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瘾!一起来看武安商帮百年老号的辉煌岁月!
日期:2020-11-02 09:51:51  点击:
来源:武安手机台  作者:

   解放前,武安归河南省彰德府管辖,其外埠商业可概括为“南绸北药”,从业者以城南、西南、东南各区域人员为主,其从业地点遍及东三省以及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山西、甘肃等十几个省,时间跨度很长,自明末武安商帮兴起至1956年公私合营止,大概300余年。  

      武安商人最初靠手推肩扛沿“晋鲁大道”到山东和山西经商,彰德府(安阳)也是武安人做生意的好去处。后来,因河北祁州(安国)是药材集散地,武安人开始在河北做贸易,从祁州药市进货,再推车沿街叫卖,从行商逐渐过渡到坐商。

       比较早的商号有:明末伯延徐家在河南安阳开设的“德聚成”药店,罗峪村贾家在河南开封开设的“贾三合”绸缎庄。顺治年间,武安人郭维诚在绥远行医卖药,开设药店。康熙初年,大贺庄胡家在秦皇岛昌黎县开设“胡恒盛”中药店,武安人在归化城(内蒙古呼和浩特)开设“同泰永”药店。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武安田姓在山东冠县创立“万合堂”药店。乾隆六年(1736年),西河下孔家在保定易县开设“广庆恒”药店。乾隆十八年(1753年),武安人在山东聊城开设“仁义亨”药店。乾隆中期,龙泉村武氏兄弟开始闯关东,开创了武安人在东北的第一家药铺“武临泰”。乾隆年间,西孔壁韩家来到山西碛口开设“兴盛韩”药店,伯延房家在安阳开设了“祥顺公”绸布庄,张璨杨家来到晋东南的高平、潞城一带,在此创立“元顺和”药铺。      

       嘉庆二年(1797年)伯延徐家也进入关外,在辽宁沈阳开设“和发徐”药店。嘉庆年间,伯延程家在关外宽城子开设“和合成”药店,张璨杨家开始在河北创业,在石家庄元氏县城开设“杨春和”药店。嘉庆十年(1805年)伯延人朱家兄弟经过千辛万苦,在扶余县(吉林松源)创建“荣盛和”药店。嘉庆末年,伯延程凌云买下本村苗家在江苏苏州的绸缎庄,创建“复盛程”绸缎庄,又在江苏镇江等地滋生出复盛永、复盛长等数柜分号。

 

       道光初年,武安大贺庄李来中在张家口开设“永兴李”中药铺。道光末年,伯延朱锦、程和祥、关庆生三人联合,各取名字中的一个字,在宽城子开设“锦和庆”药店。道光三年(1823年),大贺庄胡姓在直隶乐亭开设“恒盛和”药铺,乃昌黎“胡恒盛”药铺分号。

        咸丰初年,龙泉武家将沈阳“武临泰”改为“德泰兴”药店,伯延房家入驻东北,房五成在沈阳开设“德庆增”药店,“锦和庆”的劳金胡全义来到北团林子(绥化)创办分号“锦和盛”,随后龙泉武家在黑龙江阿勒楚喀城(阿城)开设“德泰恒”药铺,武安人开始向黑龙江省进发。

        至咸丰元年(1851年),武安人在东三省开设的五大药庄有4家已经在东北立下字号,分别是:伯延“和发徐”、伯延“锦和庆(盛)”、伯延“德庆增”、龙泉“德泰兴”。4家买卖蒸蒸日上,一路高歌,很快在黑土地上发展起来,遍布分号,引领着武安人源源不断地去东北淘金,使整个东三省“有冒烟的地方就有武安人卖药”,东北人把精明的武安人称为“河南药鬼子”。

       咸丰元年(1851年),大贺庄李明在山东茌平开办“广盛聚”药行。咸丰五年(1855年),同会村杨德元在吉林通化创立“永成庆”药店。咸丰七年(1857年),伯延房家在卜奎(黑龙江齐齐哈尔)开设“德庆增”分号“德庆长”。

       同治三年(1864年),庄晏人韩锦良买下伯延徐家在河南开封的“和泰昌”绸缎庄,改名为“和泰西”。清末,韩氏家资巨富,名冠乡里。同治四年(1865年),伯延徐家在归化城开设“元泰和”药店,房家也在归化开设“德泰玉”药庄,后又在宁夏银川市和中卫县开设“德泰永”药店。

       同治四年(1865年),武安药商在安国药王庙成立“武安药帮”,一块巨大的石碑刻有300多家药号。这些商号主要占据当时的山西、直隶、山东、河南四省,比如大贺庄李家占据聊城地区和张家口地区。李家人李久青在“武安药帮”成立时,成为首倡者,乃武安药帮四大会首之一。大贺庄胡家占据冀东地区,创建恒盛号,辐射昌黎、乐亭、迁安,胡家人胡连元成为武安药帮四大会首之一。西河下孔家占据保定、廊坊各县,创建了诸多“广”字号药铺,如涿州广魁恒、唐县广义号,孔家人孔广能成为武安药帮四大会首之一。沿平村梁家占据徐水县,创建“梁双兴”药店,梁家人梁玉堂成为武安药帮四大会首之一。西张璨村杨家在元氏县建立老号“杨春和”,辐射石家庄地区和张家口地区。茶口赵家占据北京房山,创建“恒隆泰”药店,伯延徐家占据安阳,西河下赵家占据山西阳泉。这些商号逐渐发展壮大,尤其在山西、河北,几乎每个县、市都有武安人开设的药铺。

       同治九年(1870年),东孔壁村刘正泰在北京大兴县开设“永安堂”药铺。同治十三年(1874年),西孔壁刘廷怀在甘肃酒泉东大街开设“广泰堂”药铺。同治年间,伯延翟家在辽宁铁岭创建“广增福”药店,在海龙府创建“广聚德”药铺,罗峪村贾家在开封开设“贾双盛”绸缎庄。光绪二年(1876年),同会宋家在沈阳小北关炉灰山开设“协盛成”药店。光绪七年(1881年),磁山人霍含聚在山东郯城马头镇开设“聚源隆”药店。光绪九年(1883年),磁山霍士廉、霍士林兄弟在安阳西大街创办“双合义”药栈。

       光绪十二年(1886年),武安众多绸缎商人在江苏苏州谋划建武安会馆。光绪十五年(1889年),会馆建成,在会馆里竖起一块记事碑,上面刻有48家武安商号,都是实力比较强的绸缎庄。武安会馆的建成,标志着“武安绸帮”的形成。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大洺远村尹彝堂(懿德)在通化东门外开设“积盛和”药店,随后广开分号,迅速崛起,成为武安商帮中的“后起之秀”。至此,武安人在东北开设的五大药庄全部形成。清末民初,以五大药庄为龙头,武安商帮也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南绸北药”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不管是老柜滋新号,还是另立新字号,从数量和规模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为民国时期武安商帮的进一步扩大奠定了基础,使武安人的生意遍及大江南北。尤其以东三省资本最雄厚,药商最多。

       武安商帮驰骋大半个中国,行走于白山黑水,经营于草原坝上,创业于西北大漠,创建了上千家商号,让处于山区丘陵地带、靠天吃饭的武安人发家致富,不仅满足了温饱,而且让很多人求得富贵。本文叙述的这些商号,都具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可称为“武安百年老号”,但相对于武安人300年来创建的“南绸北药”的诸多商号,只是九牛一毛。如今,许多商号有名而无实,因岁月太久,无法得知其为何村何人在何地所创。

 

点击免费看热门小说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