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那些“非遗”美食——大名府“二五八”!
日期:2021-07-28 14:36:17  点击:
来源:邯郸文化网  作者:峰火邯郸

 邯郸那些“非遗”美食——大名府“二五八”!

拥有几千年厚重的文化历史积淀的邯郸,“非遗”美食也是邯郸这座文化富矿中的一脉。在邯郸说起“吃”不能没有鼎鼎大名的大名府。话说大名的名贵小吃是“二五八”。“二五八”指的是:“二毛烧鸡”、“五百居香肠”、“郭八火烧”。

二毛烧鸡

“二毛烧鸡”雅称“珍积成烧鸡”创始于清仁宗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88)直隶大名府城内(今河北省大名县)。“二毛烧鸡”创始人王德兴当年开烧鸡铺时并没有字号,因德兴小名叫“二毛”又因二毛在煮鸡里锅内放有二个石猫,所以街坊乡亲习称店铺为“二毛烧鸡铺”。因第一代开业人社会地位低下,没有人叫他真实姓名,直呼他的浑号“二毛”。于是,他煮的烧鸡也就称为“二毛烧鸡”了。

 

 

邯郸文化、邯郸非遗、大名府、“二五八”

二毛烧鸡制作精选新鲜生鸡,工序严苛,讲究烧煮时间,配料齐全。成品清香芬芳,嫩烂脱骨,一拌即散,吃起来肥而不腻,味道鲜美丰厚,使人赞不绝口。据传清道光年间,一位新任的知府大人,敲锣打鼓上任夸官,路过店铺前闻香而落轿,品鸡问其名,随口吟诗道:"夸官逍遥道,闻香品佳肴。适逢设盛宴,吾必备“二毛”。从此,“二毛烧鸡”更是誉满全城,留下了“一锅烧鸡满城香”的美誉,名扬在外。

 

 

邯郸文化、邯郸非遗、大名府、“二五八”

清同治年间,德兴将鸡铺秘方技术传给儿子王国珍掌管,国珍在继承父业后,为使“二毛烧鸡”广开销路,齐不雅名号“二毛”,以自己名中的“珍”字为首,取“珍品、积研、成名”之意,更名为“珍积成烧鸡”沿袭流传至今。1966年,周恩来总理来大名视察时,品尝了王宪生烹制的烧鸡后赞不绝口。

 

邯郸文化、邯郸非遗、大名府、“二五八”

五百居香肠

创业于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原籍山东济南府的王湘云来大名谋生,在城内开设了以香肠、熟肉为业的店铺,因大名距济南约500里,故取名“五百居”。由于其香肠味道鲜美,成为当时官府佐餐和宴会上不可或缺的上等食品,行销省府、道衙中。

 

 

邯郸文化、邯郸非遗、大名府、“二五八”

大名五百居香肠制作技艺创始于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其创始人王湘云,原籍山东济南府历城县,自幼家贫跟随本家老人王珍学习肉食加工技艺。后随道台到大名官府当厨师,见大名交通便利、商业繁荣、饮食业发达,于是在大名城内道前街开设了以香肠、熟肉制品为主的店铺,又因大名府距离济南府约五百华里,故取店名“五百居”。

 

 

邯郸文化、邯郸非遗、大名府、“二五八”

“五百居”香肠制作技艺,采用传统纯手工制作,配料为家传独特秘方,主要为上等石落子、砂仁、桂楠等中药食料,不含任何色素和添加剂,属纯绿色食品。制作工艺考究、选料严格,以六成瘦的猪肉,剔骨去皮,将肉切成一、二厘米左右的肉丁,加入适量的姜末和盐,再把加工好的配料、陈年酱油等加入拌均匀。静置3小时左右,待料味入肉后再灌入洗净的新鲜肠衣内,每灌14厘米左右用麻绳扎紧,边灌边扎,直至整肠衣灌满。经过20天左右的自然风干晾晒,再下锅用文火蒸煮20分钟捞出即可食用。制出的成品香肠色泽纯正,条杆均匀,香味醇厚,肥瘦适宜,甜咸兼备,软滑利口,食而不腻,越嚼越香,回味悠长,独具一格。且经久耐放,炎夏酷暑不腐不蛀。

 

 

邯郸文化、邯郸非遗、大名府、“二五八”

 

郭八烧饼

创业人郭致忠,大名县西大韩道村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郭致忠回到大名,在县城开业,经营火烧。由于郭致忠虚心好学,经常外出拜师学艺,博采众家之长,不断提高火烧质量,好多达官贵人和游人品尝后都称之为“府城小吃一绝”。他因从顺天府学艺而来,堂号首取“天”字,并希望买卖兴隆,又取“兴”字,故立店铺字号为“天兴火烧铺”。郭致忠小名叫“郭八”,因此,当地人便把他经营的火烧铺叫作“郭八火烧铺”。

