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久·乔基纳】
Sergiu Ciochină


判断美,有一个窍门,就是看能不能从中感受到生命力。
看塞尔久・乔基纳的森林与花园画作,最先触到眼睛的是那片会呼吸的光影。暖黄色的光不是平铺直叙的明亮,而是透过枝叶缝隙筛下来的碎金,落在花瓣上时带着颤动的暖意,抚过苔藓时又裹着湿润的潮气,连画里最不起眼的石块都在光影里透着股 “活着” 的热乎气。这光影不是画布上的颜料,是生命力在画面里留下的脚印。

美这东西,某种程度上就是生命力的显影。就像画中那束光,照到哪里,哪里就有了生机。你看森林里歪脖子的树,树皮皲裂得像老人的手背,可在光影里,枝桠却朝着天空伸得笔直,那股子 “就算长歪了也要见阳光” 的倔劲,就是美的模样。
生活里的美从来不在精致的摆件上,而在那些使劲活着的事物里 —— 菜市场湿漉漉的地面上,刚到货的青菜还挂着田埂的泥,叶片上的水珠明明要滴落,却在光里颤巍巍地亮着,这就是生命力该有的样子。

当你盯着画里花园的花看久了就会懂:真正的美,是生命不在乎有没有人观赏,依然要把根扎进土里、把花瓣撑开的认真。就像画中那朵半开的月季,花瓣边缘还带着蜷缩的痕迹,可在光影里,每道褶皱都透着 “我要开了” 的宣告。
人也是如此,好看的眉眼能让人多看两眼,但真正留在心里的,是一个人说话时眼里的光、走路时脚下的劲,是他把日子过出声响的生命力。

美和生命力本有太多的共性。塞尔久・乔基纳画里的光影从不是装饰,而是生命力的脉络 —— 光照亮的地方,是生命在舒展;阴影沉落的地方,是生命在积蓄。这让我想起清晨上班路上,看见便利店的灯光映着店员擦玻璃的身影,那动作没什么美感,可抹布划过玻璃的声音、哈出的白气在光里散成雾的样子,却让人突然觉得心安。美从来不是刻意摆拍的姿势,是你看见某个场景时,心里突然涌起的 “这就是活着啊” 的感动。
当你看懂画里光影如何让寻常草木有了灵魂,就会明白美从来不需要复杂的定义。它是春日第一只蜜蜂撞在纱窗上的莽撞,是秋夜蟋蟀在墙角拉琴的固执,是塞尔久・乔基纳画布上那束永远带着温度的光 —— 照见万物如何在时光里,不慌不忙地把自己活成美的样子。这种美,没什么高深的道理,就是生命力最本真的模样,你看见了,就知道这世界为什么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