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陶黑陶 一抔土的浴火重生
日期:2022-11-10 14:38:09  点击:
来源:赵都文化(公众号)  作者:□郑延芳

 

馆陶黑陶

 一抔土的浴火重生

 

□郑延芳

 

馆陶黑陶 一抔土的浴火重生

 

2022年6月1日起,《河北省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条例》正式施行,馆陶黑陶制作技艺被列入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活动之中。

 

      

 

中国大运河发轫于春秋,建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千百年来沟通南北,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起始于邯郸馆陶县境内的卫运河,前身原为黄河故道,是大运河通渠较早的一段,而馆陶黑陶是当地重要的文化遗产资源,具有显著的地理和人文特色。黑陶,自人文初始的远古而来,承仰韶,启殷商,挽彩陶,携青铜,是原始社会后期龙山文化的典型代表,出道不久即走上了人类文明的巅峰,而后辗转传续,又堕入数千年历史尘烟中寂寂无名,于新的时代便如凤凰浴火,重绽异彩。馆陶黑陶,中国黑陶的重要组成部分,系龙山文化一脉,以黄河故道纯净细腻的红胶土为原料,经手工淘洗、拉坯、晾晒、修整、压光、绘画、雕刻等几十道工艺,采用独特的“封窑熏烟渗碳法”烧制,工艺复杂精细,烧制难度很大,可做古朴实用的生活器具,亦成优美典雅的艺术珍品,有“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硬如瓷”的美誉,令世人叹为观止。2006年,馆陶黑陶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1

 

 

中国最早的陶器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早期,大约距今15000年左右,中国南方可能已经开始制陶的试验,到距今9000年左右大致完成了陶器的发明和探索。1962年于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发现的圆底罐,其年代据放射性碳素测试为公元前6875±240年,为夹砂红陶,外表有绳纹。华夏文明的来源之一裴李岗文化(公元前5500~前4900年)中出土的陶器多为泥质或夹砂红陶,亦有少量灰陶。

 

      

 

可以遥想一下当年,在陶器发明之前,先民们如何加工处理食物?没有能够盛放物品又耐高温的器具,只能用火直接烧熟了吃。渐渐地,人们在实践中反复摸索,尝试着用一些比较容易粘合的土捏制成形状简陋的物什,盛了食物架在篝火上烧烤,发现几度经火之后,那土家伙竟然变得坚实耐用不漏水。于是便有了陶器的雏形,可以稳妥地盛放食物进行蒸煮,还可以贮存剩余物品,酿酒、消毒等功能也被逐步开发。陶器的使用,极大改善了先民们的生活条件,对人类的饮食卫生和医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史书有这样的记载:“神农作瓦曰陶。”

 

      

神农,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传说因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亦称炎帝,所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其部落活动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他与黄帝一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共同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核心。

 

      

 

《太平御览》引《逸周书》称:“神农耕而作陶。”说的是炎帝神农氏带领部落人民学会耕种,发展出原始农业,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生产的物品逐渐有了剩余,农业的发展便促进了手工业的产生,剩余粮食的出现催生出制陶业,制造出了生活生产用具——陶器。属于炎帝神农时期文化的湖北随州冷皮垭遗址、西花园遗址、枣阳雕龙碑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器形有鼎、罐、厚胎喇叭形红陶环、陶纺轮、碗、盆、圈足盘、器盖、瓮、尖底缸、长颈壶、四足方鼎等,这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掌握制陶技术,且陶器被广泛使用。

 

      

 

沿磁山文化(公元前5400年~前5100年)、大地湾文化(公元前5200年~前4800年)、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马家窑文化(公元前3300年~前2050年)、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年~公元前2500年)、龙山文化(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2000年)一脉纵观,可以看出古代中国人制陶工艺不断发展的进程,品质提高,种类增多,一步一步从粗拙简陋的实用造型向精巧大方的审美方向发展,也带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最早出现的陶器以红陶、白陶和彩陶为主。其中,距今大约7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分布于黄河中游地区,遍及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地,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最兴盛繁华的时期,制陶工艺相当成熟,器物规整精美,多为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装饰以彩绘为主,造型有杯、钵、碗、盆、罐、瓮、盂、瓶、甑、釜、灶、鼎、器盖和器座等种类。

