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南关“偃月桥”!
日期:2018-09-06 09:07:17  点击:
来源:解读邯郸  作者:陈正

 在磁县县城南关滏阳河上有一座大石桥,名曰“滏阳桥”,又名“偃月桥”,清光绪年重修后曾改名“涉利桥”,当地人称之为“南关大石桥”或“南关滏阳桥”。

 
该桥始建年代不详,能够查询到最早修缮的年代为金代,其历经各个朝代,多次修缮。为古代畿内南北官道上一座重要的桥梁。
 
 

在明朝《重修滏阳桥记》中记载:“滏阳桥其来远矣,而其形如偃月,雄跨水面,人行其上,望之若画。”可见“偃月桥”名自古流传。
 
“自我圣朝建都北京,巴蜀、荆襄、云贵、关陕以至西南诸蕃夷,皆由磁州上达京师,羽檄交驰,使命旁午,职贡飞挽,无日无之,则此桥所系视前代为尤重矣。”可见,该桥在中国古代南北交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滏阳桥自金有史料记录以来,历经各个朝代,多次修缮。原桥“南北建石为崖,中垒石为券,高约二丈五尺,阔三丈,长十二丈。两头耳券各二,状如娥眉。”
 
明嘉靖《磁州志》记载:滏水石桥,在本州南关外,金泰和、元至正壬辰年重修,正德十五年知州张珂重修。嘉靖末年,大雨成灾,将桥冲毁。三年后,即隆庆三年重建,历经二年而功成。
 
 

重建后的大石桥“隆然雄峙,俨若飞虹御空,长鲸卧波”,为后来重修之典范。
    
公元1703年,清康熙帝西巡回京,驾至磁州,登上此桥观紫气东来,岸边杨柳笔直,豪气顿升,遂亲佩弓矢,乘马驰行。次年2月,河南巡抚徐潮为文立碑纪念,后曰射柳亭。
 
公元1750年,清乾隆帝南巡河南至嵩山,经过磁州,在射柳亭作诗留念。
     
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该桥于大地震中坍塌。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州牧许之轼募捐重建,改名为“涉利桥”,意为“行走便利的桥梁”。
 
 

民国《磁县志》记载:惟此次修建,主其事者狃于站立桥头可见城内鼓楼之谬传,极力增高,制非旧观,除去四耳券,改建三大券,因桥过高,车马往来极感困难,为便交通反为交通障碍,殊失古人建桥之本义,后虽垫高桥之南北两端,揭去桥顶石层,亦属无益。“涉利桥”一时成为行走不变的桥梁。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县长孙振邦以为“滏桥乃南北孔道,冀南咽喉,为军民运输、商贾贸易所必经,若不改建,何以便商旅”。乃于当年四月兴众动工,将原桥拆去进行重建,历经四个月而完工,并恢复原名滏阳桥。
 
重建后的滏阳桥高度比原桥减低一丈有余,仍建三个大券,桥身基本上与两端路面持平,桥体为石质结构,桥两侧有54根石栏柱,各种造型的柱头雕刻精美,风格迥异,柱与柱之间有高3尺、长4尺的栏马石。
 
两端的石栏柱上雕有石狮、作戏球状,既威武逼真,又精灵可爱。桥身的每个券顶处,各雕有一蛟龙首,谓安澜镇水之意。六个蛟头,活灵活现。
 
 
    
滏阳桥在历史上深为历代士庶所钟爱,逐步成为磁州城南关的象征,民间一提此桥,通称为南关大石桥。
 
民国《磁县志》如此描述:滏阳桥为吾磁巨大建筑,形若长虹横卧波上,南北市廪栉比,东西林野在望,每逢仲秋佳节,皓月当空,净影沉璧凭栏一望,素娥弄波,银光长流,赏心悦目,千金难得。
 
此情此景被誉为“滏桥秋月”,列为“磁州八景”之一,众多的文人词客莅临此地,感怀美景,赋诗歌咏。
 
 

磁县位居冀南,久为河北咽喉,昔日官道南通豫鄂,北达平津,及清末平汉路通车后,官道也随之西移出城,并建有大型铁路、公路桥梁,替代了当年的滏阳桥。
 
往日繁忙的官道逐渐萧条,一度繁荣的滏阳桥也如释负重,成为连接滏阳河两岸人民生活的便捷通道。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