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碧水的守护者——李建峰
作者:李春社 麻文静
一、在市场的洪流中缎炼成长
李建峰,1962年生,河北邯郸县人,出生于峰峰矿区。他自幼性格开朗,爱好广泛,善于思考,独立性强,从小学到高中,直是学校的文艺骨干和班干部。1981年从邯郸市第十三中学高中毕业后,他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去走拥挤的高考路子,而是勇敢地步入社会,到社会洪流的旋涡中去闯荡。80年代初,市场经济初露端倪,五金公司正是计划经济向市场过渡的最前沿,李建峰到区五金公司做业务员,每天与市场打交道,天天跑外联系业务,不仅走遍了全国各地,开阔了眼界,也锻炼了他对市场经济的敏感和把握能力。
1984年,随着能源市场的开放,峰峰矿区煤炭资源得到大开发,区属、镇、村开办的小煤矿遍地开花,煤炭外销成为峰峰经济的主要驱动力。李建峰再次冲到峰峰矿区的经济前沿,调到区煤炭局供销公司,担任供销科副科长,在更大的市场上,滚爬摸打。由于他对供销市场的预知与洞察能力,在关键时刻,果断签单,为煤炭外销显示了オ干,1985年,被提到峰峰矿区第二工业局供销公司担任业务科科长,在这个岗位上,他千了五年,从一名初出校门、浑身是冲劲的热血青年,成长为一个对市场、对人生有了诸多经验与历练的中层干部。
二、在金融风暴中方显英雄本色
1990年7月,李建峰调到了峰峰矿区大社政府工作,先任办公室副主任,后任主任。乡镇工作千头万绪,尤其是办公室主任,“上面千头线,下面一根针"”,对上连着党、政、工妇、团和区直二三十个部门,对下连着最基层的老百姓,是镇政府工作的中枢神经,但他精力充沛,处事果断,每天公务无论多少,都当场解决,繁而不乱,使全镇工作平稳运行。
1996年一1998年,他担任了两年的峰峰党委委员,工业副镇长。1998年-2004年底,他又担任了近6年的界城镇镇长、党委书记。在全区乡镇干部大会上,任命他担任界城镇镇长时,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小插曲,宣读任命书的区领导竟然不认识他,只得有意让他站起来亮了一下相。这种情况,在区政府任命历届镇长的大会上,从未有过先例。从这一件事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李建峰的人品是多么的端正,“官品”是多么的清廉。
清欠难,搞好兑付取款、接待上访群众也是极难的工作。有一次,上百人集体到市上访,分别围攻堵了市委、市政府机关,李建峰和镇里的主要领导及时赶到现场,组织力量进行疏导。他向上访人员讲政策进行疏导时,发现一位老者因一天的劳困,身体出现虚脱,他与同行的镇干部掏钱为老者买来水、面包、火腿等食品,将老人安全送回到了家。这些亲民、爱民的行动,感动了在场的上访者,经过连续20多个小时的耐心工作,终于将上访群众安全地带回到了峰峰,成功地化解了一次重大信访、上访事件。在基金会风暴期间,李建峰连续27天没有回家,也没有顾上回到办公室,而是每天不辞劳苦地奔波于基层和各地,清欠和兑付基金会资金,虽然尝尽了酸甜苦辣,但看到基金会风险最终被化解,他心里还是很欣慰。
全区基金会风险最大的界城镇得到成功化解,展示了一镇之长李建峰指挥若定、临危不乱的領导オ干,也显示了他脚踏实地、深入基层的领导作风。他知道,通过化解基金会风险这一人生中永远难忘的历程,今后的工作中无论再遇到什么困难、什么难关,没有他不能克服的、不能闯过去的。不久,区委任命他担任界城镇党委书记,主持界城镇的全面工作。在此后的岁月中,李建峰带领界城镇党政一班人,攻克了许多老大难问题。比如小土焦窑的关闭,界城镇曾经是全区小煤矿最多的镇,80年代以来,村民与集体相继开办土焦窑、焦厂,加工焦炭,高峰时期,全镇到处是大大小小的小焦窑,黑烟蔽空,曾为全区的经济发展做出过贡献,也曾列为全市亿元镇。但随着小焦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国家政策,界城镇开始对小焦窑采取关闭措施,这中间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但李建峰仍以饱满的热情推动这项工作,最终实现了小焦窑的全部关闭。此外,还有农村殡葬改革,不达标的小煤矿关闭等等,也是前所未有的困难,都在李建峰的推动下顺利推进。
