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俗“炸邯郸爷”与邯郸有渊源!
日期:2024-12-09 17:45:10  点击:
来源:邯郸新闻网  作者:邯郸文化网

台湾民俗“炸邯郸爷”

与邯郸的渊源

每年元宵节期间,在中国台湾的台东与竹南等地,都会举办声势浩大、热闹非凡的“炸邯郸爷”活动。但大多数人对这一民俗的起源,其与邯郸的历史渊源,为何叫做“邯郸爷”等知之甚少。

01

早期,台湾全岛许多地方都在举办这个活动。“炸邯郸爷”活动于元宵节晚上18时开始,地点一般在广场、公园或庙宇前的空地上,并逐步延展到各街道。组织者精心挑选出一位勇敢的男青年扮演邯郸爷,邯郸爷头上包裹着金黄色的布巾,象征着熊熊燃烧的火焰。他的面部被涂成五颜六色的大花脸,象征着太阳光芒四射,威力无穷,无所不及。上身赤裸袒露,寓意正大光明,英勇无畏,所向披靡。胸前挂着神明保佑的天师印和护身符,以此祈福上苍护佑天下众生,万民平安。他的下身仅穿一条红色短裤,光着双脚,意味着脚踏实地,不畏艰险,通达四方,财源茂盛。活动开始后,邯郸爷站在神轿上,手持象征神灵法器的榕树枝,挥舞臂膀,双目圆睁,威风凛凛,器宇轩昂。轿子由四个头戴渔夫帽、手持竹扫把的健壮魁梧的大汉抬着,飞快地穿行于活动广场和大街上,以逆时针绕圆圈方式接受炮炸洗礼。成群的炮手站成两排,等待轿子从身边跑过时,大家一拥而上,将准备好的竹篙炮竹投向轿子上的邯郸爷。一时间,各式各样鞭炮、礼花、火焰电闪雷鸣般地在邯郸爷的身上、头顶、腰围、腿间及脚下噼里啪啦炸起,在他赤裸的皮肉上爆开,惊天动地响作一片。火硝、烟雾、炮屑的味道随之弥漫四周,将整个活动现场紧紧包裹,此情此景令人惊心动魄。轿夫和邯郸爷在众人的轰炸和攻击下,不得不冒着被炸伤的危险,顶着炽烈的炮火,在连串成片的炮阵包围中来回奔跑穿梭。百姓视“炸邯郸爷”民俗为迎财纳福的盛典,活动热烈奔放,明显感觉是从冶炼时火花四溅的场景中获得灵感,参与者像是抬着一个正在冶炼的熊熊燃烧的坩埚在广场游行。

 

02

这项被命名为“炸邯郸爷”的民俗活动,到底和邯郸有什么关系?邯郸是一座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更有着古老的冶铁记载。甲骨文上有 “甘”“丹”的记载,古钱币上“甘丹”有其直接的寓意指代。“甘”,来自于甲骨文,是象形文字,是一个器具,起始的意思是装填坩埚进行冶炼。“丹”,来自于甲骨文,也是象形文字,“甘”倒过来就是“丹”。是“甘”冶炼好以后倾倒铸造的过程。“红彤彤”一词就是来自于冶炼倾倒时高温铁水产生的颜色,直观且形象生动。“坍塌”的坍字,也有倾、倒的意思。“甘”和“丹”是冶炼的两个大过程,合起来就是冶炼浇铸的意思。钱币铸造的过程,是一个火热又充满安全风险,充满未知变数,且由多人分工协作的过程,它用来创造财富,自然也是一个精神愉悦,充满美好憧憬的过程。

03

一切民俗均来源于生活。或许是先民在冶炼铸造前的郑重期盼,或许是冶炼铸造成功后的放怀庆祝,或许是冶炼铸造中红红火火的生产过程……给了人们无限的想象力,激发了人们创造力,于是,冶炼浇筑钱币的过程,被活灵活现演化为了一个邯郸爷,此“爷”当为“冶”之口传之讹,它起初应该是庆祝或祈祷“甘丹冶”。艺术来源于生产,艺术高于生产。人们或许期望来年有一个好兆头、或许就是欢庆自己一年的艰苦劳作,人们把冶炼铸造的过程提炼为艺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融入到红红火火的“甘丹”过程。这不仅是视觉的盛宴,同时也能满足了精神贫瘠的人们,在精神上对财富渴望的慰藉,逐渐形成这一项民俗活动就是“甘丹冶”“邯郸冶”。如武安等很多地方至今仍然流传的“打铁花”或者“打树花”,也是脱胎于古时冶炼时的火花迸射产生的财富、幸福、欢乐。
中国台湾“炸邯郸爷”表演现场

04

西晋末年,五胡乱华,给中原地区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特别是今天邯郸一带更是重灾区。国破家亡、杀戮频发,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北方汉人纷纷南渡,形成了今天部分客家人的主体。远走他乡的邯郸人不忘故土,于是将一些地域文化符号镌刻到了南国土地之上。他们把古老的文化基因传承到异地,以慰怀乡之情。使这些习俗随着客家人的迁徙而到处传播,并与当地文化进行融合。盛行在台湾的民俗活动“炸邯郸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台湾民俗“炸邯郸爷”正是滥觞于邯郸早期的民俗活动 ——“甘丹冶”“邯郸冶”。只不过,今天的邯郸已经失传了,而在台湾却大放异彩。“邯郸爷”在台湾被完整地保存、继承下来,并且不断加以完善,丰富发展,融入了“炸”的元素,更加扣人心弦和火爆。邯郸先民,把冶炼铸造的过程艺术化再现为“甘丹冶”,在流传的过程中,“甘丹冶”“邯郸冶”逐渐演变成为“邯郸爷”,并且在火药被发明以后,融入了炸的动作,使得“邯郸爷”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和激烈,更加奔放热烈,形成了今日的台湾一带民俗活动“炸邯郸爷”。每一年的元宵节,在宝岛台湾,这一场视觉盛宴都会如期而至,流光溢彩;而在邯郸大地,每一天都会上演铁流滚滚、百炼成钢的激情澎湃场面。台湾和邯郸文存一脉,血肉相连,“炸邯郸爷”更是提供了最直接的古老佐证。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