊小戏的,他们都点上汽灯(当时因邯郸电力有限,他们大都自带汽灯),敲着铜锣打开场子,一边吆喝,一边转着圈走,招揽客人。在场外的小商小贩也来此出夜市,有卖馄饨的,卖香烟瓜子的。卖水果的,他们的叫卖声、马戏团的洋鼓洋号声、杂耍的吆喝声、评书馆、曲艺馆的鼓板说唱声,再加上人们的喧闹声,直冲云霄,回荡在夜空。
转眼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后期,整个广场盖起了几排漂亮的瓦房,并在这里设立了“邯北商场”,下辖:邯北土产门市,邯北百货门市,邯北信托门市,邯北饭馆,邯北五金门市等等。就连北边菜市街的蔬菜门市和肉食门市也挂上了邯北的牌子,甚至在邯山北大街路东的照相馆也成了“邯北照相馆”了。从此,邯北这个名字就取代了有浓厚殖民主义色彩“黑赖部队”的日本名字。并且,老邯北也走上了新的发展里程。
注:(王景春 邯郸市西关人,己是耄耋之年,经济师,从银行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