正因为李建峰的雷厉风行,不言退却,正因为李建峰的自信开拓、水不气馁,2004年12月,区委、区政府将更重的担子放在了他的肩上,担任区环保局局长。
二、在治污攻坚战中改写环保历史
李建峰到区环保局上任后,为使自己尽快进入角色,首先熟悉了一下环保局机关工作环境和各科室的工作性质与工作状态、不看不知道,一看心里直发酸,眉头不由得紧锁。办公室和楼道的脏乱差,出乎他的想象,大楼的墙壁和各个角落,可见明显的墙皮脱落,楼内下水道堵塞,楼前的小院尘土飞扬,整座大楼给人的感觉死气沉沉,全然没有一点蓬勃的生机。环保执法队使用的车辆,因为太陈旧过时,去企业执法时,连门卫都拦住不让进门。多数办公室没有电脑,还在慢腾腾地用手书写材料。财务科的账面上因没有流动资金,累计欠缴职工养老金二十多万元,还欠着大笔司机补助和差旅费。环境监测仪器设备严重不足,执法取样取证设备仅有一台老式照相机和一台老式摄影机,由于没钱,局机关的年度报刊征订甚至都减了一半。过年过节,更谈不上职工有什么福利待遇了。由于管理混乱,职工的工作状态低迷,迟到早退和脱岗成了正常现象。该抓的工作没人去抓,该管的事情没人去管。前几年,由于环保局辞退了二十多名临时工的遗留问题,导致信访案件时有发生,法院的传票时不时地会飞到李建峰手中。环保局机关楼被人讥讽为人防大楼的锅炉房。
但李建峰毕竟是李建峰,一个经历过基金会金融风暴的人,当然不会被眼前的困难吓住。为尽快改变全区环保工作形势和局内现状,李建峰有针对性的在全局干部职工中,开展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理论学习,在全局干部职工中积极推进塑造“学习型、文明型、求实型、服务型、自律型”环保人,提高环保人员素质教育活动,实现了环保队伍在短期内的整体素质迅速提高。在上任的头一年,投资近9万元对办公室、会议室、楼道卫生间、大门和门口进行了整修,改变了原来的脏、乱、差现象,建设了环保职工之家,内有乒乓球室,跑步机等各种健身器材,让干部职工在工作之余有了一个健身、活动的场所。先后投入11.7万元,购置了办公用的电脑、空调、复印机、传真机、摄像机、照相机、COD监测仪、培养箱、酸度计、林格曼镜等,基本解决了办公、执法、监测所必需的用品。环境监察大队标准化建设提前破格通过一级验收,成立了大队综合室,新增办公用房5间,添置了各种现代化办公设备,实现了集中式现代化办公。区环境监测站积极按照国家三级站标准开展达标建设,投资二十余万元购置了电子天平等先进仪器,更换了实验台,增加了实验室面积,扩大了监测领域和项目,达到了三级站标准。
环保局机关形象改善了,但打开环保工作局面同样面临着困难。因为企业经营者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能不上就不上正环保设备,上了环保设备又不想开动环保设备。而峰峰矿区又是一个资源型工矿区,钢铁、煤炭、焦化、陶瓷、水泥、石料大大小小的重污染企业遍布全区,结构性污染短期内改变,难度较大。河水发黑、烟尘蔽日。曾经一个外地人,来峰峰出差,正遇上下雨天,他赶到路旁一棵大树下避趋雨时,结果淋了身泥水,令他哭笑不得,后来他对朋友说:“下半辈子再不来峰峰了。”这就是当时峰峰环境的写照。尽管环境如此,但企业的违法成本远远大于守法成本,正常排污费征收因难,老百姓对居住地的环境不满意,环境信访呈逐年上升趋势。困难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李建峰的头上,那几天,他真是觉也睡不好,饭也吃不香,时值寒冬,他多次站在滏阳河边,凭栏远跳,任凛冽的寒风吹在热血沸腾的心头,此时此刻,他感到眼前的滏阳河就是流动在他血管里的血液,头顶的天空布满了全区50万人民渴望蓝天的目光……他生于斯,长于斯,故乡的环境要是不能保护好,他愧对故乡五十万人民……
