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翁说色:沉默、黑色无歌
日期:2025-04-28 17:32:48  点击:
来源:瓜翁CV  作者:邯郸文化网

        阳春三月,万紫千红,繁花似锦。野外踏青,遍地均是攝影家,奇花异草不知疲倦地摆着姿势给拍客们作模特儿。

        打开手机进入美篇,熙熙熙攘攘,除了花还是花,左一个李白,右一个杜甫,诗词歌赋铺天盖地般闯入眼帘。令瓜翁目不暇接。

        朋友们争咏万千春华,笔者只好独步于黑白之间了。楊雄谓之:诗赋小道。那小道上也特拥挤了点儿。

        其实黑白之色亦是很美的。

        在满是百灵鸟画眉鸟咏唱的林子里,突然传来乌鸦沙啞的嘶鸣。

        我们的耳朵习惯了美声,听听乌鸦的摇滚也不错吧?就象在珠光宝器,争奇斗艳的舞会上,缓缓走来一位略施粉黛身着黑色连衣裙的贵妇,吸引人们视觉的,就是那块黑色。

        是呵,黑色很美。

       我们睁睛为白,闭上眼晴为黑,昼是白,夜则黑。阳为白阴为黑,我们说一个黑白不分的人是犯糊涂。而黑白颠倒混肴是非则是奸诈小人。赵高指鹿为马,难道他鹿马不辨?非也,阴险悪劣之极。

        黑色也是忧伤,悲剧,恐怖的颜色,古人在黑夜里恐惧,在死亡中忧伤,在大火之后发现了黑色颜料。

著名山水画家张俊先生作品

 

       黑色是美丽的露茜,被认为是生活在320万年前的埃塞俄比亚:我们人类最早直立行走的祖母。科学家1974年在埃塞俄比亚发现了一具南方古猿阿法种的古人类化石,她生前是一位20多岁的女性,据骨盆推算她生育过孩子。脑容量只有400毫升,科学家在发掘时正播放一首披头士乐队名为《Lucy……》的曲子,因此而命名“露茜"。她现在真品被保存在美国休斯顿自然博物館。曾在上海世博会非洲馆展出。

 

 

叶落晚钟卷春梦

黄梁未熟已成翁

四野无人独自吟

枯枝作灯照夜红

        黑色是1929年10月29日:美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此后股市一泄千里,在这场股灾中,数千名投资大佬跳楼自杀。经济学家欧文顷刻间倾家荡产,负债累累,之后在穷困潦倒中离世……。

 

 

《结构星座》

约瑟夫,亚博斯:抽象作品

        在圣经中:黑暗象征邪悪与妖魔,光明的白色是上帝、基督、真理和美德的象征。

        西方人认为:白色代表"好的"和正面的意思。黑色则代表反面和丑悪的意思。芭蕾舞蹈《天鹅湖》黑天鹅代表邪恶,白天鹅代表正义,纯洁善良和爱情。

        国人汉语中常有:洁白无暇,清白无辜,黑白分明,一唱雄鸡天下白等赞美白色的词语。

        圣经中白色的鸽子,被誉为平安,希望,和平的意义。西方人新婚白色礼服,则代表吉利喜庆。

 

 

画家,书法家李力工作品

       计白当黑,知白守黑是书画创作中布白手段之一,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中国画中的黑白关系比之书法,更加明确:着笔处是黑,不着笔处为白。黑是物象,白亦是物象。留白处可以是云、水、天空、湖泊等,谓之计白当黑。

 

 

       俗语说:要得俏,一身皂。

       意为服装庄重醒目,而服装设计师们认定:黑白是永远的流行色。

        黑色在东西方均作过丧服。

       在我国自周朝始就是缟素(白色)丧服,不过也有例外:春秋晋国时期曾流行黑色丧服。《左传》中的"肴之战"这样描述:

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遂发命遽兴姜戎。子墨衰绖,梁弘御戎,莱驹为右。夏四月辛已,败秦师于肴,获百里奚,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

       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至今在山西南部地区,仍有以黑色为丧服的习俗,源于此。

 

 

        考古发现,史前彩陶纹饰,商周时期的甲骨文,竹木简牍,丝帛书画等都留下了早期用墨的痕迹。这是我国较早出现的黑色颜料了。

        至于人工制墨:大约出现在汉代,这种墨取自松烟,初用手工捏制而成,后用模具成型,是我国有名的松烟墨。

 

        黑与白,生与死,阿莫拉维奇的行为艺术展示。

        阿莫拉维奇出生于前南斯拉夫,是一位极具世界影响的先锋派行为艺术家。通过筹划,影视摄制,或与公众互动,以惊世骇俗的手段,通过极其危险的行为,揭露人性中最丑陋凶残的一面。在哲学,法律,……

       心理学,社会学科有很大启示与贡献。

 

 

罗伯特,马瑟韦尔

抽象绘画:《挽歌写生》

       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恐怖场景下,眼睁睁地看着围城的敌方士兵缓缓倒下,腹股沟、手臂处一片黑紫色,然后一片一片默无声息地死去,实在恐怖,这就是令人闻风丧胆的黑死病。

