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商(连载52)第二章 工业文明的诞生与发展----冶金业
日期:2019-07-12 10:14:38  点击:
来源:新邯郸  作者:

 360截图20190613090022149.jpg

古代冶铁遗址

据《后汉书·郡国志》载:武帝时全国设铁官 49 处,武安为其一。北宋时,在全国产铁 地设管理冶铁“二十务”,武安即为一处。

史料载,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 年),在武安固镇产铁过百万斤。元至明初,在武安固 镇设有“铁冶提领”,在峰峰矿区设“临水镇铁坊都监”。明代时,在磁山苑城设有“三冶使”。

武安冶铁考古始于上世纪 50 年代,除古墓葬、古遗址发掘中曾发现大量铁器外,1976 年 的邯郸地区文物普查,1979-1982 年的武安河流域考古调查,以及上世纪 80 年代初进行的第二 次全国文物普查,均发现了不少冶铁遗址或炼铁炉,其中较重要的有午汲古城发掘出土铁器、 固镇汉代冶铁遗址、阳邑冶铁遗址、矿山村宋代炼铁炉等。

午汲古城出土铁器 1956 年 5 月,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发掘组对午汲古城遗址进行考古调 查、勘探、发掘,2012 年 5 月河北武安冶铁考古及新发现清理了一批东周至西汉时期的灰坑、 窑址及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葬。灰坑中出土的铁器数量最多(共 17 件,多残缺),有犁、锄、镰、刀、齿轮、铁铤三棱铜镞、铁箭头和一些因氧化过甚而无法辨别器型的碎块。其中一件铁 齿轮属全国罕见,该齿轮残缺一半,为单模铸成,一面平,一面略凸起,斜齿,整体形状像风 车,中心有贯穿的方孔,在其一边有一个似铆钉状的小凸包。至于此铁齿轮是什么机械上的零 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固镇汉代冶铁遗址 1979 年,邯郸地区文化局、文物管理所对固镇汉代冶铁遗址进行了 考古发掘。该遗址位于冶陶镇固镇村北,固镇古城东侧,当地俗称“药葫芦地”的台地上。此 次发掘共开沟 4 条,出土了相当数量的铁器,包括犁、铲、镰、马衔、钩、铧、炉条、裁刀等 工具,以及一部分熟铁半成品。在遗址内发现残炉基、残炉壁和数量较多的炉渣、碎矿石层、 耐火砖、红烧木炭、炉塞等,此外,还发现有灰土以及白灰、坑、工作面、窖穴等遗迹。由此 可见,当时的冶铁业无论从形式上还是技术上都已具有一定的规模。

据《武安市文物志》记载,上世纪 50 年代时,尚有古残炼铁炉多座,并有大量矿渣,有 的矿洞内还发现有古代采矿工具痕迹。

另据《武安市文物志》记载,在阳邑镇经济村西的宋代文化遗址内,曾发现数座炼铁炉及 大量炉渣、铁粉、木炭和冶铁痕迹。在磁山镇崔炉村西南台地边缘,原有一座炼铁炉。

阳邑冶铁遗址 位于武安城西 27.7 公里阳邑镇阳邑东街东南坡地,主要遗迹为料石场、 炼铁炉。料石场遗址土质为红褐色,粘性较大,地表有陶片、耕土,修路时被铲掉,下面裸露 出大面积矿石与矿渣夹杂层。

炼铁炉位于料石场台地下第三层地块断崖处,前为石砌水渠。炼铁炉有两座,均高约 2 米, 直径 1.5 米,圆锥体,鼓腰,下部被土埋没。炉体用河卵石砌成,壁厚 0.7 米,炉体内硫化物 中未发现木炭之类。该地文化层内涵丰富,陶片多为战汉陶器残片,据此及矿渣、硫化物推断, 此炉应为汉代冶铁遗址。

矿山村炼铁炉 河北武安冶铁考古及新发现 2012.5 腰鼓状,高约 6 米,最大腹径 2.5 米, 炉壁由原形状为圆筒形,最大直径 2.55 米,底部为河卵石砌成,厚约 0.7 米,炉内有煤渣及矿 石锅底形,直径 1.7 米,底部上边缘处向西有一硫化物等。该炉为宋代遗存,已因公路拓宽建 沟状通风口,炉体前有一出入口,两侧由泥坯设破坏无存。在西土山乡西土山村,据当地村砌 筑而成,顶部残缺;炉内包含物有大量铁矿,村西原有许多古代炼铁炉,但因多年取石渣、红 烧土、木炭块、草木灰、陶片等。

从炉内出土木炭碎块判断,其主要燃料座隋唐时期的 炼铁炉遗址,现在也所存无几。2011 年 11 月,邯郸市文物 保护研究所具体情况有待文物部门进行深入调查、发掘在 固镇村北约 700 米处,当地俗称“炉垴”的和研究。台地 上清理了两座炼铁炉。

