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佛教文化瑰宝《赵城金藏》从涉县进京始末
刘汉承 贡延红
《赵城金藏》和《敦煌遗书》、《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并称为中国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
《赵城金藏》因刻于金代,故称《金藏》;又因原藏于山西省赵城县东南40里的霍山广胜寺内,后又称《赵城金藏》。它是世界文化瑰宝,在全球佛教界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1982年,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领导小组委托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后来担任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的著名学者任继愈教授负责,以《赵城金藏》为底本,先后组织160人,历经13年艰苦努力至1994年,编纂完成《中华大藏经》106卷。
赵城金藏局部
央视4套曾录制“国宝档案背后的故事——《赵城金藏》八百年始末”,某台还以《夺宝》为名拍成电视连续剧,近年来一些报刊发表文章,《赵城金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但是解放战争时期《赵城金藏》在涉县近3年时间并无文字记载,作者收藏到与其有关的两份文献,不仅填补了这段空白,还据此纠正一些文章和电视剧中的错误。
本文讲述的是经历了抗日、解放战争烽火硝烟的国宝《赵城金藏》,从邯郸涉县安然走进北京的曲折过程。
一、潞州17岁少女断臂募捐刻经传奇
相传,当时有一名女子名叫崔法珍(潞州人氏,今山西长治),年长到17岁不能说话,后被住在霍山古寺人称“霍山老人”的百岁老和尚医治好。为实现老和尚刻经心愿,崔法珍断左臂进行募集刻经款。此事感动了山西、河南、陕西、安徽等众多施主,有的出钱,有的捐出牲口,有的卖掉土地、房屋,踊跃资助。
刻经于皇统8年(即南宋绍兴18年,公元1148年)开始,至金大定18年(南宋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刻成,经历了整整30年。这部完全由民间出资的佛藏,包括了佛教传入中国后到金代以前在中国流行的佛教经典,其中最有名的是译师安息国(即:帕提亚王国、西亚古国)的安世高、天竺国(古印度的别称)的鸠摩罗什,唐代的玄奘和敬义等中外200多名高僧参加翻译、编纂的经卷,对研究中国宗教历史和印刷方面都有很高的价值,被载入《永乐大典》。《赵城金藏》究竟有多少卷,据魏隐儒先生所著《古籍版本鉴赏》记载,1936年支那学院蒋唯心调查,《赵城金藏》按《千字文》编号,始于“天”字、终于“九”字,即《千字文》第4章“庶几中庸”,估计全部应有7000卷(另说6999卷),其时尚存4800余卷。
大批《赵城金藏》能够保存至今,抗日战争时期的太行八路军功不可没。
二、抢《赵城金藏》,日本鬼子空作白日梦
星斗转移、日月如梭,朝代更替、战乱灾荒,在历史演变进程中《金藏》进入了近700年默默无闻的“冬眠”历史阶段。
1933年,《金藏》藏于山西赵城县广胜寺的消息披露,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1937年“七七事变”,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同年9月10日,蒋介石指示当地军事首领第14军军长李默庵部队撤退时将《赵城金藏》运走。当时,广胜寺住持力空和尚以“《金藏》属赵城全县所有,自己无权”为由,拒绝调运。
11月8日,太原失守,日军顺同蒲铁路南下,很快占领赵城,并在离广胜寺1公里处设立了一个“据点”。
在国民党军队溃败南逃、大片国土沦陷时刻,毛泽东主席提出“八路军要到太行山脉创造游击根据地”的指示。1937年11月,八路军129师以骑兵营为先导挺近太行山区。1938年4月,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八路军129师在薄一波、戎伍胜率领的决死纵队密切配合下,粉碎了日军对晋东南的九路围攻,创建了以河北涉县、山西辽县(后改左权县)、黎城等县为中心的太行抗日根据地。随后,组建了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军区,以主力部队、地方部队、游击队、民兵相结合,在敌后对侵华日寇展开英勇顽强的斗争。
涉县第二区公所关于派遣牲口运输函