李建峰多次召开领导班子会,通过调査研究,认真分析,摸清了环保局的工作症结。随后,在全局干部职工大会上,他响亮提出力争年终考核时,“位子”大幅前移。他从环保工作方式入手,改变环保局多年不变的传统工作方式。过去,环保局在征收排污费时,沿用的是按片征收的管理模式,东西交叉,行业交错,征收人员前脚刚核算完某饭店征费额,紧接着去征收的就可能是无相关联系的一家工厂排污费。这种按地域分片征收的管理模式,最大的弊病就是导致业务员对专业不精不专,征收底数不清,一碗水难以端平。同等规模的两个企业,排污费几乎相差一倍,少交者沾活自喜,多交者心有怨气。转变传统的征收方式后,全区行业征收标准一目了然,征收工作畅通无阻。大张旗鼓地对陶瓷、焦化、钢铁等企业实施重点整治,通过精心安排部署,现场检査指导,召开专项治理进度调度会,技术资金支持等一系列工作,当年度就有18家企业完成了综合整治任务。“十一五”期间,全区累计完成环境治理项目153个,其中废水治理41项,废气治理112项。大力度实施陶瓷“煤改气”,完成14家企业的38条窑炉改造,主城区周边陶瓷企业基本实现天然气无黑烟生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都实现大幅度削减,2009年完成化学需氧量削减346.29吨、二氧化硫削减2131.67吨,全区排放总量分别同比05年降低25.36%和21.54%,滏阳河出境断面水质优于考核标准,达到三类水质标准。
“只为天更蓝,水更清”,这是李建峰的口头禅。环保局门前就是婉延而过的滏阳河,每天面对潺潺而流的河水,看着河水一天天变清,李建峰感到了只有一个环保人才能体会到的喜悦与慰籍。
四、在节能减排中再绘碧水蓝天
环保决定着一个地方的环境质量,更决定着一个地方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成了一个环保人后,李建峰切身体会到了这切,因此,峰峰矿区,这个353平方公里的土地,就装在了他的心中,这里的河、这里的山、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成为他心中最大的牵挂,无论走到那里、走多远,他心中总是想着峰峰的环境会不会有事,哪里的污染源该整治了,哪个项目该进行环境评估了等等。出差跑项目,远到北京,他都是星期日下午去,星期一办完事,连夜往回赶,近到石家庄出差,都是夜里驱车去,白天办事,当天夜晚赶回峰峰,他在外面呆不住。多少次上班时感冒发烧,他埋头于环保工作,没时间住院,只得把医生叫到办公室,利用午休时间赶快输输液,下午就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他说:“峰峰50万人民的健康放在我肩上,我不敢偷闲。”
峰峰矿区环境的好坏,成了李建峰的心境,当空气质量好的日子,李建峰就开心,空气质量不好的日子,李建峰心境也跟着不好。对李建峰来说,与其说他是在保护环境,勿宁说,他是在保护自己的心境,他已把自己融入峰峰的空气中,河水中,融入这片土地的一草一木中。峰峰的环境一天天变好了,李建峰的心境当然也变好了。近年来,环保部门与有关部门相协调,依法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焦化企业21家56座焦炉,淘汰落后产能达316万吨,关停7家8座300立方炼铁高炉,淘汰落后产能85万吨;关闭3家4座水泥机立窑、1家2条水泥旋窑熟料生产线,淘汰产能40.2万吨;关停4家4条石料生产线,淘汰落后产能90万吨;关停3家3座白灰窑,淘汰落后产能7·5万吨。结构关停直接实现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COD、烟粉尘排放总量大幅度削减,为全面完成减排目标夯实了基础,对区域环境质量改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污染减排不是一关了之”。李建峰领导的环保局并不仅仅是“关”、“管”,更多的行政作为是“建”与“服务”,他始终把环保工作做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调结构促转型、助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努力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贏”。