2008 年以来,配合青红高速公路建设及用青色石块及 大块河卵石垒砌成厚 0.6 ~ 0.8 邯长铁路复线工程穿越固镇 古城项目建设,炉壁内侧为用碎青石及耐火土砌邯郸市文 物保护研究所及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成的耐火层,北侧用耐 火土封堵,预留铁渣出在工程施工沿线进行了抢救性考古 发掘,取口。

另外,2008 年开始的第三次本次发掘将两炉编号为 1 号、2 号。其中全国文物普查,在对 已有冶铁遗址进行复查 1 号炼铁炉由于后期破坏、内部坍塌,原结构的基础上也有新发现。2 号炼铁炉在 1 号炉西侧,保存稍好。牛头村发现并清理了一座隋唐时期的炼铁炉,在固镇村北 清理了两座金元时期的炼铁炉,在固镇古城遗址及古城西侧棋盘地古墓葬出土了一定数量的铁器。

牛头炼铁炉 该炉位于武安市冶陶镇牛头村南,河支 流的东南岸。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于 2008 年 3、4 月间对 该炼铁炉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该炼铁炉炉体的上 半部和前部均已无存。

2012.5 河北武安冶铁考古及新发现炉膛呈圆形,腰鼓 状,顶部不存,最大内腹径 1.8 米,高 2.4 米。炉底不平, 中部有一南北向小沟,似为排风之用。炉膛北壁中部有一 个宽不到 1 米的豁口,应为铁渣、铁水出口。铁渣口外为 铁渣和铁水出道,两侧用大块卵石、条石垒砌成墙,平面 呈喇叭口状,剖面为斗形。渣道北侧为工作面,两炉的工 作面连成一片,现残存面积近 20 平方米。炉壁已烧硫化,壁面留有炉渣、白灰等。炉内出土大量河卵石块、生铁块、铁矿石、矿渣、陶片、 瓷片等。炉前工作面上填土为大量炉渣、碎石块、 黑色颗粒等。从填土中出土的炉渣判断,当时燃 料以煤为主,用木炭做助燃。根据炉内出土的陶 片、瓷片及炉体结构判断,这两座炼铁炉的时代 为金元时期。

在对两炉所处台地的台面勘探后发现,表土 下约 0.8 米处有大量矿石及矿渣遗存。

固镇古城及固镇冶铁遗址新发现固镇古城位 于武安城西南 25 公里的该冶陶镇固镇村,是一座战汉时期古城址。古城总面积约 46 万平方米, 延续时间长,城内文化层堆积厚,遗迹、遗物十分丰富,300 米,东西宽 250 米,文化层厚 2 ~ 3 米,遗址内涵极为丰富,遗址内有矿石、炉渣等堆积。

棋盘地古墓葬出土铁器 2011 年 4-7 月及 10-12 月,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对固镇古城 东北侧的棋盘地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古墓葬 72 座,时代分属战国、汉代、 曹魏三个时期。此次发掘共出土文物 342 件(套),含铁器 18 件,占总数的 5.3%。其中,战 国时期墓葬出土铁器 6 件,有铁带钩、 铁刀、铁等,占同时期随葬品数的 5.9%;汉代墓葬出土铁器 9 件,有铁、 铁环、铁锛、铁罐、铁刀、铁镰等, 占同时期随葬品数的 5.2%;曹魏时 期墓葬出土铁器 3 件,有铁、铁杯、 铁犁头等,占同时期随葬品数的 4.4 %。其中铁多出土于墓葬填土中。

固镇建村较早,金代设镇;元代在村西北冶铁,设有铁冶提领;明代置固镇关巡检司,直至清初。

2010 年 10 月至 2011 年 3 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固镇古城进行考古发掘、全面勘察及考 古测绘。在城内发掘区的灰坑中出土了部分铁制品,有战国时期铁镞,宋金时期铁环、铁质直柄马刀,金元时期铁、残铁器等,多为生产生活用具。现在固镇古城前城东北部、水库西侧, 仍可见大面积冶铁用料木炭堆积层和冶铁炉基。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新发现罐江沟冶铁遗址。该遗址位于固镇古城东部偏北。

武安冶铁遗存丰富,古炼铁炉的形制多为在土坡上掘出方炉、固镇村炼铁炉的发现与清理, 固镇古城、形土圹,土圹内用大块河卵石、砾石填充粗棋盘地古墓葬中相当数量不同时代铁器 的出砂、耐火土砌成外墙,内侧用小块砾石、耐火土,不仅为武安冶铁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土抹砌成炉衬,炉门用耐火土封堵。炉膛近圆形,呈腹径稍大的腰鼓状,利于行炉熔炼操作。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