 

 

邯郸文化、邯郸非遗、大名府、“二五八”

郭致忠的三个儿子郭瑞、郭廉、郭俊继承父业继续经营火烧铺。郭瑞字兆祥;郭廉字华品;郭俊字美斋。1947年兄弟三人,各取自己名字中的一个字,将店铺改称为“祥华斋火烧铺”。虽经改名,但由于长期习惯叫法的原因,郭八火烧的美称仍在群众中广泛传颂。

 

 

邯郸文化、邯郸非遗、大名府、“二五八”

“郭八火烧”佐料齐全,制作精细。层多且薄、外表金黄油亮、呈现石榴籽状,吃起来皮酥里筋、焦香可口、味香诱人,风味独特。出炉的火烧,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每张上有二十五层至三十层薄如纸的面皮组成。

 

 

邯郸文化、邯郸非遗、大名府、“二五八”

小磨香油

大名小磨香油源产地为大名县沙疙瘩乡儒家寨村,始创于明永乐年间。创始人李某自山西迁民儒家寨村时,携带一盘石磨,以制作香油为业。因李氏小磨香油质地优良,诚信经营,童叟无欺,而远近闻名。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均喜食李氏香油。明朝天启年间,刑部尚书李养正将小磨香油进贡给天启皇帝,天启帝品尝后赞不决口,首辅黄立极(大名县营镇黄庄村人)以家乡物产受到皇帝赞赏,曾赋诗一首,称赞李氏小磨香油,此诗后不幸遗失。

 

 

邯郸文化、邯郸非遗、大名府、“二五八”

李氏小磨香油传至乾隆年间时,始终无字号招牌,俗以李家香油称之。传人李琏熟读经史,因五鹿是战国时期齐桓公抵御北方少数民族侵略中原而建的一处著名城池,因此将李氏小磨香油以“五鹿香”为字号,沿袭至今。

 

 

邯郸文化、邯郸非遗、大名府、“二五八”

儒家寨张家小磨香油的出名,带动了当地的小磨香油加工业发展,传说明朝时期在现泰山行宫庙前的堡子城南门外,曾建有八大家小磨香油坊,分别为张家、李家、甄家、陈家、田家、刘家、申家、赵家,此盛况一直延续到清代。

 

 

邯郸文化、邯郸非遗、大名府、“二五八”

魏县申家榆面饸饹

魏县南关申家榆面饸饹,始于隋朝,盛于唐朝,历经1400余年而不衰,是“梨乡三宝”(饸饹、煎饼、豆腐脑)之一,申家榆面饸饹以精细的荞麦面、小米面、豆面为主,配一些榆皮面,以一定的比列配制并加水和好后,用饸饹床子挤压而成,饸饹卤由鲜猪肉或羊肉酱炒而成,耐储存。申家榆面饸饹以其独特的加工工艺,被梨乡人称为“洘汤饸饹”,其意为“面起汤随,面落卤现”。从明朝开始至今代代传承,发展延续。

 

 

邯郸文化、邯郸非遗、大名府、“二五八”

明洪武三十年,燕王扫北,连年战乱,颗粒无收。当时,魏县环境特别适合榆树生长,人们为了充饥,把榆树皮晒干磨成面配草面蒸熟吃。魏县南关申家第十一代人申彤把榆皮面配以小米面、豆面、荞麦面等杂粮面按一定比例,用自己发明的饸饹床子轧制榆面饸饹,供人们食用。到清朝末,申家十二代人申玉亭开办了申家榆面饸饹馆,申家饸饹名气大增,魏县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赶集吃饸饹已成为人们的口头禅。

 

 

邯郸文化、邯郸非遗、大名府、“二五八”

上个世纪60年代,由于不允许个人搞经营,申家饸饹的发展受到打击。80年代,改革开放后,市场放活,申家饸饹又焕发出新生机。近几年,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轻一代不愿起早贪黑轧饸饹,申家饸饹由原来经营的几十家变为几家,再过几年,就可能到失传的地步。

 

 

邯郸文化、邯郸非遗、大名府、“二五八”

 

 

 

 链接;http://www.handanwenhua.net/feiyi/2021-07-28/4673.php

邯郸文化、邯郸非遗、大名府、“二五八”

邯郸文化、邯郸非遗、大名府、“二五八”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邯郸文化、邯郸非遗、大名府、“二五八”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