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平调
日期:2022-01-18 15:39:13  点击:
来源:邯郸文化网  作者:刘玉平

 武安平调

 

(一) 起源

 

平调起源无文字记载。据1954年调查,有两种传说。一说明代时武安有两个落魄文人(兄弟俩),分别创立了武安平调和开州平调(开州即河南濮阳,开州平调亦称大梆子,流行于豫北、冀南一带)。二说明末时,武安和村白某,西湖村曹某,在河南演唱怀调颇有名气,后回乡创办曹白两科班。他们在怀调的基础上,吸收武安方言和民间歌曲,逐步形成了武安平调。第二种传说依据充分,如曹、白办科班分门教学,师徒按班次排辈,解放后尚在一些老艺人中流传。另外,艺人中还有“平、越、怀”不分家的说法,即平调、越调、怀调艺人在一起唱戏,吃喝不分家。从剧种本身看,平调与怀调不仅剧目、表演基本相同,且唱腔、曲牌亦有许多相同之处,黑脸唱腔几乎完全一样。另外,武安历史上属河南省,平调的主要伴奏乐器二弦和假噪唱法与河南梆子类似。

地方戏曲、武安平调、非遗 

平调《盘坡》

 

关于“平、越、怀”不分家的说法,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武安曾隶属河南省。清乾隆九年,武安知县周盛文将一个武安平调戏班推荐进皇宫演艺得了恩赏。河南巡抚说该剧种是河南怀调,周知县说是武安平调,争论不休。后判定河南为大平调,武安为小平调,方平息了争论。

 

平调形成约在150年前,即清代各种花部小戏盛行之时。据名艺人韩蕴金(艺名金马驹)回忆,他7岁学戏,拜师老富荣(1844年生),老富荣之前还有前辈,如名艺人“满堂红”等。

平调流行于冀南的邯郸、邢台,豫北的安阳、新乡,晋东南长治等地区。

 

(二)表演艺术

 

平调角色行当齐全,有所谓四梁八柱或称四生四旦四花脸十二行之说。四生即红生(通称红脸)、小生、老生、配生(不抹红脸和靠架生);四旦即青衣、小旦、彩旦、老旦;四花脸即大脸(通称黑脸)、二脸(通称二黑脸)、三花脸、杂花脸,十二行中以红生、小生、旦(青衣、小旦)、大脸为主角的戏最多,故称四梁。四梁中红生居第一,其戏最多,如杨继业、赵匡胤、李渊、王莽等。小生中文质彬彬的扇子生很少,一般少爷公子由三花脸扮演,而武小生居多,如罗成、杨六郎、李彦荣等。平调的武打自成一格,粗犷、豪放,带有剽悍的民间武术气概。

 

艺人多为本县人,故以武安话为基础韵白,有的戏,有的人物甚至完全用武安方言,乡土气息浓厚,风格淳正朴实。

 

(三)音乐唱腔

 

早期文场的主要伴奏乐器有二弦、轧琴(平调特有乐器,有七八条弦,用秫秸杆拉奏)、板胡等,后又增添了二胡、中胡、唢呐、笛子等。武场除一般打击乐器外,原来尚有颇具特色的大锣、大铙、大镲、战鼓,称为“四大扇”。另有唢呐、弦乐曲牌近百支,锣鼓经百余首。

 

平调唱腔属梆子腔系,板腔体,五声徵调,唱腔优美、流畅、细腻、婉转、激昂、明亮,富于变化,节奏感强。唱词多为五字、七字、十字。表演粗犷豪放。主要板式有慢板、二板、

二八板、流水板、散板、栽板、垛板、倒三梆等。还有少量杂曲小调,如一串铃、打枣干等。

 

(四)传统剧目

 

平调俗称大戏,有传统剧目200多个,以历史故事戏为主,

地方戏曲、武安平调、非遗 

平调《打金枝》

 

也有些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戏,民间生活小戏较少。影响较大的目有:《两狼山》 《天仙配》《天河配》 《盘坡》 《三进帐》 《三上轿》 《桃花庵》 《朱彦荣吊孝》 《反南京》 《铡美案》 《铡子》 《铡赵王》 《司马懿观山》 《敬德背鞭》 《反西唐》 《扫洪州》 《奇男传》 《反潼关》 《反长安》 《反冀州》 《三劝》 《审马荣》 《反徐州》 《访姬昌》《姚刚征南》等。

地方戏曲、武安平调、非遗 

平调《铡赵王》

 链接;http://www.handanwenhua.net/feiyi/2022-01-18/5578.php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地方戏曲、武安平调、非遗

地方戏曲、武安平调、非遗

地方戏曲、武安平调、非遗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

地方戏曲、武安平调、非遗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