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十佳集报老人一一徐国华
作者:马全祥
徐国华(1932-2008),河南省安阳县人。16岁来峰峰下煤窑。1952-1954年被单位保送秦皇岛中国煤矿工人学校速成初中毕业。徐国华自50年代起开始集报、剪报,担任《中国煤炭报》等多家报刊通讯员。特别是1984年退体后,开始专业集报,建立了“徐国华集报馆”。收藏有中外报纸1万多种(8万余份),并在孙庄社区老干部活动中心成立了全市第一家老年集报学校。先后30多次在市、区、社区、学校举办集报展览。
他个子不高,满头华发,留着银色长须,戴着老花镜,行走在集报的路上。每天到夜深人静,徐国华喜欢坐在台灯下细细品味他的报纸,如老僧入定一般。徐国华并不富裕,在他的“蜗居”里,最主要的财产是一张旧的写字台,一个老式立柜,一张双人钢管床和一台“牡丹”牌黑白电视机。徐国华把每月300多元的退体金一分为三:一份寄给在外地上学的女儿,一份留作他和老伴的生活费,剩余的3分之一用于集报。他细细算过一笔账,每月要与全国各地50多位报友通信,碰到满意报纸要花钱买,相互交流、交换离不开钱,为此,他在街头摆过气枪摊,搞过套圈活动,为的是挣个外快补贴家用。可是,家里增多的依然是报纸,为此老伴常抱怨他“痴迷不悟”、“死不改悔”,而后又不得不避开买菜高峰期而抱回成捆儿廉价菜。有一次,一个收买旧书旧报的商贩从他家门前经过,徐国华硬是栏住人家,以高于人家收购价4倍的价格,买了堆只有他自己才称之为宝贝的旧报纸。那位小商啊着嘴差点笑出声来,老徐也是黑嘿笑着,彼此欢喜,各得其乐。他几平生活在报海里,立柜和写字台里面摆满了报纸,床下是报纸,床头堆的也是报纸。在他的藏品中、有一张197年在武安出版的早期《人民目报)。还有一张“手掌报”,虽仅手掌般大小,却是胶印、激光照排。他能够拥有这些极品、珍品和孤品而自豪。
在徐国华居室里挂有一张特别的中国地图。在这张地图上,冀南名城邯郸被涂成红色,以此为中心放射出条条射线,犹如航空图一般。这些射线连接拉萨,通台湾,系长春,至三亚,是老徐与各地报友通信联系、建立友谊的忠实记录,每条红线都有讲不完的故事。徐国华不仅集报,而且读报、用报、研究报纸。他把报纸上的故事侃给老人们听,把致富信息剪下来送给亲人好友,自掏腰包、上北京、下郑州,连续两届应邀参加了集报研讨会。他给报纸提改进建议,给报社写稿,变成铅字,整整贴了一大本儿。1992年春节,徐国华在孙庄矿举办个人集报展,20多块展牌,上千种报纸,引起了煤矿人的特别兴趣。这是峰峰煤矿有史以来的第一次。1992年他被中国集报界评为“全国十佳集报老人”称号。先后担任第一届中国报业协会集报分会副会长、第二届中国报业协会集报分会顾问等职,筹资创办了《冀南报友》民刊与国内外报友交流。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市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专题报道他的集报活动。其采写的集报信息、知识类文章300多篇在各类报刊发表。《摘自峰峰人物志》
原创作品,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