工作中,牢固树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理念,立足区情,统筹兼顾,从节约资源中求发展,从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从建设生态中求发展。“不否定资源优势,大关停腾出容量,通过破旧立新,谋求产业新生;不放弃传统产业,煤改气告别黑烟,实现能源替代,传承窑火不熄;不忽略一草一木,整环境种树治水,注重生态建设,重塑碧水蓝天。”这是他总结的有着老工矿区自身特色的“双赢”之路。2007年,着眼于煤化工产业的长远发展,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峰峰矿区煤化工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促进峰峰集团煤化工等大型煤化工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峰峰打造全省最大的千万吨级煤化工产业基地抢占了发展先机。同步开展了《成峰工业走廊发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峰峰矿区产业聚集区发展规划》的编制和环评工作,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和严格的总量控制,促进了产业间资源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对符合准入门槛实行提前介入服务,专人和全程跟踪服务。在项目审批服务上,将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由国家规定的60日、30日、15日减为15日、3日、1日,“三同时”执行率达100%;定期组织人员到企业现场帮助解决问题;帮助企业编写专项资金可行性报告,并带领跑市进省争跑资金;环境监测上,帮助企业开展了环评和项目验收监测服务,在日常管理中,指导企业规范化操作,一般性的没有造成污染后果的环境违法行为,只纠正,不处罚,以提醒告知、督办整改为主。将环境保护与生态峰峰建设相结合,羍头编制完成了《峰峰生态区建设规划》,引导企业建设园林式单位;2008年以来,将环境保护与三年大变样有机结合,使峰峰的城市形象彻底改观。所有这一切,助推峰峰实现了“煤一焦一气一化(瓷、电、钢、活性炭)”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环保部门为峰峰矿区的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期间,李建峰也获得了数十项国家、省、市荣誉,2007至2009年,连续三年被市政府授予二等功,2008年,荣获邯郸市劳动模范和“十大新闻人物"。在开展的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査工作中,环保局荣获先进集体,他本人获得由国务院污染源普査领导小组办公室、环保部、国家统计局、农业部四部委联合表彰的先进个人。2009年,峰峰矿区在全省“双三十”节能减排综合排名第二名。
李建峰工作作风平易近人,对待职工像春天般的温暖,他善于团结他人,凝心聚力于环保。单位不论哪位职工家中有事,他都会挂在心上,想方设法帮助解决。环保局有一个叫张树明的老职工,患尿毒症住院,李建峰只要有空闲,总要去看望下这位老职工,还千方百计给张树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他关心职工的方方面面,凡是职工家中“红白”事,在百忙中他都抽出时间,到职工家中表示关心,实在没有时间,就委托妻子代替他参加。
“干工作单枪匹马不行,只有众人拾柴火焰オ会高。”李建峰笑着对下属说。
他心中的山和水,是峰峰的山与水,他像保护自己一样,保护峰峰的山水,他坚信,峰峰的山会更绿,水会更清,天会更蓝,他也坚信,他的心境也会更加舒畅快乐。《摘自峰峰人物志》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