华北人民政府社会教育处关于赵金藏运费的函
1942年春,早已对《金藏》垂涎三尺的日本侵略者派出一个所谓“东方文化考察团”,通知广胜寺要在农历3月18日“参观”该寺。力空和尚感到藏经藏在飞虹塔的“塔中塔”秘室内,虽然严密,但难逃怀恶意而来的日本人的眼睛。此前日军曾打过《金藏》的主意,提出要用22万大洋换《赵城金藏》,被力空和尚断然拒绝。考虑被抢劫的危险即将发生,为保存国宝,他决定交给八路军进行保护。在此同时,我八路军敌工人员也从敌人内部获得了日寇将于近日抢夺《金藏》的情报。
时任太岳军区司令员的陈赓、政治委员薄一波接到报告后,感到事情重大,立即发电延安,向党中央请示。接到中央不惜一切代价保护《金藏》的安全的回电后,于“东方文化考察团”“参观”之前的农历3月13日晚,以主力部队封锁了日军通向广胜寺的进路,由熟悉地形的赵城县游击大队政委李溪林、大队长许生芳组织身强力壮的民兵200余人,在广胜寺30多名僧人配合下,将藏经分装在麻袋中,身背、肩扛运下霍山。县长杨泽生坐阵霍山脚下的郭家节村,组织50多名县区干部接应,再装到牲口驮筐中,连夜转移到太岳军区指定的地点。
为防止日军迫害,力空和尚匿藏在山涯吕祖洞内一段时间后,离开赵城。日本“东方文化考察团”发现《金藏》和力空和尚不见了。羞恼成怒,立即撕下“文化”的假面具,对广胜寺多次进行捣毁文物、抓走僧人的“武化”搜查,彻底暴露了要抢劫这部《金藏》野心的法西斯强盗面孔。
三、《赵城金藏》在涉县的前前后后
《赵城金藏》由八路军抢出后,开始藏在一个废弃的小煤窑内,因受潮又多次转移。1946年秋的一天,从太岳行署的驻地——山西省沁源县,由20多头牲口驼着装有《赵城金藏》的42个木箱翻越向太行山脉主峰,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到太行行署驻地下温村,把42个木箱卸在天主教堂里。
对于这段历史,涉县、邯郸文史资料均无记载,中央电视台4套“国宝档案栏目”也仅用两句话概括:“1946年秋,《金藏》从太岳区转移到太行区涉县下温村一个天主教堂内,1949年春由张文教负责从下温村调往北京”。实际上1949年春调走藏经的地点不是下温村,而是常乐村。
太行行署关于张文教前往常乐村·搬运赵城金藏的函
关于《赵城金藏》在涉县的一段历史,北京军区《战友报》原记者张崇发,1982年在北京访问张文教之后以“国宝《赵城金藏》抢运记”为题,在河北省委出版的《党史博采》上发表,简介如下:
1946年秋,八路军干部张文教奉北方大学校长范文澜之命,负担保管《赵城金藏》的任务。他来到涉县下温村天主教堂打开木箱一看惊呆了,里面的经卷潮湿发霉,不少已经严重损坏。他想当务之急必须把潮湿的经卷弄开晾干,可当时已是深秋,气候转冷,靠冷风慢慢阴干,速度太慢, “用什么办法呢?”他想起家乡用锯末烧炕的情形,便找来锯末将42个木箱中装的4800余卷经卷全部烘干。
《战友报》记者张宗法1982年在北京采访张文教
他又想找些纸张把经卷分开包起来。几经联系,当时只有《新华日报》社有剩余的旧报纸,张文教每天去报社挑一担旧报。一天傍晚,他挑着担子在过清漳河滩时,经历两次恶狼嚎叫、围追的惊险。
为了找一个安全、干燥的地方,他多次勘察,最后确定把经卷从下温村转移到约3公里外的常乐村一个四面通风的地主家的阁楼上。
关于这一段历史,只是张崇发根据张文教口述所写,并无实物资料证实。
2007年春,笔者(刘汉承)在邯郸市古玩城地摊上收藏了一张用“华北人民政府公用笺”写的信函,内容是:
二科负责同志:
常乐村群众搬运四十二箱藏经,重2740斤,每斤(搬运费)50元,合计人民币1370元(第一套人民币)现已领下寄去,祈转常乐村群众为荷。
此致
敬礼
5月19日
信末加盖圆形“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处”大印。
此信是《赵城金藏》在涉县历史的一部分。它进一步证实:
1、这部“国宝”是当时由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处从涉县调走的,从管辖权限看是合法的。
2、调走时间。应该在1949年5月19日之前,虽然信函未写明“年份”,但从华北人民政府1948年8月9日成立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此建制撤销,仅有1949年一个“5月19日”。和“国宝档案”节目及张文教所述“1949年春”基本吻合。
3、数量42箱、重量2740斤,记载明确。
因《赵城金藏》在涉县这段历史涉县文史资料没有记载,为了填补这段“空白”,笔者和涉县党史研究室主任李书味决定对张崇发先生文章中不够详细地方进行一次调查。一是《赵城金藏》存在下温村天主教堂什么地方,为什么受潮?二是张文教同志从《新华日报》取报纸的具体地点;三是存放《赵城金藏》的常乐村地主阁楼还在吗?