黑死病有学者说是鼠疫,有人说是类似2003年爆发于广东"沙死"病毒。

       它是1348年欧洲爆发的大型瘟疫,夺走了数千万人生命,使欧洲人口几乎减少了一半。是一场深重的灾难,乃至改变了历史进程,间接促使东罗马帝国的崩溃。

 

 

        黑色是宇宙的颜色,黑色能使人庄严肃穆。黑色並非代表公正,法官,足球裁判、警察着黑色服装只是因为它是中性色。

        画家调色板上的黑色即在冷暖之间,亦是这个道理。

黑色却让人更向往光明:

        观看原野落日,就如参加一个无比庄严的庄典,用眼晴,不,用心灵感受这辉煌悲壮的乐曲,当黑色的夜幕缓缓闭合时,天边依然迸射出绚丽的霞光。黑夜把光明从我们眼前无情地抹去,但心灵深处依然能感到那灼人的余温,迷人的异彩。

        我在暗夜里默默乞求上蒼,明日,再给我一个辉煌的太阳!

著名山水画家张俊先生作品

 

 

       黑色是京剧側美案中包拯的形象,在历史传说中,包拯廉洁奉公,立朝刚毅,不依附权贵。他铁面无私,且决断英明,敢于替百姓鸣不平,故有包青天之威名。彼时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

        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说其是文曲星转世。由于民间传说他长一幅黑面孔,亦被称为包黑炭,包青天。

 

 

        阿道夫,希特勒,本该成为一名画家,历史却选择他变成了魔鬼撒旦,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烧遍了欧洲亚洲非洲,二十多亿人口卷入这场战争,造成9千多万人口伤亡,成为世界人民心中永远的痛,永远不灭的黑色记忆。

 

 

       前面简叙了一切与黑色有关的事件、轶事,近来又曝光了一件令世界震惊的高级黑。

       法国前总统萨科奇在选前秘密接收了卡扎菲5000万欧元的政治献金,然后又借口把卡扎菲干掉!意大利黑手党,日本山口组,甚至塔利班均不能及也。三国时将错就错杀死吕伯奢的曹操,地下有知也会嘿嘿冷笑,孺子可教也。

 

 

       著名行为艺术家阿莫拉维奇与恋人乌雷的行为艺术展示。在一群黑色服装包圍下,她身着红色长衣格外光彩夺目。

 

 

 

       黑色是《格尔尼卡》,这幅立体主义风格的油画是毕加索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件极具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画面表现了1937年法西斯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悲残情景。此画是受西班牙政府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用黑色主调,黑白灰构成。这幅画曾在联合总部展出,成为警示战争灾难的文化符号。

 

人类灾难並未完结:

       二战结束后,冷战开幕,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阵营解体后依然战乱不断。饱受战争之苦的依然是妇女儿童等弱势族群。

恐怖主义组织黑玫瑰外界称之为黑寡妇,先后在俄罗斯莫斯科大剧院、地铁等地制造了自杀式人肉炸弹袭击,造成数千人伤亡。

 

 

       今日之《格尔尼卡》,战火肆虐下的叙利亚小镇东古塔再遭野蛮轰炸。恐怖主义源于中东穆斯林族群所谓原教旨主义者,遭受涂毒最重最惨绝的仍是底层的穆斯林兄弟。

       荒谬的世界,荒唐的纷争,卑鄙无耻的战争!

 

 

        遭受肉体与心灵创伤的叙利亚儿童,他幼小的眼晴里,只看到了恐怖、轰炸、鲜血、漫无休止的争斗与永无尽头的黑暗。

看到这个孩子,潸然泪下……

 

 

黑色,黑色。

       在令孩子感到恐惧的黑色轰炸面前也会有光明:温顿,一个普通的欧洲人,五十多年前,他把遭受纳粹迫害的699名捷克儿童登记建卡,秘密送到英国安全之地。

       以此这些资料尘封五十多年只字不提,直至妻子清理地下室旧物时才大白于天下。

 

 

温顿拯救过的儿童之一。

 

黑暗的尽头是光明:

       光明是人类的良知与善行。

       卢安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德国知青,十六年前只身来到广西贫脊山村义务支教,无收入,无工资报酬,不愿见诸媒体,一心一意为了那些贫困中长大的失学孩子们。

       曾被推荐感动中国人物被他婉拒。

       他被山民们呼为洋雷锋。

       被孩子们呼卢爸爸……

 

靳尚谊先生油画作品《黑衣女郎》

 

詹建俊先生油画作品

 

 

我们地球村已经诞生了光芒四射的圣哲先知:

释迦牟尼

耶稣基督

穆罕默德

孔子

老子庄子

      他们的教诲似乎没有改变人类的厄运,人们常说,头顶三尺有神灵,这些圣哲难道不能聚到一块聊聊给寻找光明的人类带点启示?

      没有,还要继续在黑暗中摸着石头过河……

      朋友们还是听听命运交响曲吧:

      c小调第五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作品之一,完成于1807~1808年,此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乐之冠。

      贝多芬在交响乐第一乐章的开头,写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句:命运在敲门。作品将这一主题贯穿全曲,使人感到无法言喻的感动与振撼。"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屈服!“

      这是英雄的意志战胜宿命,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嘭嘭嘭~澎~~~……

      受苦受难的人们,你听到了吗。

瓜翁:成稿于2018年3月28日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