 

      

 

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彩陶衰落。公元前2500年至2000年,黑陶隆重登场。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文化中出土的杯、罐、壶、盆等日常用具都是黑陶制成,黑陶也成为龙山文化的代名词,这是中国制陶工艺的一次高峰。

 

      

 

考古发现,馆陶黑陶最早出现于夏代中前期(约公元前2000年),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龙山文化的重要部分。

 

 

02

 

 

黑陶的出现,代表着当时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为什么是黑色?

 

      

黑陶的黑色并非陶土本质的自然呈现,而是在烧陶工艺高速发展的前提下,有意识的人为烧制结果。

 

      

先民们为什么特意将陶器制成黑色?这恐怕与原始社会的尚黑文化有关。

 

      

原始社会时期,中华文明弥漫着黑色崇拜的气息。黑色,是夜的颜色。在缺乏照明手段的原始暗夜之下,黑色掩藏起目之所及的一切,人们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黑色迷雾背后,将要面对的是什么?黑色,象征着神秘、未知,甚至于恐惧和死亡。

 

 

     

从《礼记》中,我们能发现夏朝对黑色的崇拜。夏人以黑色为贵,祭祀、战争、丧事这样严肃隆重的场合都要用黑色,皇帝的车马、旌旗、服色均以黑色为主,这是国家意识层面的体现。夏人在审美上也以黑为美,就像《左传》中说的“黰黑而甚美,光可以鉴”的姑娘才算是极致的美女。

 

      

 

到了商代,商人认为自己是玄鸟之后,《诗经》中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说法,而玄鸟本身的形象就是黑色的鸟。

 

      

 

周天子也迷恋于黑色,《礼记·月令》中说“天子居玄堂左个,乘玄路,驾铁骊,载玄旗,衣黑衣,服玄玉”,天子住在北向明堂的左侧,乘黑色的车,驾黑色的马,车上插着黑龙旗,穿黑色的衣服,佩黑色的玉……

 

      

 

五行中,黑色为水,秦国崇尚水德,也选择了黑色,统一六国后,黑色就成为了华夏主打色。

 

      

在被称为“中华文化源头”的《易经》中,黑色代表天,也代表天帝所居的北方。

 

      

 

而中国传统的道教思想中,玄黑被视作“众色之母”,一切颜色都是从玄黑中生发出来的,就像万事万物皆发自于“道”。在老子看来,五色令人目盲,再华丽的色彩都比不上玄黑这种单纯的颜色,所谓墨具五色,大道至简。

 

      

 

总而言之,黑色从中华文明的源头走来,是早期华夏先民心中神秘和尊贵的象征,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包容、内敛、平和的精神追求。

 

      

 

看似简单拙朴的黑色,其实烧制技术上比彩陶更为先进。彩陶的颜色是涂抹到胎体上的釉彩,而黑陶是渗入胎体的黑色,由内向外,浑然一体,如同用黑色的泥土烧制而成。这有赖于特殊而复杂的“熏烟渗碳”烧制技法。

 

      

 

早在四千年前,馆陶先民就已经掌握了先进的封窑技术。人们选用当地优质粘土,经过手工淘洗、拉坯、晾晒、修整等层层工艺处理,采用独特的“封窑熏烟渗碳法”,以火烘焙,让弥漫在窑里的浓烟中的碳粒渗入坯体而呈黑色。

 

      

 

就这样,一抔黄河故道的沉泥堕土,千淘百漉之后,又经烈焰焚身,始得脱胎换骨,涅槃重生,“黑如漆、声如磬、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终成大器。

 

 

03

 

 

 

遗憾的是,如此精妙的黑陶曾经沉入历史的长河中,销声匿迹许久。

 

      

据《元和郡县图志》、《馆陶县志》等记载,馆陶春秋时称冠氏邑,城西北七里有陶山,赵置馆于其侧,故名馆陶。

 

  

    