2008年12月2日,笔者和邯郸红色收藏爱好者许剑文,会同涉县党史研究室主任李书味、干事申苗瑞一行4人,驾车到来到下温村天主教堂。教堂地面高出附近居民房地面许多,三面有窗户,通风良好。看管教堂的老者说:“教堂院内主建筑北侧有一用青砖修建的地下室,听说过去放过什么东西,为了防雨水,前几年用条石封了口。”此时,我们才明白,经卷所以受潮,是一度存放在地下室。
《新华日报》在涉县有桃城、中原、西戌村三处旧址,中原村“完定寺”俗称“大庙”,1944年秋至1948年6月是《新华日报》太行版旧址,从时间推算张文教所说《新华日报》无疑是在中原村,它距下温村约4公里。
广胜寺的飞鸿塔
常乐村一位80多岁的刘老汉向我们介绍;土改时常乐村有5家地主都姓许,并带我们一处一处查看原地主的房院。除一家在前几年将老房拆后重建外,其余四家基本保持了当年的原貌,我们查看后,只有一家有阁楼。
四、赵城金藏在涉县今又有新发现
2013年2月25日是元宵节,贡延红在家整理刚从革命老区涉县收藏的一批解放前的资料,一张“太行行政公署公用箋”中的“张文教”、“藏经”、“常乐村”字样令人眼睛一亮,天哪!这不是与《赵城金藏》有关的信件么!真是梦里寻他千百度,定眼看它就在手中。发现藏品历史价值时的激动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信件为土棉纸质,26X19厘米,文字用毛笔行书竖写:
赵县长(时任涉县县长赵胜前——笔者注)
华北政府太原市府教育局张文教同志前往涉县常乐村搬运藏经,希动员车辆帮助运至涉县车站,兹介绍张同志前往,请协助办理是荷。此致敬礼,四月二十三日
加盖长方形“太行行政公署”红色印戳。
从信函内容可以佐证以下几点:
第一,结束了张文教在保管、调运赵城金藏工作只是口传没有文字证实的记载。
第二,张文教当时的身份不是统称的八路军干部,而是太原市政府教育局的官员。
第三,张文教是持有华北人民政府致太行区人民政府的信函换得太行行政公署致涉县县长的信函。
第四,“每斤50元”是常乐村至涉县火车站距离的搬运费。
第五,“2740”斤是在涉县火车站承运时连同包装箱在内的过磅重量,使用的是1000克的公斤。
五、世界瑰宝从涉县安然走进北京
佛教起源于印度,随着世界人民相互交往,逐步融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之中。《赵城金藏》所以称稀世珍宝,是因为目前全世界仅有这么一部,连佛教发源地印度,也没有这么完整、这么丰富、这么古老的大藏经祖本。
《赵城金藏》一开始就注入了一个17岁少女断臂感恩的虔诚,众多平民解囊相助的深情;它记载着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最高领导层的高度关怀,亲历八路军战士机智英勇的掩护。在解放战争枪林弹雨中,涉县山岭草木的热量烘干了它身上的潮气,太行麻纸印成的《新华日报》为它披上了防风御寒的外衣;在涉县两年零8个月的日日夜夜中,它受到太行军民悉心精心守护。
1949年4月初的一天,正在太原进行城市接收工作的张文教接到了去涉县护送《赵城金藏》进京(北平)的电令。涉县常乐村群众将42箱,2740斤经卷送到涉县小火车站,乘坐邯郸军民在解放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到达邯郸,后转乘汽车于4月30日到达北平。
5月14日,解放不久的北平举办了党、政、军、文化、宗教等各界人士参加的《赵城金藏》座谈会。张文教作了守护与护送《赵城金藏》的介绍,北方大学校长范文谰作了共产党重视文化遗产、在战争中保护国宝的报告,巨赞法师热情激昂地作了动员佛教徒捐献装裱《赵城金藏》纸张的演讲。
人民日报1949年5月22日报道赵城金藏抵达北平
5月22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报道:“名经四千余卷抵北平市”,告之全国人民和世界佛教界令人振奋的消息——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烽火硝烟的世界瑰宝《赵城金藏》从涉县安然到达即北平。
原创作品,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