有史学家考证,古馆陶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势平坦,放眼望去,一览无余,并没有什么高山。原本是大河故渎,春秋时因属卫地而得名卫河,汉称白沟,隋唐为大运河永济渠,宋曰御河,明清又称卫河……漫长的时光里,不知道有多少次河流改道、河水泛滥,经年累月,斗转星移,冲刷出大片平原,即使有较高的丘陵起伏,千百年之下,也早被涤荡殆尽。大河滔滔而过,携带的大颗粒泥沙渐渐沉入河底,不断淘漉,淤积于下游,几度沧桑之后,河道深层的泥土变得细腻、纯净,无沙且粘性大,富含多种矿物元素,在烧制中能产生均匀细腻的质感,是制陶的天然原材料,最能烧制出精美的黑陶上品。

 

      

 

正是因为拥有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条件,馆陶制陶业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明清时有史学家考证,古之所谓陶山,或陶丘者,乃废陶堆积而成“山”的模样。言而总之,馆陶自古便因陶而盛,亦以陶为名,黑陶更是它奉献于中华文明的一份骄傲。

 

      

 

历经了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一万年前裴李岗文化和八千多年前磁山文化的红陶、七千多年前仰韶文化的彩陶、四千多年前屈家岭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黑陶及至商代的白陶、西周的硬陶、秦代的兵马俑、汉代的釉陶、唐代的唐三彩等之后,到了宋代,瓷器兴盛,陶器式微。无釉陶器吸水率较高,不及施釉瓷器实用,陶器自此逐渐退出了常用器物的舞台。

 

      

 

尤其黑陶,也许是由于工艺更为繁复,早在汉代以后,便逐渐沉寂,不为世人所知。

 

      

 

1928年春天,考古学家吴金鼎在山东章丘龙山文化考古发掘地发现了一种带有光泽的黑色陶片,才使得黑陶这一古老艺术重见天日。

 

      

 

随后,在山东几处龙山文化遗址陆续出土了一种蛋壳黑陶,器形仅见高柄杯一种,器表色泽光亮漆黑,造型优美规整,器壁均匀且极薄,最薄处仅0.2-0.3毫米,接近蛋壳,但质地却极坚硬细密。此蛋壳陶是龙山文化所特有的一种陶系,代表了当时制陶业的最高水平,即使今天的能工巧匠也很难轻易仿就,堪称原始时代的“黑科技”、“中国古代陶器的颠峰之作”。

 

      

 

之后几十年,陆续有学人着力于发掘、研究失传已久的黑陶技艺,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各地不断有复烧黑陶的喜讯传来。

 

      

 

在馆陶,新中国成立之后,境内也曾先后发掘出秦汉时期的黑陶及唐以后的彩陶、灰陶等随葬品,为当地制陶业持续发展的历史提供了实物佐证。时间走到新的起点,黑陶的异彩亟待焕发。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批绘画、陶艺专家来到馆陶,用当地黄河故道特有的红粘土做原料,进行黑陶传统手工技艺的研究开发,并最终取得成功,中断了两千多年的馆陶黑陶浴火重生。

 

      

 

新生的馆陶黑陶,保留了龙山文化传统手工制作工艺,又借鉴木雕、漆画、刺绣、剪纸等其他艺术精华,加以符合时代审美的设计创意,创造出富于变化的新品,造型精巧,光泽剔透,古朴典雅又别具现代韵味,尽显东方文化日久弥新的魅力。

 

      

 

近年来,馆陶人传承技艺,培养了一大批技艺精湛的黑陶制作人才,包括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开发新产品,研究新工艺,光大产业,不断续写着制陶业发展的新篇章。随着2006年6月馆陶黑陶制作技艺列入河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如今当地黑陶文化产业的再度崛起,馆陶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黑陶艺术之乡”。《河北省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条例》于2022年6月1日起施行后,馆陶黑陶制作技艺又被列入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活动之中。如何进一步保护、利用、开发好非遗文化,守护与赓续流淌千年的运河文脉,是未来摆在新一代黑陶技艺传承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馆陶黑陶 一抔土的浴火重生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